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电动汽车——汽车与移动电能的配套创新
作者:谢子聪 发表时间:2014年08月22日

  汽车是一个具有十年以上使用寿命的耐用产品,用户对其使用的方便性尤其关注。因此,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创新的核心,是一个围绕汽车产品、动力电池和电能供给三大要素所进行的系统技术工程创新。是通过动力电池来将电能源的“固定传输”特性转变为移动电能,以此与汽车的“移动特性”相适应的科技创新。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科技创新并没有形成电动汽车在功能上超越油能汽车的优势。因此,电动汽车不符合以前所有新兴产业“产品创新功能改变,能源供给恒定不变”的商业法则,仅适合“性价促销,服务比拼”的商业法则。

  在电动汽车发展初期,特别是电动乘用车发展初期,高昂的电池成本和动力电池产品的技术特性,以及能源供给方式的不方便性,让作为纯粹民用“商品”的电动汽车,从以下三个方面失去了与同类传统汽车的竞争能力。

  第一是电动汽车的“三大劣势”造成产品不具市场竞争力。从电动汽车商品特性和市场竞争力角度来说,电动汽车产品不及传统汽车,主要有三大劣势:一是整车带电池销售使电动汽车产品价格太高,削弱了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动力电池充电时间太长和续航里程短等问题,造成了用户“续航恐慌”心态;三是电池成本高,循环寿命短及维护保养难的问题,造成了用户对综合“能源”费用昂贵的担心。这是电动汽车“市场热情”降低的原因之一。

  第二是产品功能无法超越同类传统汽车。认真研究全球各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凡是能够蓬勃发展的新生产业,其产品在“使用功能”和“使用方便”两个方面一定要超越旧的产品。正如:移动电话的功能和使用方便性超越了固定电话;电视机超越了收音机、空调超越了电风扇等等。唯有今天的电动汽车——这个在全球政治家、科学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心中燃起“熊熊烈火”的新能源产品,不仅在产品功能上无法领先传统汽车,在驾乘性、续航能力和使用方便性上都无法超越现有的同类型传统汽车,至使西方各国努力了几十年都无法实现其商业化。这是它“市场热情”降低的原因之二。

  第三是对电动轿车的商业模式和配套技术路线的认识上有严重缺失。几乎所有国家从事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团队,都是参照传统汽车发展模式来进行电动车辆产品系统技术、动力电池系统技术和充电设备系统技术环节的研究。站在一个非常成熟的“标准化成品油”能源供给体系基石上,而不重视汽车产业化的商业模式定位和配套技术体系及战略规划,以及电网的特性方面的研究。在电动汽车无法在产品价格、功能和使用方便性上超越同类型燃油汽车的条件下,自然造成了电动汽车产业商业化发展进程迟缓。

  在“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里,科技部组织了国内相关重点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按照“三纵三横”的技术研发路线,对电动汽车电机、电控和电池系统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研发。应该说,在纯电动汽车系统技术上中国有一定的基础条件。

  今天,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在进入商业化的进程中与世界各国一样遇到了相同的困惑,车辆产品价格高、动力电池寿命短、用户使用不方便、商业模式不清晰,能源供给基础设施该如何配套建设等等问题。要想有效地解决相关运营模式和配套技术瓶颈问题,就必须从电动汽车产业“一条龙”的全局高度和以创新的科学态度,来客观地分析世界各国现有的电动汽车商业化模式和系统技术的发展路线,用中国人的智慧开拓出一条符合电动汽车商业化发展的科学技术道路。

  技术研发路线应该按照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来确立。建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特别是电动乘用车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平台,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最高目标!因此,研究城市充换电基础设施功能定位、商业运营模式和配套的充换电系统技术是“十二五”电动汽车战略规划的重点。

  中国不仅仅需要快速建立电动汽车城市充换电基础设施,更需要建立一个符合电动汽车商品使用方便特性的充换电网络基础设施,也就是说要建设一个让电动轿车的能源补给与传统轿车加油一样方便的充换电网络体系,彻底消除用户对电动轿车的“续航恐惧”心态。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电网公司确定的“换电为主、插充为辅、集中充电、电池配送”和普天新能源的“裸车销售、电池租赁、充换兼容、智能管理”商业模式,为增强电动轿车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是一个符合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模式。

  建议中国的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积极与电能供给企业牵手共进,相互尊重和包容各自领域的技术特性,用系统工程的方式全局创新产业商业模式,尽快配套研发生产出具有“互换性”标准电池舱的电动轿车系列产品和动力电池产品。同时还要按照整车、动力电池和充换设备技术和运营特性,共同制定和规范系统技术标准及运营体系。在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和补贴资金支持下,联手为消费者提供“价格低于传统汽车产品、加电等于传统汽车加油、电费优于传统汽车油费”的优秀产品,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搭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化平台。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