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商业模式
作者:韩爱青 发表时间:2022年02月09日

  近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从生动的仿生机器人到日趋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再到医疗、服务等各类专业机器人,国产机器人这几年风头正劲。 

   

  我国工业机器人未来产业发展路径如何?在产业发展方面又有何思考和建议?近日多位专家在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未来峰会”上,就“学术·产业·资本”“创新·赋能·共融”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各自阐述了观点。 

   

  

话题一:
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路径及思考建议
 

  国投招商董事总经理王世海: 

  硬科技与数字化: 

  没有数字化的硬科技,是没有很好的估值和未来的。但是,没有硬科技作为支撑的数字化,也是虚无的。所以在整个智能机器人或者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过程当中,硬科技和数字化永远会交织在一起,作为行动的一个准绳。 

  国投招商是由国投创新与招商资本联合牵头发起设立的专业私募股权管理机构,其做为普通合伙人负责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的运营管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形式设立,按照市场化原则独立运作,专业管理。目前,国投招商管理的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我们做工业机器人一定要做应用端,不是外国人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而是一定要深刻地理解中国大工业制造发展格局的变化,主要是三个大的领域,即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产业和手术机器人产业。 

   

  拓斯达董事张朋: 

  技术、管理、商业模式创新应叠加: 

  

工业机器人很难,在难的情况下想做好,不仅要在技术上做创新、管理上做创新,商业模式上也要创新,可能这几个创新叠加才能让做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脱颖而出。
拓斯达是广东省首家登陆创业板的机器人骨干企业。公司成立于2007年,通过以工业机器人、注塑机、CNC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以及控制、伺服、视觉三大核心技术,打造以核心技术驱动的智能硬件平台,为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电子行业最近的应用对灵活性、应用性要求极高,反倒给了国内企业一些机会,因为他们的服务速度、响应速度会比国外的企业更好。最重要的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经过一段时间肯定可以获得突破,但在应用系统上的研发投入是极大的。 

  未来的发展是在应用、细分行业和软件层面的研发,可能需要持之以恒地不断投入,不管是人才还是各种资源都要投入进去。一旦形成规模、技术与零件成熟后,中国机器人发展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真成投资管理合伙人李剑威: 

  机器人行业创业应注重服务场景: 

  我可能更多的从投资人角度,给这个行业的创业者一些建议。第一,如果在机器人行业做创业公司,一定要关注到对的场景,不要老琢磨机器人,而是服务在场景上;第二,如果做增量市场,比如渗透率已经百分之七八十,你就不要去碰,做增量才有高增长,后面融资才会容易。 

  真诚投资管理是一个专注在先进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方向的一个早期投资基金,管理规模大概是20亿元左右。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服务机器人,创业或者投资都要抓住两个要点:一个是场景,机器人究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另一个是增量,最好是一个新增的市场。核心就是找到新兴的场景,真正能够符合场景比较好用的状态,到达那个状态后用户会算ROI(投资回报率)。 

  例如,扫地机器人替代阿姨就非常值得,人们Decesion-making(决策)的非常快。工业机器人能不能找到这样的场景?比如3C就是新能源汽车,可能代表新的场景。如果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案,体量发展也会很快。每个场景都有自己的周期和成熟曲线,对创业者而言,更关键的是找到这个场景究竟是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已经突破了Critical Mass(临界质量)?突破的话,后面的好日子就会到来。 

 

  金科君创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管弦悦: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将来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需要有大的梦想,需要有高新技术的支撑,但也需要“挽起裤脚撸起袖子加油干”。
金科君创资本成立于2014年1月,是一家专注于早中期科技企业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投资于技术创新驱动型的科技企业,同时关注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截至2020年底,已投企业超过50家。
我非常偏好手术机器人领域,包括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等。中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但人们仍然处于九分治疗、一分康复的状态,而西方的发达国家是已经到了三分治疗、七分康复,所以康复市场会慢慢地起来。
特种机器人跟工业机器人实际上是一样的,人口减少、人口增速减慢以后,特种机器人实际上是在做人没法达到的恶劣环境场景,是由机器替代人去实现。我不觉得机器人能够代替人,我希望机器人能够帮助人、协同人完成人类可能无法完成的,或者完成的时候相对不够精准的场景等等。 

   

  柏惠维康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达: 

  用技术创新带动模式创新: 

  

机器人这一高新技术产业首先要技术创新,用技术创新带动模式创新,最终还是一定要实现双轮驱动,这样才能得到产业、客户,包括投资人的多赢。否则可能产业就是昙花一现了。
柏惠维康成立于2010年,是专业从事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运营的高科技公司。医疗是一个慢周期,我们是做手术机器人的,手术机器人又是医疗行业的新产业,所以可以说是慢上加慢。 

  如果真正能够给医生解决问题,又提高了效率,这个周期就会打破原来人们对医疗和长周期、慢周期的理解,因此既是对这个周期的理解,也是对这个技术发展的理解,通过技术的手段突破场景,前面看着很慢,后面就会加速。 

 

  

话题二:
如何理解机器人产品技术的商业模式? 

  

李剑威表示,自己主要看中两个方向:一个是新制造,另外一个是云计算。他从2008年就开始关注云计算,“云计算最早被称为软件及服务,或者基础设施及服务,这是个非常好的先进商业模式。回到机器人本身,未来会不会存在续费类、年费类,或者按服务次数收费的机器人商业模式?我们觉得是很有机会的。当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场景可能不太一样”。 

 

  

刘达则认为,商业模式首先体现在机器人产品技术领先性比较强的时候,此时商业模式的作用比较大。因为如果一家企业的技术或者产品与别的企业同类同质化比较严重时,其实这个模式不仅做第一容易,而且学也很容易。“要先有技术壁垒,才能再强调模式创新,这样相对比较舒服。否则技术都一样,我想个好点子,别人第二天就学到了,而且别人有资金没准比你还快。” 

 

  管弦悦还指出,如今技术、产品加服务这一模式其实已经开始。比方水下机器人的项目,原来是被用于深海,之后在江河湖海里都可以用,可以做一些打捞、清理、清洁等工作。“这不光是卖产品,还要卖服务。没必要每个河道或每一个城市的水务局都必须得买这么一套设备,它可以采用服务方式。比如康复机器人也没有必要买回家里用,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通过支付服务费以达到使用的目的。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