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两会心声:为科技创新汇聚力量
作者: 发表时间:2021年07月22日

  陈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

  坚持科技自主创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生命健康。

  要推动“十四五”规划所提出的目标落到实处,在生物科技创新方面还有一些短板,如顶层设计和科学统筹不足、研究力量分散,长效性支持机制不健全、基础研究不稳定,条件设施不完善、快速响应体系不健全等。

  建议建立国家重大安全科技攻关“白名单”制度,建设特需疫苗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持续开展新冠疫情防控科研攻关,营造潜心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推动生物科技创新。(来源 :新华社)

  袁亚湘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禁止对青年科技人员设不合理定量考核指标

  当前,我国科技教育界的青年科技人员受到续聘、升职等多重压力。过重的学术压力不利于他们安心工作。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广大青年科技人员在学术方面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我国科学技术的积蓄发展。

  建议首先禁止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对聘用的青年科技人员设定一些不合理的定量考核指标(如发表文章数)。其次,建议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参照国际学术界通行的Tenure(终生教职)制度,给予新招聘的青年科技人员相对长的初始聘期(6年),使其在初始聘期内拥有宽松的、安心工作的科研环境。对青年科技人员初始聘期结束后可参照国际通行的Tenure评审方式决定是否续聘。(来源:中国科学报)

  潘建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十四五”是实现量子信息科技深化发展、快速突破的关键时期

  在量子通信关键技术方面,需要突破高速高精度调制和高效低噪声探测、大规模网络交换和管控、长寿命高读出效率量子存储、全天时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及卫星组网等技术。

  由于量子精密测量研究往往需要苛刻的实验环境,例如空间精密测量实验所需的微重力环境、时间频率传递所需的长基线干涉仪、超高精度光钟所需的恒温恒湿低震动平台等,难以由单个机构或部门全部实现。因此需要整合多方研究资源和创新要素,建立起为量子精密测量研究相关基础研究、技术验证、关键元器件自主研制等提供全链条支撑的科技基础设施。(来源:科技日报)

  王贻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下放经费管理权限让基础研究获得稳定支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已取得显著成绩,也获得了一些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但从整体上来看,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基础研究不仅仅是发论文,还有核心创新能力建设,特别是先进仪器设备核心技术的掌握。

  这些技术和设备方面的能力与成果有重大的溢出效益,在技术发展与转移转化、企业创新能力与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的经费管理体制需要做一些改革,通过改革实现项目竞争和稳定支持、短期成效与长期积累的平衡,实现良性互动。(来源:潇湘晨报)

  田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

  鼓励发展新型特色研究型大学

  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密切相连。过去,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大发展成就,但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引进和培养专业型的一流人才方面仍有不足。

  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是全世界最优秀人才都愿意到这来学习,来这里的原因不是因为薪水,而是觉得在这里对自己的学习研究以及未来事业发展有帮助,我们的高校在这方面还有不少需要努力的空间。

  可尝试创新性办学模式,鼓励发展一些新型的以理工科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强调具有学科特色,而非各个学科方向都很强,这样有利于聚焦科技重大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建设新型学校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人才的作用,尝试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源:科学网)

  朱有勇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

  让老百姓致富,是“农字号”科技特派员最该做的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更是实现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澜沧科技扶贫的基础上,我们准备推进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进一步持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我常跟年轻同志说,我们“农字号”科技特派员,要多到地里转转,多和少数民族群众交朋友,把所学知识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让老百姓致富,这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比什么都有价值。(来源:科技日报)

  黄璐琦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健康中国怎么建?

  科学应对是人类控制疫情的根本方法,所以在相关科学问题上,包括及时诊断、识别病毒性状、研究发病机制以及药物、疫苗等方面,都要提前做好布局。

  中医药能够在疫病预防中发挥独特优势,此次疫情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要坚持中医药早介入、全程参与,建立重大传染病防治的中西医协作机制,切实发挥好中医药的优势作用。

  医疗机构的防病和控病职责,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这是我们未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极为重要的方面。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不仅要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同时一定要着重加强医疗机构的建设,推动两者分工有序、整体融合。(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赵宇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树立“三要三不要”理念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没有科技的自立自强是没有出路的,也无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树立“三要三不要”理念。

  科技自立需要建立完整的自主创新体系、创新链条。国家要营造敢于冒险,不怕失败的科研评价体系和科研环境。高科技需要高投入,价值越大的科技成果,需要投入的时间和资金就越多,但我国的社会资本、企业缺少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

  投入高科技成果转化研发的社会资本,建议国家给予免税优惠;同时,鼓励国企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国企投入成果转化研发的资金,可以算作企业利润,用制度去培养国企的管理者,形成“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志向。(来源:科技日报)

  饶子和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加强基础研究,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进步迅速,但与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基础理论、基础材料等存在短板,在关键核心领域被“卡脖子”,部分基础研究领域缺乏长期坚持,同时,科学计划实施周期过短,资金投入、项目支持等机制还需优化。

  建议部署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引领国际科学前沿为标志的基础研究计划,针对基础研究具有长期性的特点,相关计划也应该保持长期性和稳定性。除了基础研究,要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还必须依靠核心技术的突破。(来源:科技日报)

  彭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

  新材料产业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我在新材料科研与产业一线已经工作了近40年,深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产业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尤其在当前新发展阶段背景下,新材料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

  因此,围绕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我建议:一是重视基础材料的科技创新;二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补短板、锻长板,打造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为核心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三是发展绿色建材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开发功能玻璃、发电玻璃等绿色材料,通过建材行业的绿色发展为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贡献。(来源:新华网)

  李言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

  希望在西部设立更多的基础科学中心

  近年来,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主要还是填补空白的多、验证性的多,开山架桥挖井的少,解决眼前问题和跟踪的多,真正关注十年以后我国成为科技强国后能引领世界的重大原创成果的少。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在全国尤其在西部布局建设一批基础科学中心,特别是要尽快建设多学科交叉的基础创新中心和跨学科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希望“十四五”期间,国家在西部尽快布局建设一批基础科学中心和多学科交叉基础创新中心,尤其是在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过程中,更是需要设立一批有特色的基础科学中心、基础研究的大装置,以及基础人才的培养基地。(来源:川观新闻)

  邓中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标准引领实现芯片自主创新

  通过加大对芯片产业链和生态圈的支持与培育,逐步引导芯片垂直领域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最终建立起强有力的生态体系,这样发展起来的芯片才能够真正自主可控和保障我国信息产业长期发展。同时,芯片本身技术也能不断得以提升,使核心技术可以持续创新并保持旺盛的活力。

  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新基建的基石,也是我国当前需要重点突破的“卡脖子”领域。以标准带动应用,以应用催生市场,从市场创造需求,再由需求引导技术创新与进步,构建起完备的“垂直域”生态圈,这是国际芯片巨头实现技术领先的“铁律。(来源:人民网)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