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科技论文的视角出发,利用文献计量法对近五年河南省科技发展态势展开分析, 从论文数量、被引频次、学科分布、来源期刊、作者、合作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可视化 分析,并结合 R&D 投入数据,客观分析与研判河南作者科技论文产出状况及其国际学术影响力 , 以期掌握目前河南科技论文的整体态势。
关键词:河南,科技论文,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353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科技成果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科技成果数据分析不仅可以了解科研发展态势,分析热点学科方向及水平现状,还对指导科研投入及产业布局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2016年11月《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河南省科技厅以此为抓手,全力推进全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渐凸显。目前国际上普遍把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论文产出和发明创新的专利技术数量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科技水平的两大重要指标。科技论文作为基础研究的主要产出形式,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评估科学产出能力的一种最常用工具。为更深入地对《规划》实施以来河南省科技创新的综合态势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河南科技创新能力、优势科技创新领域、重大学科和创新型河南建设取得的成效、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国际公认的科学统计与评价最重要的科技文献检索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对近五年来河南省科技论文产出情况进行了分析。WoS是全球最大、覆盖学科最多的综合性学术信息资源,收录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等各个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8700多种核心学术期刊,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科研信息,利用该数据库刊载的论文进行分析,其结果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本文通过对WoS核心合集中《科学引文索引》(SCI-E)、《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艺术与人文学科引文索引》A&H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与人文科学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SH 所发表的论文展开基础的计量分析,并通过《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 比较论文国际被引用情况,分析面临的挑战与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时审视实施成效与预期的偏差,以便总结经验和自我校准。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选取WoS (Web of Scienc) 核心数据集中的SCI—E、SSCI、A&HCI、CPCI-S、CPCI— SSH五个子库作为数据来源。检索方式为:地址 =“Henan Province”,文献类型限定为“论文”和“综述论文”,检索时间跨度为“2017-01-01到2021-12-31,检索时间为2022年10月20日共筛选得到8406篇文献。
三、研究结果分析
3.1 科技论文产出情况
图1为2017~2021年WoS核心合集中河南省科技论文产出情况,五年中论文总产出8406篇,总被引频次为116530次,篇均被引次数为14.57次,h指数108。由图可知从2018年起论文数量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从2018年的1179篇到2021年的2226篇,年均增长率为17.2%。
图1 近五年科技论文产出情况
3.2 主要研究机构及合作情况
2017~2021年WoS核心合集中河南省科技论文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机构如表1,可以看出科研能力较强的单位主要集中在高校,其中郑州大学以4104篇的科研论文总产出量位居首位,且遥遥领先,占比48.8%,其次是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在国内合作机构中,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最多,发文数量达到409篇,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如图 2)。
表1 WoS核心合集中科技论文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统计
图2 国内合作论文情况
3.3 研究领域和学科分布
2017~2021年发表的8406篇科技论文共涉及146个WoS学科类别,图3是论文涵盖最多的十个学科,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近五年科研论文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化学、医药学、材料学、生物学、工程学等领域。其中“化学”是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发表论文2252篇,占论文数的26.8%,其次是“医药学”,发表论文1957篇,占论文数的23.3%。
图3 研究领域和学科分布情况
3.4 高被引论文分析
高被引论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地区高学术影响力或重要科研成果的产出能力,本部分统计了2017~2021年WoS核心合集收录河南省科技论文的年度被引情况(图4)以及被引频次最高的10篇论文(表2)。2021年发表在《柳叶刀》上有关新冠肺炎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的一篇论文被引用频次最高,其第一作者署名单位是河南省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从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排名前十的论文中有6篇分布在医学领域,另外4篇分布在化学和材料领域。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最强的学科是化学和医学领域,发文量和被引用量都位居榜首。
图4 年度被引情况
表2 被引频次最高的十篇论文
3.5 主要载文期刊分析
从2017~2021年发表科技论文的出版来源看,发表论文最多的十种期刊主要涉及化学、医学、材料、物理等领域,其中有六种期刊的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等级为一区,载文最多的期刊为《Scientific Reports》,累计收录106篇,该期刊2021年的影响因子为5.5。
表3 主要发文期刊分布(前十)
3.6 主要支持基金或项目
从经费资助来看,2017~2021年科研人员发表科技论文的经费资助主要来源于国家各类基金项目,尤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发表的科技论文为最多,数量高达5099篇,占比60.7%。其次为来源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497篇)和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发表的论文(293 篇),占比分别为5.9%和3.5%。
表4 经费资助来源情况
3.7 国际合作分析
在科研人员的国际合作中,与美国合著论文最多,其次是澳大利亚、韩国和英国(见表5)。国际合作论文的数量从2018年的239篇到2019年的602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20年比2019年略有下降,2021年达到最多633篇(见图5)。
图5 国际合作论文年度分布情况
四、河南省科技投入及产出现状分析
“十三五”以来,河南省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年度增幅逐年扩大,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如图6)。2021年河南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1018.8亿元,较2020年增加117.5亿元,增长13.0%。2017~2021年,河南省R&D经费投入年度增量分别89.4亿元、121.5亿元、108.3亿元、117.5亿元,2019年、2020年、2021年已连续3年年度增量保持在百亿以上。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河南省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经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效果还不明显,当前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区域经济竞争更加激烈,而区域竞争的优势来源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从国内目前较为权威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来看,2020年和2021年河南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分别居全国第17位和第19位(如图7)[1],在中部六省地区中保持第5位,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科技创新实力 总体水平在中部地区仍处于落后状态,虽然近几年河南省R&D经费投入强度持续增加,但是综合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上与中部强省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图6
图7 2020~2021年中部六省区域创新能力排名情况
五、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见,2017~2021,WoS核心合集收录的河南省科技论文整体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主要发文机构集中在以郑州大学为首的高校中,科技论文经费资助主要来源于国家各类基金项目。河南省科研人员在国内合作最多的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在国际科技合作中,与美国的科研机构合作论文最多。从科技论文的主题分布和引用情况来看,研究最多、最具有影响力的学科领域是化学和医学,其次是材料和工程。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环境的持续改善、科研项目投入的持续增长,河南省科技论文产出量稳中有升,但科技创新能力上与中部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基金项目 :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图书情报研究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HNTQL-2022-080
作者简介:
王颖(1988-),郑州轻工业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
参考文献
[1]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 2021.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M]. 北京 :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2.
[2] 韩宇辉 , 沈莉莉等 . 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基于中部六省比较视角 [J]. 河南科学 , 2021, 39(11):1865-1871.
[3] 周柯 , 胡毅翔 . 基于融合创新的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对策——以河南省为例 [J]. 科技管理研究 , 2020, 40(18):113-119.
![]() |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