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杨辉:海纳百川 开放共赢
作者:张琨 单晓钊 发表时间:2014年07月21日

  本刊记者:作为中科院与地方政府共建的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在学科布局上、体制机制上有哪些突破?

  杨辉:纳米所是中科院和地方政府共建的研究所,其学科布局、体制机制的特点都可以从建所初衷上一窥端倪。中科院希望寻找一个有经济实力、对科技发展有需求的地区来新建研究所,调整学科布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而苏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位于全国前列,他们也在寻找一个可以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契机,通过建立科研机构,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可行的思路。因此筹建纳米所的动议一提出,双方就一拍即合,都希望能组建一个和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在高端研究领域偏向应用、偏向器件研究方向的研究所,来弥补我国纳米研究领域在器件研发上的弱项,赶超国际水平。

  在研究所建设阶段,中科院要求我们不要重复已有的机构模式,而要在体制机制和学科布局上有所创新。结合纳米科学发展的特点、院地合作的特点、产业发展的特点,探索新模式,走出一条新路子。因此纳米所的学科布局有别于传统院所的机构设置方式,通过前沿学科交叉,把纳米科技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实现从微电子技术到纳米技术的无缝过渡。致力纳米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纳米所目前的研究内容主要有:GaN基激光显示技术,高性能纳米碳纤维技术,印刷电子技术,新型高效多结电池,干细胞的定向分化与功能调控关键技术,微纳检测,太赫兹探测与光源技术,纳米尺度表面和界面的原位测试与加工系统,等等。

  研究所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联合、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融入经济社会创新价值链。将科技创新与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相结合,加强与有关大学的联合、合作,构建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卓越的研究队伍,培养研究生,面向社会开展多形式多层次人员培训,成为相关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中心。院地共建与国际合作相结合,与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广泛集聚知识、技术、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在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展科技创新。

  本刊记者:纳米加工平台和测试分析平台是研究所的两个高水平特色平台,请您介绍一下平台建设的情况,以及在加强与企业合作交流方面发挥的作用。

  杨辉:根据中科院、江苏省、苏州市和苏州工业园区的要求,纳米所建设了融合器件加工和测试分析为主的公共技术平台,为科研服务,同时兼顾企业要求,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公共技术平台分为纳米加工平台和测试分析平台。

  纳米加工平台是集微米、纳米加工和检测手段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加工平台。它是利用微纳米尺度的加工手段进行电子、光电子器件、微纳光机电系统、生物芯片和各种传感器开发的技术支撑体系。纳米加工平台一期装备建设投资8000万元,大型设备65台套,包括工艺加工、工艺测试和器件封装等设备,超净实验室30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6"MEMS加工线(MEM和生物芯片),3"III-V器件加工线(光伏电池、LD),2"GaN基器件加工线及器件设计中心等。同时平台具有自主设备研发与维护能力。

  测试分析平台配备先进的分析表征设备,具备全面的纳米尺度下的单分子和纳米结构的表征技术与测试手段,包括材料和器件的结构、表面及其力、电、光、热学性质,拥有丰富的理论计算手段,实验和理论紧密结合,为研究所科研方向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服务;针对地方和国家的重大项目和主要产业方向,为周边企业和单位提供有特色的纳米测试分析的科技支撑服务。测试分析平台目前已到位安装的测试分析设备总投资约3000多万元,拥有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多功能光谱测试分析平台、光电和光伏性能综合分析系统、功能模块齐全的扫描探针显微镜等几十余台大中型先进的测试分析设备,可为纳米材料和结构、纳米器件、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提供系统的测试分析服务。

  为了建设好这两个平台,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将一半的建所经费投入到平台建设上。这两个平台不但设备先进,更重要的是实现了高效率的运行。我们的平台是完全开放的,无论研究所、高校还是企业,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这两个平台。根据去年的统计,平台现有300多个用户,4000多名使用人员,50000多的服务机时,简称为“345”。这300多个用户里,有200多个是企业,这是地方政府最乐于看到的结果。

  我对平台工作人员的要求是:主要不是自己承担课题,而要以服务为主,真正把用户当成上帝。工作人员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具体来说分4项。第一是做好培训。就像开车需要拿驾照一样,使用平台设备也需要拿执照,拿到执照才能进行操作。平台的设备都是高精尖的,很“娇贵”,要完全开放地供用户使用,必须做好培训。第二是做好管理,这么多不同单位的人同时使用平台,需要做好调度工作。第三是做好维护。要保证设备的完好率,使用时出现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第四是要有工艺开发能力,要能做技术研究。但必须首先做好前三项服务,因为这是平台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为了保证平台的服务职能,纳米所对平台工作人员的评价标准和其他科研人员不同。我时常对平台工作人员说,你们的成就是打造出了全国唯一的纳米技术的平台,而不是个人在科研上取得了哪些进展。你们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集体取得成功,每个人都会有成就,这不同于个人成就,但个人价值会在集体成功中得到实现。事实也证明了我的这个观点,现在企业来平台挖人,开出的年薪起码有几十万,比平台负责人的工资还要高。所以集体成绩和个人成就是不矛盾的。当然这也使平台的专职工作人员流动性很大,但我认为这也是好事。我们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就是研究所对社会的贡献。有人被挖走了,就会有新人进来,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这两个平台的特色,不在于设备高端,只要有钱,谁都可以买到先进设备,这不能算是特别的优势。要把设备管好、用好,这需要很好的组织构架、人才梯队和管理制度,这才是我们这个平台最大的特色。很多朋友不相信我们的平台只花了一个亿!

  有了这两个天然的交流平台和连接纽带,我们自然而然地就加强了与企业、高校的联系,同时也为用户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这300多个用户本来也许互相不熟悉,通过在我们提供的平台上一起工作,逐渐在技术和人员上都有了交流,就结成了一个天然的产学研联盟。正是由于平台的作用,我们才组建了“微纳加工与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本刊记者:纳米所要求副高职称以上科技人员“每人每年有两个月时间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服务和咨询。鼓励以上人员到企业兼职、担任顾问、创办联合体,同时也鼓励自办企业把“服务企业工作纳入到年终团队考核范畴”,这是研究所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纳米技术产业化方面所做的具体实践,现在取得了哪些成效?

  杨辉:为了鼓励科研人员深入一线服务企业,纳米所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如科研人员到企业服务期间,岗位、职级和工资福利不变,其在所服务的企业取得的工作业绩可作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时需要的依据,其中作出突出贡献者可优先晋升。允许科技人员享受企业提供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报酬,以及各种形式的激励。科技人员向企业转化技术成果的,按照研究所有关规章制度予以奖励。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成果归属及其利益分配,按照有关协议执行。研究所将围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机制,调整科研管理方式和评价机制,形成激励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

  让科研人员进入企业是为了改变他们以往搞科研时“阳春白雪”、“自娱自乐”的状态,使科研工作真正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我们对科研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简单归纳成4个字——“顶天立地”。“顶天”就是做高端研究,发高水平的文章;“立地”就是面向企业需求,为社会发展服务。只“顶天”不“立地”的研究是空中楼阁;只“立地”不“顶天”的研究企业自己就可以完成。我们的定位是要做国际前沿的、高水平的、有应用前景的工作。如果科研人员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只凭自己的想象来确定研究方向,那就难免“闭门造车”。只有对实际需求有深刻地了解,才能找到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

  科研人员可以带着技术和成果到企业去,加快现有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企业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通过参与企业关键技术攻关,提供产品开发咨询服务、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同时可以帮助企业完善研发体系、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加强研发队伍建设,提升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引导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探索多种服务方式,推动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针对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还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培训、实际操作等方式,为企业培养科技人才。

  让科研人员进企业,一方面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但我更希望通过这个过程锻炼我们的科研人员,让大家有市场意识,树立科技应被社会发展需求牵引的理念。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存在多年,但至今没有得到解决。这与社会发展、科研水平都有关系,但不能只归结于这些外部条件。我们做科研的人要看到自身的不足,我们对社会需求的理解,为社会做工作的愿望都需要加强。

  科研人员进企业后,具体能取得哪些成效还很难说,但能看出大家的观念在逐步转变。纳米所里一些原本埋头基础研究,只谈学问、不谈应用的科研人员,现在也开始跟企业合作,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本刊记者:未来纳米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杨辉:目前中国的纳米学科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态势,理论研究和论文数量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尤其是对纳米材料的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论文和专利数量已经世界领先。相比其他研究领域,纳米技术突破产业化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最有基础。因此我认为未来的努力方向一是和产业紧密结合,二是加强器件方向的研究工作。纳米产业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苏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我们理当有所作为。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曾经说过,对国家的贡献要经得起历史考验,不能以论文和专利数量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我自己和许多做科研年头很多的人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科研,花了这么多钱,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要对社会做出贡献,对国家和人民有所交代。

  本刊记者:在研究所文化建设上,您有那些经验和心得?

  杨辉:国内的科研领域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比较封闭。从整个科研机构到课题组,再到科研人员本人,都是比较封闭的。中科院一直倡导建设开放式研究所,打破小单位的封闭状态,形成大团队的联合攻关,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作为新建所,我们也想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

  纳米所推崇的是开放、宽容、学习的文化。我们希望自己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像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得很低,始终保持虚心学习的态度,容纳百川,博采众家之长。纳米所没有院墙,出门就能看到街区公园。没有围墙的阻隔让我们和周边结合得更加紧密。我们先要打破物理上的封闭,再从心理上打破隔阂。纳米所的平台建设也坚持开放的原则,所里的科研人员都要进企业服务,这也是一种开放。我们通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开放的实现,通过开放来达到更好的发展。纳米所的宗旨是推动整个中国纳米科技的发展,而不是追求小团体利益。如果过分强调小团体利益,就很难有大发展。

  我举个例子,我们和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有合作的愿望,他们也希望到这里来共建实验室。纳米所提供了100万元的启动经费和半层楼的实验空间。当时有人向我提意见,说我们自己的科研经费还不够用呢,实验室场地也很紧张。而我们给他们提供经费,提供场地,提供服务,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还不要求他们算作纳米所的人,出了成果发表论文也不要求挂纳米所的名字,这不是亏了么?但是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引进了其他科研团队在纳米所工作,首先能促进学科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其次,兰化所的同志来到纳米所,能创造出一个高手云集的环境,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纳米所在这个学科上是完全空白的。100万元只够支持几个人的研究工作,而花100万元引进一个实验室,这么多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带着高水平的设备,带着他们的经验,整个团队一起来到纳米所,使一个学科迅速从空白到完善,我们真是赚大了!他们对纳米所的帮助,不是这点钱可以买得来的。要算大帐,不能算小账。

  我自己不是搞管理出身的,管理的经验也不足。我能做的就是以身作则,在做事的时候按这个标准要求自己,与大家共事的时候向这个方向引导他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应该是纳米所每个人牢记的为人处世之道。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