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凭实力掌握稀土话语权
——访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
作者:黄燕婷 发表时间:2012年11月13日

  

  

  本刊记者:作为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您是如何看待稀土的?

  张安文:稀土是17种化学元素的统称,其中包括元素周期表中第57~71号的15个镧系元素,以及同处于第三副族的21号元素钪和39号元素钇。当时这些元素的矿物看上去像“土”,从而得名“稀土”。其实稀土不是土,也不稀少。

  稀土的每一种元素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高新技术材料的发展中都有不同的应用。由于稀土的17种元素具有独特的原子结构,因而拥有十分活泼的化学性质和优异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我们用的电脑,其磁盘驱动器就使用稀土钕铁硼磁体;我们的彩色电视,其艳丽色彩中不可或缺的红色是稀土氧化铕和氧化钇发生的作用;日常应用的陶瓷、玻璃,医院的磁共振、高档照相机的镜头、机场及地铁中的长余辉指示牌等都离不开稀土。大到飞机、坦克、导弹、核反应以及宇宙飞船,小到手机、LED节能灯等也都离不开稀土。稀土材料已走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稀土在地球地壳中的含量并非稀少。但是稀土尤其是重稀土在矿物中的百分含量低,稀土矿的采选和冶炼分离会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中国是当今稀土生产大国,为全球提供了90%以上的稀土产品。

  谈到稀土产业链,首先就是源头的矿山,用矿山采出的矿石来选出精矿,然后用精矿生产出氧化物或盐,再由氧化物、盐类、金属做成材料,材料再转化为元器件。这就是稀土上中下游产业链。

  本刊记者:我国为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对稀土开发加强了管理,触动了全球许多国家的神经,稀土行情变得紧俏起来,你如何看待和理解这种现象?

  张安文:全球稀土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种预测是否符合现实,还有待验证。我认为可能性不大,但今后中重稀土的供应会较为紧张。如果世界经济稳步回升的话,有人预计2015年世界稀土需求量可达21万吨,与2009年产量相比,年平均增长率为8%,大大超过过去20年时间里5%的年平均增速。但由于过去高价位引起的稀土减量化技术和替代产品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增长预期。

  中国的稀土业存在着两大问题,首先是廉价出口稀土导致自己的资源大量流失,其次是稀土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多年积累之后,这些问题成为中国必须解决但同时又是十分难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稀土它本身的生产应该逐渐地做到达标排放,逐渐地向稀土冶炼分离的绿色产业迈进,这就需要我们一定要坚决地禁止制止乱采乱挖,并把生态恢复、环境治理认真切实地做起来。

  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越南、吉尔吉斯、南非、加拿大、巴西等国都在开发本国的稀土资源,在明年可能有3~4万吨(REO)产能形成,3~5年后有更多的国外稀土企业投产,稀土供应的多元化格局即将形成,由于会产生新的情况,值得我们关注。

  本刊记者:针对稀土产品价格长期“受制于人”的情况,有学者建议停止出口。您却表示,整顿中国内部市场、发展高端应用才是根本出路。请就此谈谈您的见解。

  张安文:严控开采,限制加工量,建立稀土“欧佩克”。意愿虽好,但操作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过去曾推动建立南北两大稀土集团以提高行业集中度,但因企业、地方政府间难以平衡利益关系,推进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可喜的是目前稀土行业的整合已初见成效:作为稀土旗舰企业——包钢稀土近年来已整合了内蒙、江西、山东等省的多个大、中型稀土企业;2011年4月,江西铜业整合了四川冕宁的多个稀土企业;11月底,五矿集团也联合赣州当地企业合资成立了五矿稀土(赣州)股份公司,试图在5年内发展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公司。

  稀土特别是中重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售价很低,所以价格的合理回归是必要的。从市场价格构成来看,稀土价格除了包含生产成本、矿产资源税、环境方面的税费、合理甚至较高的利润外,还应该考虑稀土开采、冶炼分离过程中治理污染、恢复生态需要付出的高成本。我们国家的稀土采、选、冶秩序还不够健康,不少地区仍存在偷采偷运、突破两个指令性计划以及环保不达标,产品走私等乱象。我国要尽快建立健全全行业监管体系,加强改善行业管理,对稀土资源实施更为严格的保护性开采政策和环境保护标准,合理确定、严格执行年度稀土开采及冶炼总量,严格打击稀土走私。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封锁”住稀土的出口,而是为了让这一稀缺资源的开采得到有序的管理,也是为了让稀土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应用,这样做不仅中国,而且其他稀土应用国都是受益者。

  在完善稀土全行业的监管及注重整合、提升的基础上,应重视稀土价格形成机制。稀土价格过低或者过高,都是不可持续的,应该保持一个比较合理、相对稳定的稀土价格。价格主要还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我们不愿意看到:天价之下,多年来含辛茹苦培育的以稀土永磁为代表的四大应用行业日见萎缩;天价之下,不少稀土下游应用企业被迫不用稀土而寻求替代品,进而影响节能减排及带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损失。只有建立稳定稀土价格的长效机制,使得利润在上下游产业链之间合理分配,才能带动上下游产业群落良性发展,互利共赢。

  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关键在于中下游产业的发展。今后要认真抓好稀土的应用产业,尤其是稀土功能材料的应用,包括稀土永磁、发光、储氢、催化的应用,重点是把材料转化为元器件、零部件,取得更高的附加值,更高的经济效益,真正使中国从稀土生产大国变成稀土应用的强国。

  掌握主动,主动权何在?

  本刊记者:有人提出用稀土资源换技术,您觉得这一策略可行吗?什么样的生产模式更有利于我国稀土行业的发展?

  张安文: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其实都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发达国家长期从中国低价进口,根本没有考虑中国开采稀土所付出的巨大环境、资源等成本。在稀土工业的生产进程中,我国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稀土开采环节,存在对植被的破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稀土分离环节,提炼所用的化学药剂严重影响周边环境;稀土尾矿以及其中所含的放射性元素有着极大的危害。然而,在多年廉价、大量向发达国家提供稀土产品,同时付出巨大环境代价的同时,我们并未换来稀土应用的核心技术。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用资源和市场换取技术虽然有效,然而是有限的,最终真正的高端及核心技术还要靠自己。发达国家从来不会把最先进技术拱手相让。目前,世界稀土功能材料的原创技术和前沿技术大多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新技术、新成果相对较少。中国稀土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摆脱专利受制的局面,应该注重加大科研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装备开发方面投入,深入推进稀土资源开发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不断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应用技术的自主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冲出一条新路。

  我国的稀土行业,从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起步,当时的十年科学规划中提到了稀土材料的应用问题。到如今,中国稀土已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一些稀土行业中比较大的企业,通过这些年整合、重组、兼并等政府指导下的企业行为,中国的稀土整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代表性的骨干企业有包钢稀土、中国五矿、赣州稀土、中国铝业、广晟稀土、江西铜业等、及中科三环等一大批稀土应用企业。

  探索的过程是漫长的,在2003年,国家曾经计划分南北而治,建立南北两个稀土集团,经过政府指导下的企业行为也促成了几个大集团。由于种种原因当年整合效果不尽人意,稀土集约化程度不高。从国家层面来讲,集中管理相对容易形成从资源保护到总量控制的良好机制。

  工信部制定的稀土产业政策及准入条件中,包括发展规划已经把我国稀土以后若干年的长远发展考虑进去,提出来将来把100多家稀土分离厂,经过5年时间,2015年控制到20家左右,企业的相对数量少了,规模大了,容易形成集约化生产和经营,更有利于环保治理等多方面的发展。

  本刊记者:您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对掌握稀土话语权有所帮助?

  张安文:针对稀土开采和生产的调控,最根本的是抓好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的总量控制。在具体落实中要加大执行力,要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控的长效机制,要各稀土省区联动治理。源头控制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内容,必须严格落实。当生产过量,产品严重供大于求时,话语权和价格自然还不由我们做主。另外对探矿证、采矿证的审核和发放应该是动态管控,减少总数,可考虑以旧证换新证。

  由于我国近年来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稀土行业健康发展的举措,引起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非难,并诉诸世界贸易组织。通过市场化为主的手段,按照经济规律促进稀土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应该说稀土价格主要还是由总量控制和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稀土行业整顿、整合到位,全行业有序运作之日,就是基本取得话语权之时。当然国际稀土供应多元化格局对国际稀土价格形成也会有重大影响。

  拥有资源不等于拥有高科技。没有资源的国家进口稀土进行深加工,却获得了更高的比较效益,并在高技术和高端产品对华出口问题上对我设限,这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醒。我们要认真地发展稀土的应用产业,尤其是稀土材料的应用,包括稀土永磁、发光、储氢、催化等的应用,尤其是把材料转化为元器件、零部件,取得更高的附加值,更高的经济效益。

  作为稀土最主要的供应商和出口国,过去中国稀土在价格方面话语权不够理想。8月8日,第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召开的同时,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诞生。这是一个很好的稀土产品交易平台,希望能有良好的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的交易规则和制度,能够在企业协商自律、理顺市场供求关系、兼顾上中下游企业利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稳定的稀土价格。同时探讨设置稀土价格指数,进而与国际稀土价格比照和互动,逐步建立与巩固我国在价格方面的话语权。

  中国稀土学会

  TheChineseSocietyofRareEarths,CSRE中国稀土学会成立于1979年12月,是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的社团组织,是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一级学会之一,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代管,并接受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中国稀土学会的服务领域包括地质矿山、冶金、机械、有色、轻工、农业、电子、石化、环保等行业。学会下设15个专业委员会。中国稀土学会主办《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稀土》(中文版,双月刊)、《中国稀土信息》(英文版)四个刊物和中国稀土学会网站。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