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作者:李扬 发表时间:2019年04月15日

  当前,区块链正成为引领全球技术变革和经济变革的颠覆性技术,通过去中心化、可溯源、开源性的技术手段,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价值网络形成,从根本上重构产业、社会的全周期信任机制。区块链技术于2017年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瞩目的前沿技术领域之一,并将在未来数十年对全球技术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我国区块链产业近年来发展非常活跃,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本研究选取截至2018年4月的397家区块链企业公开数据,系统分析我国区块链产业在发展阶段、应用类型、区域集聚、大企业战略、商业模式等方面呈现的发展特点,以期全面反映我国区块链产业现阶段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夯实发展基础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产业发展尚处早期,

  产业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区块链产业起步于2016年,爆发于2017年,目前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阶段。2011年至2018年,区块链行业统计企业共计397家,其中2011年-2015年,每年创立的区块链企业数量不足50家,2016年和2017年,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间,创立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27家和152家。从投资阶段看,矿机企业比特大陆已进入Pre-IPO阶段,是区块链产业最早最快突围的类型企业。区块链企业中获B轮融资仅数家,如趣链科技15亿元B轮融资,BitKan1000万美元B轮融资行业领先,A轮融资企业近50家,行业发展较为分散,行业整体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仍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各行业迅速渗透,

  金融服务、企业服务等区块链应用最为活跃

  维度一: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创业企业业务类型。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阔,目前已在金融服务、企业服务、虚拟货币、智能合约等领域加快使用,游戏、版权、物流、医疗、社交、保险、餐饮、芯片、媒体等领域亦不断渗透。以A轮融资以上区块链企业为样本,目前从事金融信息服务和企业服务的区块链企业数量最多,分别为10家和9家,成为区块链领域发展最早、相对更成熟的领域。虚拟货币、数字钱包领域企业数量为5家和2家,说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重要方向,但绝对数量与金融应用和企业应用仍有差距。涉及区块链底层技术和智能合约的企业数量为3家,在整体发展中的比例相对较小。值得关注的是区块链物流技术企业,虽公认应用契合度高,但目前深入发展企业数量仍十分有限,未来发展空间可期。其他涉及各方面的生产生活类应用均有涉及,而A轮融资企业数量均不超过1家,但产业应用的多元化趋势已经显现,未来区块链技术将如“互联网+”一般向各行各业渗透。

 

 

 

  维度二:需求区块链技术人才的企业业务类型。以2018年4月拉勾网需求区块链技术人才的全部企业为样本,以此维度分析当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领域。数据显示,此维度分析数据结果与第一维度基本一致,从此角度佐证了金融服务占据当前区块链应用的主导位置。需求区块链技术的企业立足已有成熟应用领域,更注重区块链技术对现有应用场景的完善和优化。不仅是金融服务,数据服务、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游戏、信息安全、企业服务、广告营销等领域的区块链应用已经逐渐铺开,智能家居、文化娱乐、网络通信、教育、智能合约等领域区块链应用在小范围兴起,物流、媒体、芯片、保险等领域当前有少量需求出现。

  区域集聚效应不断分化,

  北京地区发展优势最显著

  区块链企业区域分布与互联网行业高度一致,北上广中北京优势最为明显。统计样本企业中,所在地区区块链企业数量,北京158家、上海94家、广东67家、浙江32家、江苏12家、四川10家、福建5家、湖北4家、辽宁4家、重庆4家、陕西3家、海南2家。其中,基于雄厚的互联网产业基础,北京区块链企业数量是上海的1.68倍,是广东的2.35倍,企业数量遥遥领先。除此之外,四川、海南、辽宁等地虽区块链企业数量较少,但已有部分优秀企业涌现。其中,四川10家企业中,天使轮7家、A轮2家;辽宁4家企业中,天使轮2家、A轮1家;海南2家企业中,天使轮1家、A轮1家。

 

 

  巨头公司战略拓展步伐加快,

  区块链风口势不可挡

  巨头企业相继进入是产业风口形成的重要标志,当前国内BATJ、国外谷歌、三星、Facebook全部进行区块链应用探索,期望在下一轮技术变革前抢占制高点。目前,国内企业中腾讯和阿里拓展区块链技术更早更深入,已经取得一定先发优势。国外企业中谷歌、三星涉足区块链更大,在投资、战略等领域已进行布局。总体而言,巨头企业区块链战略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一是业务延续型。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已有业务之上,是较为稳健的战略推进方式,如阿里、京东、腾讯、Facebook等是此类方式的践行者。二是业务创新型。适度开发新型区块链业务,探索创新领域应用方向,如华为、三星等企业是这类的典型代表。三是业务投资型。以投资驱动新兴领域的战略渗透,并在适时反哺原有业务基础,如谷歌通过大规模入股新兴技术企业贯彻推进区块链战略。四是业务合作型。通过大量的业务合作,与有技术积累或市场渠道的企业达成一致,实现多方共赢的战略发展局面,如阿里、京东在对外合作方面已有建树。

 

  商业模式加速探索,

  技术端、业务端和数字金融端盈利逐渐清晰

  当前技术类企业、业务类企业和金融类企业共同推动区块链技术商业化,在对应的技术端、业务端和数字金融端已具备一定盈利能力。技术端盈利方面,技术类企业运用技术工具,开发面向个体业务的封闭式技术方案或实现通用应用的开放式技术平台,技术类企业将获得技术开发收益。业务端盈利方面,业务类企业运用区块链通证性特点,在版权、娱乐、物流等领域采用区块链解决方案,对所有上链资产进行区块链管理,通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实际业务能力提升、业务多元化盈利能力增强。与此相联系的是,通过数字货币和在线支付等金融手段的运用,不同类型业务将形成数字交易管理收益、数字积分增值收益和供应链金融收益,且盈利能力与资产数字化能力保持一致。一般而言,虚拟资产行业较实体资产行业的区块链盈利能力更强。数字金融端盈利方面,金融类企业对信息的安全性、可追溯性要求,与区块链技术高度契合。通过数字货币、在线支付、数字票据和数字债券等金融手段,对金融企业自身业务,及其他上链多元业务进行数字金融化管理,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以供应链金融为例,通过对供应链上企业收发货物大数据的实时监控,形成链内企业数字货币贷款的全流程闭环,成为最早落地的区块链与业务、金融联动的盈利模式。

  (作者单位:众美集团)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