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绿色产业振兴助推中国实现绿色崛起
作者:韩爱青 发表时间:2019年05月09日

 

 

  十九大召开以来,党和人民各项事业的发展迈入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也随即更上一个台阶。

 

  当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被历史性地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高度,成为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新定位。这反映了党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严峻形势的深刻认识,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全新认识,对于“生态主义思潮与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梳理成为当下重要的学术热点。

  近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建军在“2018绿色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接受《高科技与产业化》记者采访时指出:“现代化引发生态危机、社会危机、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中国生态主义思潮兴起,东方思维方式的复兴,政治外交中的外部挑战,快速发展中的资源环境困境,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契合。构建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目标责任、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安全等五大体系,从绿色发展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做起,绿色产业振兴将助推中国实现绿色崛起。”

  生态主义最初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

  生态主义实际上是西方的概念,上个世纪下半叶这种思潮很兴盛,因为当时西方过度的工业化带来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上个世纪上半叶,国际上总结出比较有名的八大环境公害,基本都指向发达国家,例如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日本的四大环境公害等。这些导致西方国家率先开始反思,现代化究竟为了什么?人都无法生活在安全的环境里,何谈发展?

  因此,这些国家率先开始了环境保护运动,并开始盛行生态主义。西方国家在探讨生态问题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和理念,比如:现代性引发的双重危机,一个是生态危机,一个是社会危机。生态危机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全球气候变暖,一是资源环境带来的一系列挑战。社会危机带来了单面思维,科技、资本、市场把现代文明全都拖进了一个高速增长、又不能自我拯救的状态里,造成人们对科技的推崇,对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的迷恋。另外一个是现代文明导致了很多冲突,使人们很难去有效地规避。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全球气候变暖”。目前科学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大发展,全球气温平均升高0.74℃。这样的气候变化导致了“沙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传染病横行、淡水资源极具匮乏等四大危机。

  然而进入21世纪,在全球气候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研究表明,全球平均气温至少还会升高1.4℃。目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如何控制人类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便成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1997年,在日本京都出台了第一个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条约《京都议定书》。这是发达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做出的一个表率性贡献。

  西方发达国家解决探索危机之路也是首先从解决人类直接面临的环境问题开始的。“从哲学和文化的高度,对工业文明时代天人对立的自然观、线性思维的机械观进行反思和批判,是世界生态主义思潮复兴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赵建军介绍,西方国家对于生态保护主要是通过立法和签订各种协议,以求通过法律和制度保障从而达到环境治理的目的。

  中国生态主义思潮的兴起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工业化开始飞速发展,至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列全球第二。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大幅上升,这种危机给中国在国内的环境保护和国际交往造成巨大的压力。

  改革开放令中国快速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化,同时生态主义思潮也开始蓬勃兴起,在赵建军看来,有四个方面的缘由:一是东方思维方式的复兴;二是中国政治外交中的外部挑战压力日益加剧;三是快速发展中资源环境的困境起着阻挠的作用;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与生态文明内在诉求是高度吻合的。东方思维方式强调整体性思维,解决这些工业化带来的问题,要靠东方的思维。

  目前,中国面临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压力,特别是他们找到一个自认为非常好的方式即“碳排放”,以此对中国多方施压,导致中国为应对西方的打压形成了生态主义的思潮。

  “其实,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就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例如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以及佛家的众生平等思。”赵建军说。

  当前,西方国家对于生态保护的系列作法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5年,在《巴黎协定》的签定中,中国一反常态成了积极的推动者,目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世界的引领者。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6月1号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实际上将保护气候的历史重任推到了中国身上。这些也使得中国国内更多地去反思,改革开放以来追随西方工业化所走过的弯路。赵建军表示:“资源环境的困境、资源枯竭的速度已经超出了想象,而因为环境问题引发的各类疾病也在大幅增长。”

  生态文明是公益性的,国家需要花巨资甚至是不计代价地去修复和维护,资本就没法介入。资本的特性就是要活力、实现利润最大化,但这和公益性是冲突的。像是环境基础设施,即便资本投入也不能获利,这些特征恰恰体现了生态文明的全民性,其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价值。“中国提出生态文明作为国家的战略,中国共产党能把它作为执政理念提出来,是因为生态文明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由党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赵建军说。

  生态主义思潮兴起为中国带来两大贡献

  赵建军认为,生态主义思潮兴起也为中国带来两大贡献:一是生态文明成为了国家的发展战略,第二其形成和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生态文明提出的时间节点在2007年,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正式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1.一大发展目标;2.二大发展阶段;3.三维理论架构;4.五大发展理念;5.五大体系建设;6.六大实施原则。要实现美丽中国的两大阶段:2035年基本实现,2050年建成美丽中国。生态文明思想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至于五大体系,实际上涉及到了文化体系、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制度保障体系以及生态安全体系。六大实施原则也是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惠普的民生福祉,山水林间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中国的绿色崛起

  “我国现在正从大国走向强国,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中国的发展不能走西方的路,而一定要实施绿色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就是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赵建军指出,绿色发展方式包括整个产业的绿色转型。绿色产业概括起来大概是六大类:农业、乡村化旅游业、美食健康养生业、垃圾污水处理业、绿色制造循环业,“互联网+”,这六大类都是国家重点打造并力推的。绿色生活,则是如何打造身心愉悦的人间胜景,如何把简约、低碳、绿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理念,一种自觉的意识行为。

  要实现绿色产业、绿色生活,人们需要提升自我适应未来绿色发展的能力,谁都无法置身事外。“现在的机器人都能当主持人了,未来的智能化、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是非常大的,如何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快速融入创新、网络、人才、绿色、共享的发展过程当中,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只要我们坚守绿色,美丽中国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赵建军还特别强调,人们应以面向未来的眼界,勇于开拓打破陈规,实现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梦,需要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尤其是青年学者一定要拥有创新思维和反思意识,从而可以从容应对机遇与挑战。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