站内检索

促进电子信息领域服务型制造发展
作者:周岷峰 李扬 发表时间:2017年12月01日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来临,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服务型制造作为一种新型的制造业形态,可以助力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服务型制造是在工业化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发展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体现了制造和服务相互融合发展的理念,是新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服务型制造是基于制造的服务,为了服务的制造。服务型制造典型特征体现为:企业生产聚集效应的外部性导致范围经济,实现由追求最大利润到满足客户价值的转变,信息技术催生出普适服务环境,产品服务系统满足客户价值诉求等。

  当前,服务型制造呈现出以下主要发展趋势: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各方资源有效整合对接;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提高产品开发生产效率;展开内嵌式金融服务,抵御企业生产经营风险;融合个性化智能服务,创造新兴业务增长点;推行一体化服务外包,促使企业成本收益最大化等。

  在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发展服务型制造非常必要,虽然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发展服务型制造还面临一些问题,但仍是未来需要关注的方向。

  必要性

  助推价值链延伸

  通过实践服务型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以为顾客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主要目标,不再仅仅依赖于产品售后服务增值,而是更倾向于提供有关产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的集合体,巩固了服务增值在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价值增值中的主导地位。

  转变发展模式

  实施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的服务型制造,可以从传统的主要原材料获取和销售收入依靠国外市场、国内集中加工制造环节的“劳动密集、两头在外”发展模式,向内生型增长和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模式转变,提高电子信息制造业原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改变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高成本、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不利局面,促进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提升核心竞争力

  服务型制造促使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把资源集中于最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环节,由传统的依靠低成本优势竞争演变为以服务质量和价值增值竞争,同时促使电子信息制造企业更加注重运用经营性生产理念,强调服务价值增值与品牌价值提高,着力提高企业竞争软实力。

  优化产业结构

  服务型制造能够优化企业研发投入结构,实现制造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增加高端产品产能,提高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附加值,同时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大幅度提升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推进企业核心业务加速向产业链上游转型升级。

  可行性

  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

  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至今,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依托庞大的产业规模,我国已经建立了电子信息制造业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和资源配置环境。巨大的产业体量和完备的产业布局,可以为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服务型制造构建良好的实施基础,潜在的大规模市场也能够为发展服务型制造创造更多的机遇。

  产业集聚区域

  根据产业链分布及上下游合作原则,当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已经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和中西部等四大产业集聚区。这四大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聚区域各具特色、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具有一定的全球市场影响力,为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在自主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核心竞争力有所加强。科技人员数量不断增加,科研活动经费投入增速明显加快,政府部门扶持政策不断向好,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对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政策环境利好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国制造2025》、《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出台,以及各地方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制造业相关发展规划的落地,从顶层设计、战略布局、政策引导、专项支持等角度确认了服务型制造的优先发展地位,制定完善了服务型制造的实施路径方案,激发了广大企业参与服务型制造转型实践的热情。

  发展现状及特征

  基于产品设计

  电子信息制造业需不断基于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的提升,从产品形态、功能、结构或包装等进行创新设计。同时,面对消费升级的趋势,电子信息制造企业通过对产品功能和外观的设计创新,始终围绕着以客户日益凸显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产品增值策略,实现企业品牌价值的升级,以获得长久的利益。

  基于产品效能提升

  新媒体新硬件在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下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品围绕用户需求不断进行价值延展,从单一的硬件产品供应逐步纳入内容服务实现融合。同时,随着物联网、传感技术、芯片技术和智能操作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功能将被集成到可穿戴设备上,为硬件产品提供更多的基础信息输入,促进可穿戴设备和人体结合程度进一步加深。

  基于产品交易便捷化

  一是精准化供应链管理有效促进产业链持续升级。网络化交易平台的普及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有效强化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促使产用双方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实现密切对接,持续升级加强精准化供应链的管理质量。同时,通过便捷、高效、透明的电子商务,“倒逼”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实现精准化的供应链管理,大幅提升交易效率,进一步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推动电子商务平台有效促进制造商与用户的实时无缝对接。

  基于产品整合

  面对智能制造巨大的市场空间,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将自身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作为独立业务对外提供,转型为外部专业化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提升和改造传统制造产业,促使其尽快向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众多电子信息领域制造厂商正在由提供产品功能向提供专业化整体运营服务演进。电子信息领域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集成、融合的结果,基于产品整合的增值服务模式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价值链延伸为重点,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集成与服务能力,助力企业由产品提供商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

  面临问题

  一是服务型制造发展程度和水平较为初级。当前我国传统生产模式尚未完全转型升级,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尚未明确,技术体系和集成服务支撑不够,服务型制造整体的发展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仍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服务型制造整体水平和质量不高、服务化产出水平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等。

  二是服务型制造的核心关键技术仍然欠缺。面临当前服务型制造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与新技术,我国还缺乏关键性的突破和创新,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关键设施自给率不足、核心专利受制于人等问题依然存在,大部分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对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价值链延伸研究、个性化定制体系建设等新型应用管理理论研究不足,缺乏有效的创新与实践。

  三是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自主开展动力不足。目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在实施服务型制造转型过程中有很多顾虑,自主开展动力严重不足;同时,针对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相关政策在落地阶段还存在一些障碍,影响了企业自主开展服务型制造的热情,主要体现为服务型制造统计口径和标准不一、服务外包存在重复计税现象、制造业企业普遍缺少服务资质、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相关所得税优惠政策无法落实、服务业土地供应量少价高等。

  四是服务型制造高端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当前我国针对适应服务型制造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尚不完善,导致高端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创新人才成长环境亟待改进,传统的人才评价机制不利于为合适的人才提供宽松和谐的发展空间;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有待加强,相关配套资源和政策措施解决不够;拥有服务型制造领域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极度稀缺,急需海外行业翘楚填补我国高端人才队伍短板。

  战略思路及措施建议

  结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服务型制造的趋势特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工作抓手,以电子信息制造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导向,牢固树立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观,正确认识服务型制造的内在演进规律,明确服务型制造的未来发展方向,构建服务型制造科技和产业规划的重要体系内容,实施服务型制造重大试点示范专项,落实服务型制造创新机制改革,加强服务型制造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服务型制造财税金融环境,开创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服务型制造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重点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研发能力。鼓励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大型电子信息制造集团企业建立面向复杂产品的研发设计服务平台,同时利用大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广大中小企业重视提高服务型制造研发能力,共同促进整个产业环境下产品研发和设计的协同创新能力。

  二是发展丰富多种形式的服务型制造模式。引导计算机、数控装备等设备制造企业向业务流程设计与优化服务方向发展,引导手机、可穿戴硬件等电子信息终端制造业与商务和生活服务业融合,同时鼓励针对产业价值链和企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协同制造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服务体系平台搭建工作。

  三是建立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集聚区。基于我国四大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聚区进行服务型制造规划布局,针对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信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进行合理导向,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生产要素特点形成电子信息制造业服务型制造产业联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努力打造知名的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四是开展服务型制造转型试点示范工作。引导培育有条件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率先开展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树立典型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支持试点企业以多种形式推广服务型制造实践经验,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转型服务型制造提供有效的发展和参考依据。

  五是探索实施“互联网+”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模式。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同时引导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媒体品牌推广、投融资等多种商业模式,提升柔性化和个性化的制造能力。

  六是加快电子信息领域服务型制造人才队伍建设。建设“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服务型制造人才发展体系,加快引入电子信息领域服务型制造领军人才,加大对相关人才的支持和培养力度,倡导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与研究机构加强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工作,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发展。

  七是提高服务型制造政策保障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健全完善市场化的收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鼓励金融机构研究推出适合服务型制造发展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保障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实施,加大对制造型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作者单位:周岷峰    中国电子学会研究咨询中心

           李扬      众美集团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