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科技成果转化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郭鲁钢 发表时间:2020年12月28日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科技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以文献分析为切入点,从研究趋势、研究对象、研究资助、研究机构等方面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文献现状,对文献中科技成果转化的六类因素进行了抽取,并通过各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分析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

  Study on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based on Literature Analysis

  Guo Lugang(Beijing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100089)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s the key link betwee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It is also cutting-edge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literature analysis, literature status on key factors including the research trend,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fund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that influenc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re analyzed. Six factor cluster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literature.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various factors,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re analyzed.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es,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fluencing Factors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然而,长期以来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问题,仍然是我国科技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以来,各省市及有关单位密集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为科技成果转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如何加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直是关注的重点。目前对影响地方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从科技成果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过程中的障碍角度进行分析[1-2]。另外是从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评价角度进行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3-4]、数据包络分析方法[5-7]、随机前沿分析法[8]等,主要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本文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对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进行聚类,并对其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方法

  1.1样本数据

  CNKI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选择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作为数据源,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检索2000年至2019年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分析。检索策略为:“科技成果转化or主题=技术转移and主题=影响因素”,精确检索。共获检索到样本论文454篇,其中直接探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相关论文155篇。

  1.2分析方法

  从论文年度分布、研究主题、研究机构等角度对样本论文进行基本分析。从样本论文中抽取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类。Node XL软件是微软研究院开发的开源社会网络可视化和分析软件工具,能够完成大型复杂网络分析,并具备可视化功能。本文以Node XL软件为工具对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进行评价。

    2.文献数据分析

    2.1论文分布趋势从论文年度分布来看(图1),相关论文的年度发表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06年之后论文发表数量增加趋势上升较快,尤其是2012年后,论文数量大幅增加。这与我国的科技政策密切相关,2006年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配套政策,提出以企业为主体、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科技成果转化热情空前高涨。“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十九大”以来进一步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进一步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9]。这一趋势表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研究热点与国家主导政策相符。

 

 

  由图1还可以看出,以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直接研究对象的论文数量要远少于检出的论文,这表明目前对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以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的较少。

  2.2研究对象分析

  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论文的研究主题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表明相关论文研究主题包括高校、林业、农业、企业、区域研究、烟草业、医药、政策研究、综合研究等9类,其中高校、农业和综合研究较多,分别占检出论文的33%、23%和28%,这表明高校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是研究的重点。综合性研究主要侧重宏观方面的研究[10],对特定主题的研究不多。总体来看,缺乏对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的研究。

  2.3研究资助情况

  表1是所检索论文的研究资助情况。可以看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等对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研究都有资助,也说明了科技成果转化在国家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地方自然科学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的论文也占有一定比例,说明各地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重视程度较高。

  2.4研究机构情况

  从论文的研究机构(表2)来看,相关论文主要是由高校研究人员发表,其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机构研究最为活跃,由科研院所发表的论文较少,仅有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少数几家单位,发表论文数量也不多,没有发现地方科研院所发表相关论文。说明,高校科研人员是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研究工作主要力量。

 

 

  3.影响因素分析

  以直接探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论文中抽取所提出的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并通过聚类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3.1影响因素抽取

  在所检索到的155篇论文中共抽取影响因素507条,根据各因素的属性及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环节,将其分为内部管理因素、科技成果因素、外部需求因素、区域发展因素、政策因素、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因素等六个维度,各维度中通过同类因素整理、分析和归类,提炼出影响因素66条,各影响因素及编号如表3所示。

 

 

  3.2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在影响因素的分析中,需要思考和分析各因素间的关系,如因果关系、过程关系、环境关系、功能关系等,并分析筛选出最能够体现研究主题的关键性因素。本文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现有研究中关注最多的指标,基于Node XL软件的大型复杂网络分析与可视化功能,对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单个因素的链接度(Degree)、中介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特征向量中心性(Eigenvector Centrality)和PageRank等参数进行测算,如图3所示。通过对各因素的测算及综合分析,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如表4所示。

  3.3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度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用z-score标准化方法对各因素的链接度、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特征向量中心性和PageRank指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公式如下:

  r=[(D-Dμ)/Dα+(B-Bμ)/Bα+(C-Cμ)/Cα+(E-Eμ)/Eα+(P-Pμ)/Pα)]/T

  其中:r为各因素的影响度;D为各因素的链接度;Dμ为链接度均值;Dα为链接度标准差;B为各因素的中介中心度;Bμ为中介中心度均值;Bα为中介中心度标准差;C为各因素的接近中心度;Cμ为接近中心度均值;Cα为接近中心度标准差;E为各因素的特征向量中心性;Eμ为特征向量中心性均值;Eα为接近特征向量中心性标准差;P为各因素的PageRank值;Pμ为PageRank均值;Pα为PageRank标准差。

 

 

  取影响度为正值的影响因素为关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分析表明,科技成果转化受政策环境影响、信息沟通机制等29个指标影响较大,其中政策环境影响、信息沟通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研发经费投入、科技中介服务等12个指标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度大于1,对科技成果转化更为重要。

  在内部管理因素方面:包括科研管理体制、科技研发能力能11个影响因素,说明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很大一部分来自组织内部,高校院所的科研管理制度、目标导向、人事考评制度、绩效奖励激励制度等内在因素,会通过影响科研方向选择、研发投入、科技资源配置等影响成果转化。

  在科技成果因素方面:包括成果与需求的匹配情况、技术成熟度等5个影响因素,说明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是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技术效果及其实用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从需求视角,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方能否对应,这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另一个是从成果的本身看,科技成果是否足以达到转化应用的要求,是否能够解决需求方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面对在转化应用中是否具有经济适用性。

 

 

  在外部需求因素方面:包括成果吸纳方转化能力、成果吸纳方意愿等4个影响因素。外部需求受市场发展变化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技术吸纳方对通过科技成果引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意愿,以及是否具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自身发展所需产品的能力。

  在区域发展因素方面:主要是区域发展水平这一因素。区域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政策环境、产业结构和创新文化,而科技成果转化应当注重服务本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满足本地区的技术需求,促进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11],因此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发展因素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产业环境制约。

  在政策因素方面:主要是政策环境影响和政府引导对科技成果转化影响较大。政策环境对科技成果转化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发布后,多个省市制定或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地方法规,对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政策法规还要具体落实,政府对财政、科技等部门的统筹协调,以及结合区域特点和产业特点引导科研机构开展相关工作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因素方面:包括科技中介服务、信息沟通机制等6个主要影响因素。技术扩散与应用是一个过程,代表创新技术通过通路传播给社会系统成员[12]。因此,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各环节自身情况、环节间的衔接情况都会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影响,而这一过程中,中介组织建设发展情况、技术信息的扩散情况,以及中试环境和成果转化所需的资金都是关键因素。

  4.结论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科研项目的选题立项,到科技成果完成研发,再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受到研发主体内部因素、科技成果本身因素、外部需求因素、区域发展水平、政策环境因素以及成果转化综合服务等多方面的影响。随着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激励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改革举措密集出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的已不断完善,然而科技与经济联系不够紧密的深层次问题仍有待有效破解,要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转化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共同发力,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有机衔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关键堵点。

  参考文献

  [1]陈涛,李颖.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障碍研究综述[J].中国高校科技,2018(Z1):106-109;

  [2]刘鼎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及改革思路探究[J].天津科技,2016(6):16-18

  [3]高濛.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体系[M].价值工程,2018(34):237-240

  [4]李寒冰,柳岸.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7(10):773-778

  [5]李苗苗,李海波,周孟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面板数据的实证[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9(5):23-33

  [6]罗茜,高蓉蓉,曹丽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测度分析与影响因素扎根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5):43-51

  [7]何彬,范硕.中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演变与影响因素——基于Bootstrap-DEA方法和面板Tobit模型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0):85-94

  [8]赵喜仓,安荣花.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熵值和随机前沿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9):81-85

  [9]吴寿仁.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难点与对策建议[J].科技中国,2017(6):4-7

  [10]石善冲,韩款.影响科技成果转化关键因素及因素体系的确定.统计研究,2013(12):61、储蓉月.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与优化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8(10):84-85

  [11]杨登才,刘畅,朱相宇.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9(9):943-955

  [12]方奕华,刘波,彭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1):50-58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9)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