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光伏:多事之秋已然来临
作者: 发表时间:2012年11月23日

  曾几何时,中国光伏行业是那样的万丈光芒。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在全球光伏整体产业链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一个最明显不过的变化就是中国光伏企业家的“蜕变”进程。

  OFweek行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Siro曾这样形容表述这一进程:用“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来形容中国光伏产业崛起的历程,应该是最恰当不过了。在过去的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国光伏产业以典型的“中国速度”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而与此同时“中国光伏骄子”也在以群体的形态茁壮成长,并反过来影响着中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的整体走势。施正荣、苗连生、彭小峰、高纪凡、瞿晓铧、杨怀进、赵建华……,这一连串耀眼的名字已经刻在了中国光伏产业,甚至中国经济的成长史册上。

  但谁也不曾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万丈光芒的行业,顷刻之间会如同大厦倾倒般不可收拾,破产、裁员、欠薪、跑路、污染……等等负面词汇,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免费代言。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应该阳光灿烂的朝阳行业变得乌云满天?

  寒冬导火索:盲目过度投资

  自2005年起,受益于欧洲部分国家光伏补贴政策的刺激,我国的光伏制造企业开始快速发展壮大,并且急剧扩张,乃至膨胀。2008年时我国光伏企业数量尚不足100家,但近年来数量已陡增到500家。由此引发产能过剩的问题愈发严重,并最终成为整个行业陷入寒冬的导火索。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情况与企业自身的盲目是分不开的,但地方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推手,由于地方政府运用了太多的优惠政策来支持发展光伏产业,导致过度投资。

  土地无偿划拨、税收返还、巨额电价补贴……这在过去几年一些地方政府吸引光伏企业的招商“条件”中,屡见不鲜。

  据《海南省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10月份进展情况表(海口市部分)》显示,有企业25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总投资18亿元,但自筹资金仅1100万元;另一企业英利4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总投资30.67亿元,自有资金仅9.67亿元。另外,为吸引赛维筑巢,江西新余市政府还一度提请市人大通过了以财政担保为项目提供融资2亿元的决议。

  此种情形不胜枚举。也正因此,“江西赛维每年获上亿元电费补贴遭质疑”、“青海巨资补贴光伏发电引来当地投资狂潮”等公开报道见诸报端,媒体直指一些地方政府对光伏产业过于“溺爱”。

  “溺爱”从来就是盲目的。多晶硅的沉浮历程便是极佳例证。2007年以来,其成为多地招商引资的“香饽饽”,纷纷推出优惠条件,吸引光伏巨头到当地跑马圈地,光伏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园区一时遍地开花。

  

 

  2011-2012年重点区域光伏装机分布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OFweek行业研究中心

  如今看来,一些地方政府盲目给光伏企业注入的营养,最终却沦为了“行业毒药”。在持续不理想的市况下,行业“多事之秋”已然来临。

  刚刚过去的9月,先是光伏巨头赛维巨亏后的减薪与人员流失、债务诉讼;紧接着,浙江湖州光伏老板欠款18亿元潜逃一事遭曝光;5月17日,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再次祭出“双反”利剑;9月6日,欧盟正式宣布对华光伏组件、关键零部件如硅片等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产品范畴超过此前美国“双反案”,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欧盟对华发起的最大规模贸易诉讼,这对已入寒冬的中国光伏企业是致命性打击。

  2011年太阳能行业的典型运行模式:在结构性过剩的市场中,太阳能组件产量上升,价格急速下滑,市场调整——推动需求高于预期,尤其是在没有补贴上限的市场。过去四年中每年都有同样的周期出现,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市场调整模式来消化过剩的供应。虽然这一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在2012年重现,但德国、意大利等主要市场的决策当局试图避免出现新一轮生产高峰期,正在引导年度装机容量趋向于较低的目标水平。

  回顾过去几年,每年的政策变动均会导致需求超预期,而2012年可能是例外的一年:一是由于政策变动对市场的刺激作用已经减弱,二是由于平价主导的市场需求才刚刚启动,力量有限。靠政策性需求拉动产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已经过去,现在行业正处于第二阶段(平价驱动的需求增长)前的整固期。

  OFweek行业研究中心认为,随着市场结构从提供大量补贴的国家(如德国和意大利)转向从经济效益来看太阳能发电更可行的国家(如美国、中国和印度),2012年将成为从需求“推动”向需求“拉动”转变的主要拐点。据我们估算,2011年欧洲约占全球需求的70%,而亚洲和美国分别占20%和10%。但是,我们预计2012年欧洲在全球装机容量的份额将降至50%以下,亚洲和美国分别上升至41%和16%。

  从今年德意两国的抢装以及中、美、日等其他新兴需求市场的增长来看,光伏组件价格的大幅下降足以刺激年内全球需求达到35GW左右,并将保持30%的年均增速。然而制造业短期供过于求的局面仍需1~2年的时间缓解,最早在2013年下半年将结束整合,步入二次发展阶段。短期超预期的需求量和中期的平价上网,均是建立在不断下降的发电成本上,不可能支持产品价格的大幅提升。在产业链各环节的利润水平均被大幅压缩的现状下,企业暴利不再,整个行业进入了薄利时代,必将有众多不具竞争力的企业被淘汰。

  温水煮青蛙:产能过剩使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国内能源供需矛盾的逐步加剧,以及环保压力的不断加大,火力发电的优势正逐步丧失,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越发受到重视,而光伏发电是目前最成熟且最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调整国内能源结构及减轻环境污染等方面有着极其巨大的应用前景。

  受美国“双反”和欧盟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在今年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中,为了鼓励国内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对装机容量目标一再做出调整。该目标最初定为5GW,后一度上调至15GW。现在又由21GW调整到40GW。装机目标的调整对提振行业景气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领域产能均处于严重过剩状态,行业内骨干企业的组件毛利率水平明显偏低,其他规模较小的企业多处于亏损状态。

  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全国半数以上的中小电池组件企业停产,25%以上的企业大幅减产;多家多晶硅企业减产、停产或破产较为普遍。以2012年一季度为例,国内多数光伏企业仍继续亏损,其中,赛维LDK亏损达到1.85亿美元;无锡尚德亏损1.33亿美元;晶科能源亏损5700万美元,行业巨头皆是如此,中小型企业经营更是艰难。

  OFweek行业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产能是59GW,预计全球各地的光伏组件需求只有35GW。随着光伏产品价格的持续下跌,预计约有21GW的产品在2015年退出市场。供应过剩已导致产业跌入谷底,自2011年年初,组件价格跌幅超过50%,从而致使多家美国、欧洲及亚洲企业无法跟上这一跌幅,并纷纷宣告破产。目前大多数主要光伏组件制造商的报价约在每瓦70~85美分,到2015年组件价格可能将达45美分。

  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国光伏发电总装机3.6GW,其中,2011年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2.7GW。预计2012年新增装机能够扩大到5-6GW,即“十二五”的前两年新增光伏装机约8GW,按照规划2013-2015年国内的市场需求在4.5GW左右,而工信部下属的光伏产业联盟对自己的160多家企业进行了产能统计,已经达到了35GW,加上联盟外企业,总产能预计在40GW左右,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由于2012年光伏价格可能接近或低于许多生产商的现金成本,且价值链大部分企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接近50%,因此供应面需要节制。我们开始看到欧洲高成本产能下线的早期迹象。例如,REC已经将挪威的很大一部分硅片产能闲置,而MEMC在意大利梅拉诺的多晶硅工厂暂时停工。在中国,我们看到成本较高的多晶硅产能正在下线;但中游(硅片、电池和组件)企业的产能合理化进程更加缓慢。中游企业重新进入该行业的壁垒较低,因为其生产过程并不需要密集的资本,因此我们看到更多企业暂时闲置而非关停了硅片、电池和组件产能,以等待市场的回暖。我们还认为大量的闲置产能可能会令价格低于某一上限。如果需求上行,则由于重新进入该市场的壁垒较低,闲置产能可较新建产能以更低的成本更迅速的复工。因此,如果价格超过生产商的现金成本,则新的供给可以迅速重回市场。

  

 

  2011-2015年中国光伏市场新增光伏装机情况单位:GW,%资料来源:OFweek行业研究中心

  最关键因素:缺乏核心技术和设备

  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之迅猛,可谓史无前例,但是与此同时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原料和关键设备绝大部分来自国外供应商,进口设备费用约占企业设备费用的80%。尽管近几年我国光伏产业飞速发展,有些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有一定竞争力,其技术也有不少进步,但大多还是在外国技术和装备基础上的集成和消化,原创性的技术仍然少之又少。

  在原料方面,多晶硅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最早的多晶硅生产技术是从俄罗斯引进,目前的铸锭炉多来自于美国GT公司,而在硅片和电池片生产环节的众多设备也多数来自国外。光伏产业链上的企业,很多企业在宣称设备精良、工艺先进时,无不例外都“骄傲”地表示:“我们的设备都是进口的”。而有识之士称这不算骄傲,而是惭愧,这恰恰暴露了我国光伏产业核心技术特别是装备制造技术缺失的困境。

  国外公司卖给国内的很多设备跟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有10年的差距,他们把“旧”设备卖出去后把资金继续投入新技术的研发。虽然国内企业在国外技术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消化和吸收,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能耗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此外,由于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设备大多高价引自国外,高额的生产设备的成本分摊到产品上,造成多晶硅价格远高于国外。

  我国拥有丰富的硅矿资源,但由于我国多晶硅提纯技术不高,企业仅能采用电弧法用炭还原制取纯度只有98%~99%的工业硅,然后作为工业原料以极其低廉价格卖到国外,经国外提纯至99.9999%以上再采购回来。粗硅的工业技术极为简单,却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环境污染,技术创新现状让人堪忧。

  中国在光伏研发领域的落后从2008年中国企业申请的专利数可见一斑。OFweek行业研究中心报告显示,中国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比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尚德在国内企业中研发投入比例最高,但是也只有0.8%,发达国家最低的比例是1.4%。中国的专利申请更多的集中在硅片、硅锭的制造上面。日本及欧美国家的太阳能专利一半以上集中在太阳能光伏材料领域,而我国专利在相关技术领域只占1/3。中国在高纯硅领域的专利申请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很难占据技术领先地位。

  在太阳电池技术领域,国外晶体硅太阳电池商业化最高效率达到19%,技术向着高效率和薄片化发展;薄膜太阳电池市场份额约占15%,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商业化最高效率达到13.6%,技术向着高效率、稳定和长寿命的方向努力。我国商业化单晶硅太阳电池效率已经达到19%,多晶硅太阳电池效率达到17.5%,然而,我国在高效晶体硅电池技术仍处于空白;商业化非晶硅薄膜电池效率8%,低于国际先进水平;碲化镉薄膜电池、铜铟镓硒薄膜电池、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电池等国际上已经商业化的太阳电池技术,在我国还没有商业化生产线;薄膜硅/晶体硅异质结电池、高倍聚光电池、染料敏化电池、柔性电池的中试和生产技术,全光谱电池、黑硅电池等前沿技术,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在光伏系统及平衡部件技术领域,国外已掌握了百兆瓦级并网光伏电站的设计集成及关键部件技术,商业化集中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最大功率2MW,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基本成熟,光伏微网系统及设备技术正在进行研究。然而,我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转换效率等关键指标还低于国外同类先进产品,大型或超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的系统集成和并网接入技术研究才刚刚开始,区域性、高密度建筑光伏并网系统和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的系统集成技术及关键设备还有待深入研发。目前,我国在标准电池计量,电池、组件测试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系统模拟和测试技术能力刚刚起步,大型逆变器的研究测试和室外实证性的研究测试示范基地仍然处于空白。

  中国光伏不能承受之重:“三头在外”的尴尬

  自1997年6月美国提出“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以来,在各国政府支持下,目前全球光伏产业的扩张速度令人吃惊。德国、日本等光伏大国继续保持高投入,美国加州硅谷70%的产业为太阳能产业,IBM、英国壳牌石油公司、三星、现代等国际巨头也纷纷宣布进入光伏产业。

  我国也抓住了光伏产业的发展黄金期,快速进位赶超,目前已经是是世界第一大光伏电池生产国。此外,据欧洲光伏协会的统计,早在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企业10强中,我国企业已占据4席;我国目前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数量达到580余家,从业人数约为30万人。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个国际化光伏产业群,形成了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一大批民营光伏企业已成长为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2005年至2007年短短3年间,我国共有10家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额达200亿美元,接近国内所有煤炭上市公司融资额的总和,这在其他行业是罕见的。

  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中国光伏电池生产规模虽已居世界第一,却仍走不出“三头在外”挣小钱的老模式,并触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难题。所谓的“三头在外”是指:一、光伏电池的生产设备主要从国外进口;二、多晶体硅材料主要从国外进口;三、生产的光伏电池产品主要出口国外。多年来,中国的光伏产业在国内高能耗,产品出口到国外为老外节能,这种发展模式已到了该反思和检讨的时候了。

  OFweek行业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0年的6年间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出口额增长超过10倍以上,其中2009年出口产品超过150亿美元,出口比例占90%以上。市场的缺失直接导致我国光伏企业无法参与规则、标准的制定。我国光伏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必须将样品送到欧美进行美国的UL标准或欧盟的IEC标准认证。此过程耗时长达10个月甚至一年。标准的修订与更新国内企业只能被动接受,欧美光伏企业在国内销售则无须任何认证,间接削弱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缺乏市场的另一危害是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动都能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整个光伏产业。

  与此同时,占目前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比重80%以上的晶体硅产品,其主要原材料90%以上产自国外;另外,我国多晶硅提炼技术长期面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而诸如晶硅电池全自动丝网印刷机和自动测试分捡机等高端关键技术设备则都依赖进口。按照从硅料(多晶硅材料)到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划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产业结构呈现上游小、下游大的金字塔结构。而在利润分配上,则是上游占大头,高纯度硅料价格约占太阳能电池成本的70%以上。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内光伏产业大部分利润被成本抵消。

  中国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核心技术的缺失,高端紧缺,低端过剩的局面,间接造成了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除少数几家拥有核心技术和专业能力以外,在这个行业里滋生的企业大都集中在产业链的中间环节,缺乏足够的竞争优势和抗风险能力。地方政府争上项目各自为战,企业同质化发展现象普遍存在。生产企业内部的恶性竞争无法避免,前端受制于原材料限制、恶性降价争夺市场。目前光伏产业的恶性竞争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低附加值再加上恶性竞争,使得这些环节的利润迅速减少,在高端多晶硅环节利润率仍有30%的情况下,光伏组件企业的利润不足10%,而且还在持续走低,惨烈的价格战不断升级。

  以太阳能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曾被认为是我国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差距的一次机遇,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光伏产业很有可能和此前的制造业一样,最终沦为世界太阳能产业的“制造工厂”,成为发达国家污染和能耗的转移地。当前,应该把社会对光伏产业的投资热情,从加工制造环节引导到技术攻关上去,采取国家投入、企业出资的办法筹集科研经费,紧紧围绕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确定科研项目,共同推动光伏产业高端产品技术发展,防止光伏行业高开低走,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同时应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避免受制于人。

  文章由OFweek太阳能光伏网提供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