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农业大数据要重视“内容建设”
作者:吴凡夫 发表时间:2018年07月12日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复杂性、重要性和必要性自不必赘言。在农业领域,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推动供给侧改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信息化水平提升等。通过长期调研和研究,我认为农业大数据领域的“内容建设”也应引起重视。

  “内容建设”是农业大数据的基础

  我认为,“品种、面积、分布、长势、产量、气象”是农业大数据的核心内容,不论你做何种决策,这都是首先必须弄清楚的决策依据。这些数据看似不难明白,不过缺失现象比较普遍。

  2017年,北方的现货采购和流通机构打算到广西某地大量采购柑橘,运往北方销售。这对于企业和地方产业来说,原本是个双赢的大好事,但是最终没有实现。原因在于,采购商问政府主管领导,你们这里有多少柑橘?分布在哪里?今年长势怎么样?地方主管领导回答说,我不知道。

  这并不是个例。买难卖难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原因到底在哪里?一方面,从采购方来说,不管是传统的渠道商,还是如今大行其道的电商平台,都没有解决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我要买的东西在哪里?有多少?长得怎么样?”在信息化技术发展如日中天的今天,这些基础数据的主要获取方式却是人工调研和填报估测。另一方面,从种植端来说,不管是政府管理者还是种植者,很多情况下是既不知道自己到底种了多少,也不知道别人种了多少。每到风调雨顺的丰产年代,满心期待可以卖个好价钱,获得更好的收入,可是实际结果多半是别人种得比你还多,产量比你还高,大家都卖不出去。

  这几年几乎每个行业都在谈大数据,每个地方都在发展互联网+。某地市长说,他的农业战略方向是三个:农业大数据平台、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实际情况是他连什么是大数据、农业大数据包含什么内容都不知道。花了上百万请国际知名机构编写了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硬件和网络技术标准非常详尽,可是在平台上放什么内容基本没有概念。类似的现象很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应该得到重视。核心基础数据的缺失,会导致决策脱离实际,结果与初衷相差甚远。

  “内容建设”需要技术创新驱动

  农业大数据发展规划是有明确的顶层设计的。总体规划是,要着眼于全面摸清和动态掌握农业资源家底,加快建立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跟踪农业资源数量、质量及时空分布的变化,为农业资源台账更新提供数据支撑。推进建设农业遥感卫星系统,充分利用卫星遥感覆盖区域广、信息客观真实等综合优势,建立以卫星遥感为主、航空无人机和地面物联网为辅的农业信息数据观测技术,构建数字农业观测系统。

  从宏观视角来讲,卫星遥感是唯一可靠的手段。卫星遥感本身不是新鲜技术,在国外应用比较好,在国内应用有实际困难。在欧美,耕地地块大,农作物种植品种相对集中,易于区分和管理;而国内却是品种多、地形复杂,北方平原地区要好一些,南方丘陵地带种植分散,并且多品种混种,难以精确监测。

  要解决这个问题,背后有较大的技术难度,涉及到目前比较流行的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而且这是个计算机科学与农业的交叉领域,国内在这方面的人才缺口很大。国内这个领域的专家研究很深入,但是商业应用尚不够好,技术创新不足。

  技术创新的价值在于,把实验室级别的成果变成一个可以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过程,由此带来成本下降,原先很多没法实现的应用场景也就得到了解决。技术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大潮下,各种智慧农业、精准农业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不过数据底层的搭建还需要时间。

  “内容建设”是打通数据—交易—金融的关键

  中国的农业产业与交易、金融资本市场的链接不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形成权威的、标准化、高精度、常态化的数据基础。数据在交易领域是定价的基础,在金融领域则是风险控制的依据,数据标准化是推动农业领域生产要素高效流动的前提。

  眼下应该是农业大数据内容建设的关键时机。举例来说,中美贸易摩擦之下,中央下达文件要求增加150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为此,各级财政要投入大量的农业补贴。种了多少、分布在哪里、长势如何、产量变化、风险评估等,直接影响中央决策的落实。

  再比如,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10.58亿亩“两区”地块的划定任务,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两区”建设任务,使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更加稳固,重要农产品自给水平保持稳定,农业产业安全显著增强。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内容建设”很重要。

  从实际情况来看,要实现以上目标,农业大数据的“内容建设”要服务好国家对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应重视两方面工作。第一,明确建设内容。各级涉农管理部门和产业参与者,应该有统一的平台建设规划以及统一的“内容建设”要求,真正将中央的文件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第二,加强技术创新。数字化、智能化是发展的大趋势,要解决一个小问题,背后可能意味着大量的技术投入和创新。如果可以建立起标准化、高精度、常态化的数据体系,打通“数据—交易—金融”产业链,整个农业产业都将发生重大变革。

  作者简介:尚正(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