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芯片产业的技术逻辑与市场逻辑
作者:马俊如 发表时间:2014年07月14日

  中国对芯片产业重要性的认知基本上与发达国家同步,但前进的步伐比较迟缓,结果差距被拉大。半导体晶体管1947年出现,集成电路1958年才被发明出来,而我国1956年就开始在这个领域有重大行动。那个时候,除了美国等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其他国家还没有什么大规模的行动。当时中国已经认识到了半导体对工业化的引领作用,意识到一场技术革命即将开始。所以,中国在1956年出台的《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里已把半导体作为一个重点列了出来,这在国际上都属于先知先觉。并且,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立即行动起来了:集中培养相关人才,在中国科学院和产业部门分别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筹建生产企业。

  弹指一挥间,半个世纪过去了,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微电子芯片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发展竞争中走在前面似乎合情理,它毕竟是半导体技术的发源地;日本后来追上了,因为它原本就是一个工业基础好的国家,而我们从一穷二白起步,落在它的后面也有理由;可是,就连科技起步晚于我国的韩国也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这就让人很不可思议了,肯定是我们自身出了问题。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我个人觉得,就出在一直单纯地从技术的角度去看待当代高技术的创新竞争发展。芯片固然是高科技,但它对整个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带动不仅仅表现在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更表现在产业运行模式和政策支持模式的先进性上。可以说,是因为我们用了不符合高技术产业创新竞争和发展规律的模式去运作推进它,所以才走了弯路。

  微电子技术和产业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快,遵循“摩尔定律”。国际上,生产企业把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紧密结合,缩短创新过程,使新产品投放市场速度很快。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技术研发的方向和新产品的目标。从事基础性研究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则根据企业的中长期需求开展研究,在创新的源头上搞科技储备,并协助企业解决实践中碰到的各种难题。实践表明,这是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我国从一开始选择的方法就不同,我们的企业内部并不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单纯只是生产。推动企业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全靠建制于企业外的独立研究所和大学提供。于是就花大力气建起了一批研究所来解决技术问题,科研与产业基本脱节。这样做的后果是研究所搞出来的成果很难转化为企业的产品。因为研究人员搞的那一套,与大规模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是一回事。研究所是手工作坊式的小打小闹,而企业的特点在于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做几个东西,跟做几百万个东西是不一样的,这里面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技术转移。除了设备、材料、人员和生产工艺等等,还要有一套新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来配套。当然,如果一个技术50年不变,那也好办,先把东西做出来,后边的这一套慢慢磨合就是了。可芯片产业是一个发展速度极快的行业,受摩尔定律的指挥,18个月就要更新换代。等你的技术转化完成,人家的产品已经换了好几代了。总之,如果以传统工业的模式来应对一个发展神速的高技术产业,就会出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认识出现了偏差。误认为既然芯片行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那就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关,以为只要技术上去了,就会拥有产品,就会拥有市场。结果却是当我们的技术追上去了,在技术上有了自己的一些特色和突破之后,虽然也做出了产品,但产品却卖不出去。换句话说,貌似洞察到了芯片产业的技术逻辑,殊不知这里面还有一套市场逻辑。

  技术创新固然重要,但技术并不能决定一切,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市场。不光要把产品做出来,还要让市场理解你的产品,接受你的产品,喜欢你的产品,进而离不开你的产品。这里面涉及的,就是市场的逻辑。在传统的认识中,解决新产品的市场销售不存在技术障碍,而实际上它却包含着很多复杂的技术理解和应用创新。我们过去可以说完全不懂这套逻辑。尤其因缺乏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高级管理人才,使得我们自主研发的有市场需求、过去受制于国外且价格昂贵的高端产品卖不出去。这成了制约微电子产业发展的一个很大障碍。原以为,拥有了技术,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事实并不是那么回事。要想把一个产业搞起来,涉及到一整套庞大而复杂的先进管理和服务过程,技术要想实现价值,必须依赖于这个过程,理解这个过程,融入这个过程,否则就发展不起来。

  总而言之,是观念和模式制约着这个产业的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认识、理解并尊重国际上一些成功的发展模式,以及芯片产业自身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违背这些规律,就会走弯路,甚至是错路。要认识到,光有技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有管理和服务的创新,要有制度体系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幸运的是,很多决策者和管理者已经逐步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并着手做一些脚踏实地的工作,包括改变旧有的观念和作法,改造现有的体制和模式。只要这些问题有了根本性的改观,中国芯片的产业还是充满希望的。只要路走对了,符合市场规律的商业模式和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了,就能诞生出一批有世界影响和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我国的芯片产业就能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作者单位:国家外国专家局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