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中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存在过热趋势 应避免恶性竞争
作者:曾卉洁 发表时间:2023年05月11日
31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在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有近2400家企业代表参会、参展,聚焦微纳制造(MEMS)、第三代半导体、纳米新材料、柔性印刷电子、纳米压印等热门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 ( 苏州 ) 主任郝跃在大会主报告中指出,第三代半导体具有优越的功率特性、高频特性、高能效和低损耗特性以及光电特性,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大国博弈的焦点。我国要继续推动科技和产业的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是很好的抓手。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氮化镓(GaN)、碳化硅(SiC)的发展正面临着哪些挑战?在郝跃看来,首先氮化镓器件的频率是不是还能做得更高? 第二是高线性和低工作电压的问题;第三是低成本问题,目前碳化硅的衬底仍有些贵,氮化镓的材料能不能进一步在6寸、8寸硅衬底甚至12寸上做得更好?第四是高压问题,高压的电力电子器件是否能做得更高?最后一个问题是可靠性,无论是汽车电子、宇航抗辐照或者高温应用等,都需要高可靠性。



 

他指出,在碳化硅领域,第一个挑战是能否实现大尺寸、低缺陷的完美衬底材料,“衬底是否可以从6寸、8寸进一步往12寸方面发展。在超高压、超大功率和低损耗气垫方面,是否还能做得更高?同时,高可靠也仍然是面临的挑战之一。

 

此外,宽禁带和异质异构能否形成集成电路,比如能否同时实现氮化镓、碳化硅和硅的CMOS?还是采用Chiplets形成异质异构的电路?这些都是未来微系统方面发展很好的方向。在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电路设计方法学方面,郝跃指出,由于硅和砷化镓不一样,在设计上、封装上如何实现扬长避短、组合优化也颇受业内关注。

 

深耕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材料

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

 

对于如何深耕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与材料,郝跃指出,一方面宽禁带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要不断地推进,另一方面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光电器件和传感器都希望业内能够关注且不断地推进。在超高频领域的创新结构和工艺实现的毫米波器件方向,fmax已经达到320GHz35GHz条件下器件输出功率密度为4.2/mm,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高频的研制力度。

 

郝跃说 :半导体的功率器件包括MOS器件和肖特基器件也都是不断发展的。在耐高压的电力电子器件领域,近期我们研发的氮化镓器件反向击穿电压或反向阻断电压已经达到10000V,期待今后材料器件够有更大的作为。

 

在低成本方面,高压情况下8寸硅基氮化镓材料问题不大,发展到12寸则需要进一步提升 外延层的厚度,而外延越厚、材料生长就越厚,它的击穿电压就会越高。郝跃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好消息是最近我们研制的硅基氮化镓射频器件效率可以达到S波段,能实现了72%的高效率,这个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在超宽禁带半导体研发方面,氧化镓MOS器件功率因子已实现每平方厘米1GW,在国际上都属于非常突出的成果。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建设进展

科技部、财政部2021年印发《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鼓励探索不同类型的组建模式。江苏省较早探索新型研发机构模式,2019年批准成立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积极争取承接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任务。

 

目前,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 ( 苏州 ) 已经基本建成比较完整的材料生长创新平台。围绕材料技术和装备技术形成系统创新能力,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型材料与生长装备研发平台,拟总投入3亿元,已建成5000平方米超净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任务3项,江苏省重点项目任务2项,已申请核心专利130项,获批60余项。

 

在测试分析公共平台方面,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 ( 苏州 ) 总投入2.5亿元,建设从材料、器件、芯片、模组的综合型测试评价能力,打造系统级的服务能力与认证评价能力,实验室面积达8000平方米,已经配置40多台套大型测试仪器装备,已经累计服务129家第三代半导体相关研发单位。

 

在器件工艺研发平台方面,以“国产设备联盟”与用户共同建设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工艺研发线;支撑新型显示、微波射频、电力电子等器件工艺的研究与工程化,已建成1万平方米超净实验室建设,总投入15亿元,与苏州国家实验室一体化建设布局。郝跃说:希望工艺器件的研发平台能和国家实验室的平台实现一体化布局,形成国际优质的工艺和器件研发线,为推动产业孵化和科技创新起到很好的作用。



 

目前,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 ( 苏州 ) 瞄准重大产业和国家重大需求,以应用产品验证为目标,聚焦共性技术单元,开展应用模块设计与应用集成研究,孵化和投资相结合培育项目,推进新型显示、电力电子等产业集聚,引入项目不低于30个,已引进5个项目。

 

郝跃表示,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苏州)的建设进展较为顺利,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比如材料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方面,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入选“2021长三角材料创新共同体协同成果集;在器件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方面,部分研发技术指标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目前行业的发展,郝跃指出,全国各地发展宽禁带半导体产业的热情高涨,不过有过热趋势,要进一步发挥好国家对第三代半导体产线窗口指导的作用。“企业是创新的主题,建议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力度,依靠科技持续推动产品的发展,应发挥个子优势和特长,避免恶性竞争,没有利润是不可能支持科技和产业持续发展的。”

 

同时,要发挥第三代半导体国创中心对产业化的支撑作用,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对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的攻关与引领作用,真正实现产学研的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发展。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