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智能手表竞逐谁能突围?
作者:李扬 发表时间:2015年08月17日

 

  智能手表正成为国内外科技企业竞相布局的蓝海,新产品不断推出。但从前期表现看,并未出现堪称颠覆性、革命性的产品,市场影响力仍十分有限。2015年以来,随着苹果推出新一代旗舰产品Apple Watch智能手表,华为发布备受关注的Huawei Watch,国内外科技巨头在智能手表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产业格局分化态势显现,逐渐形成“三大阵营”。三者在技术、应用和生态领域沿各自路径加快演进,智能手表领域正进入加速变革的关键发展时期。

  三大阵营

  以苹果为代表的封闭生态型以iOS系统为基础,主推“科技+时尚”的产品理念,一经推出即受到全球市场的高度关注。AppleWatch是苹果继iPhone、iPad后推出的新一代旗舰型产品,延续苹果产品线一贯的设计风格,具备旋钮交互、运动健康、医疗监控、无线充电、电子支付、社交媒体等方面的功能应用。相比市场已有的智能手表产品,此次推出的Apple Watch并未现革命性的、突破性“杀手级”应用。然而,基于苹果用户的高基数、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和极富成长性的多元应用,Apple Watch的市场预期向好,有望成为推动智能手表大规模普及应用的首款产品。瑞银调查数据表明,约10%的iPhone用户打算购买Apple Watch,其2015年销量将达2400万台。Strategy Analytics预测,相比2014年的460万台,2015年智能手表全球出货量将增长511%至2800万,其中Apple Watch份额达55%到1500万台。

  由于苹果的封闭式生态系统,其应用开发环境高度统一,APP Store成为全球创新活跃度和营收额领先的应用平台。目前,Apple Watch已接入APP Store,仅能与iPhone配套使用,首批支持Apple Watch的应用程序包括Uber、Expedia、SPG、微信、微博、支付宝、携程等。随着智能手表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统一的开发平台更有利于创新应用程序的不断推出,苹果手表将延续全球领先的应用程序创新水平,有望在应用服务领域不断推陈出新并取得突破。

  以Moto360和华为为代表的开放生态型以Andriod Wear系统为基础,主推传统手表圆形表盘的设计理念,成为广受业界关注的智能手表产品。特别是近期推出的Huawei Watch,在华为荣耀手机2014年全球销售额增长近30倍、华为手环Talk BandB1销售超50万台的出色业绩衬托下,华为在智能手表领域的首次尝试备受市场期待。华为智能手表相较Apple Watch更为商务,外观设计回归传统,在工艺制作细节方面尤为突出。此外,蓝宝石玻璃表盘、IP67等级三防、触电式充电是其特色,相较Moto360也有更为优秀的圆形表盘显示水平。在应用服务方面,华为智能手表搭载Andriod Wear操作系统,而谷歌Andriod Wear服务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受到限制,严重阻碍国内知名品牌拓展内需市场,鉴于此,华为不能完全依赖安卓平台,未来可能启用第三方平台的备用方案。

  针对可穿戴设备的Android Wear系统,目前谷歌已吸引摩托罗拉、华为、LGD、HTC等企业加盟,并推出专门针对操作系统及第三方开发人员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由于开放式操作系统普遍存在设备兼容性和碎片化问题,Andriod Wear在创立之初即高度强调统一性,不同厂商、不同设备间用户交互页面完全一致。然而,目前谷歌应用商店中对Andriod Wear的兼容程序在有效性和开发质量方面参差不齐,未来仍会成为阻碍开放式系统应用创新提升的关键问题。

  以三星、Pebble为代表的自主兼容型以自主操作系统为基础,兼容谷歌安卓或苹果IOS系统手机设备,通过不断升级完善,成为全球智能手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星是全球智能手表领域的先行企业,至今已推出Gear1、Gear2和GearS三款智能手表产品。Statista数据显示,2014年三星智能手表全球销量达120万块,占有率17.7%,居首位。Pebble是通过众筹方式创立的智能手表品牌,已推出Pebble Steel和Pebble Time两款产品,2014年全球销量超70万块,占有率超越Fitbit、索尼等品牌,居全球第二。然而,由于产品功能较简单、性价比不高、续航时间短以及主要功能与智能手机高度重叠等问题,三星和Pebble智能手表用户反响不尽人意,三星手表在美国等主要市场退货率高达30%。

  三星智能手表Gear1采用安卓系统,Gear2和GearS均采用Tizen操作系统。Tizen系统是三星与英特尔共同开发的针对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三星陆续在智能相机、智能手表、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设备采用自有操作系统,是三星构建生态体系的重要举措。鉴于Tizen系统仍处于初始应用阶段,系统平台和应用环境尚未成熟,三星在很长一段时间仍将延续对安卓系统的兼容状态,未来可能支持对iOS系统的兼容。Pebble智能手表采用自有Pebble系统,主打简洁清晰的信息推送功能,对安卓和iOS系统的整合水平不断提升。自主兼容型智能手表有利于在安卓和iOS阵营的激烈竞争之下发挥特色优势,可能成为部分开放生态型智能手表的发展方向。

  三大阵营发展形势预判

  (1)电池和交互技术将成为竞争焦点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和产业竞争的加剧,电池和交互技术将成为“三大阵营”的竞争焦点,该领域任何一项颠覆式创新都可能使企业产品脱颖而出、迅速突围。在电池续航技术改进方面,企业将从电池容量提升、智能节电、快速充电、无线充电等细分技术领域加大投入。重点发展兼顾安全、循环、空间特性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提升芯片工艺、降低芯片能耗;优化基于用户使用预测与场景智能感知的智能节电模型,在处理资源、网络切换、屏幕点亮等方面持续改进;完善以适配器、充电IC、芯片平台为基础的快速充电方案;加强针对外物阻隔、代充终端识别、多模支持的无线充电标准的兼容和发展。在人机交互技术改进方面,受制于手表有限的屏幕空间,语音控制技术将成为各方竞争的核心关键技术。企业将在语言识别、语言处理、精准搜索、大数据等细分技术领域加速创新。科大讯飞、百度搜索等国内知名语音搜索企业有望与“三大阵营”科技巨头加强合作,未来推出针对本土语音控制服务的旗舰产品。

  (2)“封闭生态系”有望率先突围

  当前,智能手表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出现广受认可的杀手级应用,随着苹果WatchOS、谷歌Android Wear和三星Tizen系统的推出,应用系统平台不断完善,有望催生出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创新应用。值得关注的是,以苹果为代表的“封闭生态系”基于App Store丰富的应用开发资源,已在应用服务定制化迁移、多样化使用场景开发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特别是Apple Watch在汽车应用、旅游应用、医疗监测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开发,有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率先突围。

  (3)三大阵营的增长动力

  在智能手表加快普及应用的背景下,与其关系紧密的智能手机、智能家居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以苹果、三星为代表的全品类生态体系领军企业将最先受益,使“封闭生态系”和“自主兼容系”获得延伸性增长动力。而以单一产品为主攻方向、系统平台外部依赖性强的“开放生态系”则缺乏联动式成长潜力。对智能手机而言,智能手表对其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具有硬件技术高度重叠的特点,智能手表的技术突破将同时受益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主要作为智能手机的配套设备,需要与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对于封闭生态型产品而言,手表对同品牌手机的需求拉动效应最为显著。对智能家居而言,智能手表对其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交互和应用方面。目前,智能家居产品标准兼容性低,系统性交互控制能力弱。智能手表由于贴近身体、灵活佩戴的特点,对上兼容安卓或苹果操作系统,相比智能手机未来更易成为智能家居的交互控制核心。智能手表在运动、健康、医疗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将促进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厨卫与其对接,在运营服务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有力推动智能家居全产业链价值的提升。

  我国智能手表领域创新发展对策建议

  (1)自主创新与协同配套并行

  一是充分发挥我国在智能手表领域的软硬件基础优势,从技术、市场、应用领域找准智能手表产业发展的重点,着力加强智能手表核心芯片、操作系统、高效能电池、智能交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企业进行联合技术攻关,推动提升我国智能手表关键共性技术的国产化水平。二是跟踪研究国外科技巨头在智能手表领域的前瞻布局,鼓励大企业结合自身特色与其进行联合合作,推动中小企业提供产业链配套服务,在智能手表产业格局快速变化的形势下,发挥自身优势特点,占据一席之地。

  (2)骨干企业主导的生态体系建设

  一是引导骨干企业沿产业链推进垂直一体化整合,通过与产业链其他参与者的合作,以技术、产品和服务为核心内容建立有效的竞争门槛。二是整合各类优势资源,骨干企业主导开发智能手表自主操作系统平台,发挥本土化服务特点,在中文语音搜索、区域精准定位、本土服务对接方面进行探索和改进,并实现对主流应用平台的兼容,使我国智能手表用户获取更为丰富的本地化服务。三是以开放合作为思路,注重不同品牌智能手表与其他智能终端的互联互通,创新业务运营模式,积极参与生态体系建设。

  (3)支持应用开发与推广

  一是持续跟踪研究,密切关注智能手表领域应用发展趋势,跟踪分析系统平台和应用程序最新发展动态,对可能形成的创新功能和商业模式等进行预判,并引导和支持开展针对性应用开发与推广工作。二是高度重视不同人群的特定需求和不同场景的应用特点,重点突破车辆出行、家居服务、健康医疗等方面的特定应用开发,围绕用户体验加快创新。三是与学校、医院、社区等机构进行合作,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使智能手表成为不同人群获取社会服务的重要节点,在数字家庭典型应用示范工程等领域实行试点推广。

  (4)保护企业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

  一是提高企业对智能手表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智能手表产业活跃度日益提高的发展初期,在产业格局逐步形成的战略窗口期,树立创新成果专利是企业发展根基的重要观念。二是组织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对智能手表涉及的IT、通信技术等众多专利尽快开展分析工作,编制智能手表核心关键技术的专利地图和重点企业专利分布图。三是推动建立智能手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运用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提供多样化专业服务。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