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光伏的制造与智造
作者:李伟健 发表时间:2012年11月23日

  面临生死大考,光伏产业该如何迈好由中国制造中国智造的步伐,显得至关重要。长期来看,光伏企业应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指引,不断提升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发电成本,这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在进行国际化布局的同时,也应大力开拓国内市场,降低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光伏行业面临生死大考

  由于需求乏力、价格暴跌,光伏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上的业绩惨淡——近九成企业中期业绩出现同比下滑,有三成宣告亏损。而库存高企、经营性现金流锐减,再加上投资基金和银行对光伏产业激情消退,全行业正面临资金链条紧绷甚至断裂的风险。

  光伏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产品价格由之前的6000元至7000元降至4000/套左右,企业盈利能力严重下降,新项目陆续后延,企业融资能力降低,现金流较小,资金链条面临重大压力,中投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光伏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严重产能过剩、价格暴跌是造成企业亏损的重要因素。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16月,多晶硅价格已经从30.5美元/kg下降至23.6美元/kg,降幅达22.6%。电池组件的价格也由1月初的0.951美元/瓦降至6月底的0.82美元/瓦,降幅达13.8%。由于产能远大于需求、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等原因,预计今年降低成本的压力可能将从去年的主产业链,如硅料、硅片和电池片等环节,传导至设备和辅料甚至系统集成环节。光伏行业的竞争不可避免,而价格空间的挖掘还将趋向深入。

  同时,国外对华双反调查的影响也开始显现,光伏产品出口额的大幅下降,这也是造成全行业亏损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出口总额为128.94亿美元,同比下滑31.49%,而2010年和2011年的光伏出口分别保持了123%17.38%的同比增长,在保持6年连续快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下滑。

  美国商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也显示,6月份美国进口中国太阳能产品总值为9960万美元,同比下降近60%,继5月份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出口额下降20%后出现更为严重的下滑。如果欧盟对华光伏产品也征收反倾销税,其影响则要大大超过美国的双反。届时,整个行业的资金链困局定将愈演愈烈,中小企业的倒闭潮亦将显现。

  而雪上加霜的是,受到光伏产业整体萎靡的影响,各投资基金及银行纷纷调低对光伏企业盈利的预期,进一步加大了行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资金供给方现在对光伏企业的热情已经褪去,投资金额大幅下降,投资力度明显减小。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2012年只有光伏逆变器生产企业格瑞特新能源1家企业获得PE投资。

  光伏企业盲目扩产自酿苦果

  尽管外部市场的变化是我国光伏产业此次遭遇危机的导火线,但内部产能迅猛扩张所导致的无序竞争,却是此轮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阶段性的产能过剩导致了光伏业的寒冬。受到2010年光伏产品热销的鼓舞,去年下半年国内很多企业开始迅速扩大产能,这些产能正好在今年释放,又恰逢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两者叠加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

  2011年全球的光伏组件产能约为50GW,其中我国已有及在建的组件产能总量约在30GW,而2011年全球新增的装机容量只有29.7GW。以此计算,去年一年我国的产能就能满足全世界的需求,有约20GW的产能处于过剩状态。

  从行业发展角度分析,光伏产业作为朝阳产业,还处在飞速发展期。每个处于快速发展期的行业都面临产能扩张,但节奏至关重要,在光伏市场需求不明朗的情况下,国内光伏生产商产能扩张显然过快。在GDP为导向的背景下,不少地方政府推波助澜,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光伏产品产能的过剩。前些年,在光伏产业一片坦途的时候,地方政府无不想大力发展这个新兴产业,给出很多土地、税收、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全国各地的光伏开发区、产业园遍地开花。大上快上的招商政策导致了光伏企业一哄而上,盲目建设、粗放扩张引发出产能严重过剩。

  业内人士透露,2007年以前,政府向企业投资一年就能收回成本。在高利润刺激下,地方政府盲目扶持当地企业,并没有考虑全行业产能的过剩,企业破产以后的恶果还是要政府和银行来吞食。因为一些企业投资光伏行业时,企业自身出资没有超过20%,大部分都用政府和银行的钱。专家表示,光伏行业有三五家企业,顶多十家企业就可以了,可我们有500多家企业;有一两个城市参与就可以了,可是有100多个城市掺乎进来;有一两个省做就可以了,但几乎有20几个省在做这个事情。如果这个矛盾不加以解决的话,无序竞争可能会愈演愈烈。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光伏还远未达到完全市场化的阶段,政府的政策扶植、有序引导和适时干预不可或缺。多位行业人士指出,如果在政策上进行合理的引导,设置项目审批门槛,产能过剩的情况会得到一定的缓解。此外,还有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原因是,光伏的市场空间看似广阔,但太依赖政府补贴,和传统能源在性价比上也无明显优势,并且明显依赖国际市场,不可控因素太多。而目前我国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启动缓慢。数据显示,我国光伏产能在全球总产能的占比和中国光伏应用市场在全球市场的占比分别为80%0.8%。悬殊的比例差距,映衬出我国光伏产业内外供需失衡的现状。

  光伏制造迈向光伏智造

  纵观全球,一流企业的成长经历无不证明,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只有占领产业技术的制高点,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点跨越,才能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在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

  在短短数年内我国光伏制造产业经历了大起大落,由爆发式增长转为全产业链萎靡,光伏企业也由备受地方政府推崇的明星企业走向濒临破产的边缘。暴露出我国制造企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缺陷,缺乏核心技术、停留在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拼命扩张规模比拼价格战,最终不能不品尝到行业自身亲手酿下的苦酒。

  我国光伏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光伏发电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片以及电池组件。在产业链中,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生产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相应的公司在数量上也越来越多。而我国光伏制造业高加工化程度偏低,主要采取低价竞争和低成本的规模扩张优势,劳动密集性企业占多数;同时,制造光伏电池最主要的多晶硅提纯技术尚被国外的大企业所垄断,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较少,所以决定了其产业层次只能处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末端,附加值低下。

  虽然我国名义上是光伏制造大国,但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和市场营销都在国外,只有加工、封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留在国内。一旦国外市场有风吹草动,全产业链就陷入困境。我国光伏企业要走出本轮困境,最根本上要由光伏制造走向光伏智造,面向客户需求实行技术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指引,以不断提高电池转换效率为核心,以高技术团队为人才基础,实现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速发展。

  理论上,由制造走向智造包含三个特征,分别是快速学习和持续创新能力、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并积极参与产业链合作、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对于第一个特征来说,制造企业应注重企业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快企业中知识的分享与创造,同时保持创新的常态化,不断在产品、技术、市场、流程乃至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进而提升企业的敏捷性。对于第二个特征来说,制造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的关键在于秉持开放、合作的心态,找准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并集中资源,专注于核心业务,在产业链的合理定位上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对于最后一个特征来说,需要制造企业将对现场的各种支持有序地通过对能力单元的工作的支持。现代生产方式必须演化为网络联接生产信息系统才能实现和谐生产,基于和谐生产的经济基础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条件。

  国际经验显示,在智造产业化过程中,当一个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以后,已经不是由技术决定一切,研发环境、市场环境、科技政策、金融运作等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会越来越大。把科技、财政、金融等各种政策结合在一起,使企业变成真正的自主创新主体,才能使制造业提升一个水平,逐步实现制造智造

  对于我国光伏企业来说,中国智造不等于完全靠原始创新,现阶段的中国制造和技术创新重点要放在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学习和消化吸收上,也就是所谓的二次创新。我国光伏企业能不能在技术上更多地投入、更快地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这将直接关系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我们能否改变处于下游的弱势地位。在光伏制造走向光伏智造的道路上,依赖科技创新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将是终极关键。

  为缩短智造创新周期,当前更应该提倡开放式创新,主张以市场需求为原动力,以尽快形成优势产品为目标,核心技术自己开发,配套技术或一般技术全球采购,将合作视野放宽到内外部、上下游、国内外。在创新过程中,不应排除引进先进技术,但着力点是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进行二次创新。

  光伏智造重在,其核心是在中国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却拥有广阔市场的情况下,通过与国际接轨整合产业链的方式活跃和提升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商业体系链条中的角色,达到共赢的目的。从更大的视角来观察,具备两化融合、协同增效以及品牌价值提升特征的光伏智造是从光伏制造光伏创造所必经的过渡阶段。为了实现从光伏制造光伏创造的战略转变,我国光伏企业必须通过提高其产品创新能力向国际制造产业链的前段扩展。光伏创造是我国光伏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拥有更多的光伏创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光伏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虽然这一转变过程可能充满曲折与挑战,但凭借我国光伏企业优良的素质、进取的精神以及背水一战的决心,光伏制造向光伏创造的转变终将水到渠成

  此外,在开拓市场方面,像光伏这样的国际性行业要进行国际化布局,以谋求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但投资海外需熟悉规则,充分防范投资风险。我国光伏企业海外投资可借助专业机构降低投资风险。通过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银行等专业机构的辅助,熟悉投资地的政策、法律环境和规则,并利用和影响规则,降低投资风险。然而,长期来看,要实现国内光伏等新能源行业稳步发展,在进行国际化布局的同时,需大力开发国内市场。

  面对目前严峻的形势,国内光伏企业一方面需提高对贸易摩擦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通过国际化布局减少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应大力开发国内市场,减少产业的对外依存度。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