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从“追赶”向“跨越”转型
——访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所长叶甜春
作者:黄晓艳 发表时间:2014年08月19日

叶甜春

  本刊记者:作为中国微电子行业“国家队”的领军人物,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我国微电子和集成电路科研的历史和现状。

  叶甜春: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起步很早,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当年倡导“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非常完整的体系,虽然那个时候没有“产业化”的提法,但科技和应用结合得非常紧密,像109厂(微电子所的前身)、半导体所等都在做这方面的研发工作,研发出来的技术马上就能用,像“两弹一星”就是这么搞出来的,当时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局面。改革开放30年,像集成电路、微电子这样的高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该怎么结合,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完全解决,这跟国家的整体发展阶段是有关系的。目前的管理、市场、人员、素质和理念是没有办法加入到技术如此密集、知识含量这么高的一个产业的。

  这个行业有它的特殊性,整体来说发展很快,其他的产业可以有一个很长的发展跨度,10年或者20年,但在集成电路领域,遵循的是著名的“摩尔定律”,两年就会彻底地更新换代。技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相应的反应也必须要快。作为后来者,当我们在规划、布局的时候,会发现老也跟不上,技术积累刚刚完成,人家又跑到前面去了,你一直是在后面追赶,追了将近30年。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有一个总体判断:我们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真的在缩短。这是20多年积累的结果,对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是人才和知识的积累,对企业来说,是装备、材料和生产工艺的积累,总之是全产业链的积累。眼下已经到了该考虑从哪个点实现突破的时候了,全面跨越暂时还做不到,但我们可以在点上寻求突破。

  本刊记者:那么,您觉得我国要想在这一领域寻求突破,会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叶甜春:会面临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技术,我们技术的积累、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都还很薄弱。原有的技术都是点上的技术,不能支撑起整个产业的发展。最近5年,我们的技术积累虽然比较多,重大专项申请的专利就有12000多个,数量不可谓不多,但关键是缺乏核心技术,缺少核心技术的积累和高端技术的创新思路。第二个问题是产业规模,目前的产业规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个行业的全球市场规模是3000亿美元,我国的进口规模是每年1500亿美元以上,而自己能够生产的大概是2000多亿人民币,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产业规模还太小。第三个问题是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还有待改善。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最近5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以后,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有了质的飞跃。如果说以前人家是在垒金字塔,我们是在竖旗杆,那么我们现在也开始垒金字塔了。原先的金字塔很低,是底座,现在垒得就差一两个台阶就与别人一样高了,当然整体还不是那么平衡,有的领域可能差得更多一些,但总的来说有了非常大的进展。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整个产业的生态环境上看,我国是最大的电子产品市场,这个资源是我们一直可以利用的,也极大地支持了这个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市场环境在改善,产业布局在改善。至于政策环境,新的国家18号文件已经公布,对整个产业的促进非常大,接下来就是落实的问题了。虽然在产业规模上,每年有两位数的增长,但实际上差距仍然很大,比如我们最大的企业,每年有15亿美元的销售额,号称世界第四,但实际上还不到世界第一的一个零头,这就是产业规模上的差距,也是我们整个行业所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

  本刊记者:您觉得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哪里,您在具体工作中有一些什么样的思路和实践?

  叶甜春:至于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方方面面都在思考,大家也都在呼吁,到可以打一个歼灭战的时候了。我们的技术准备和市场准备都已经有了,现在需要的是大规模的组织和大规模的产业投入。市场规模决定了这种投入肯定是市场机制的。

  由科学院及各专业院所牵头,组织北大、清华等院校,联合一些有技术实力的企业,一起攻克22纳米、14/16纳米的技术,这是非常大的进展。也就是说,在世界最高端的领域,我们已经有一些资历了,现在缺的可能就是产业投入。可以说,国家正面临着一个产业上台阶、打翻身仗的机遇,但这个机遇非常短暂,如果错过了,可能就再也没有了,因为国际上的产业形态肯定又要发生变化了。

  最近这几年,随着重大专项的实施,我们也在集成电路专项中提出了一个非常“产业化”的目标:通过科技创新培育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因为这个行业的特征就是由一些大的企业引领,带动整个产业群的发展,就像航母舰队一样。只有做到这个规模,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现在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措施都围绕这个目标来做。像微电子所这样的研究单位,若想自己把技术做出来之后,自己再去搞产业化,是非常困难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做技术转移首先得转变思路,不可能先把技术做出来、鉴定好,然后自己再去找投资,搞转化,那样的话,机会早就过去了。

  本刊记者: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方面,微电子所有一些什么样的探索和经验?

  叶甜春:这些年,微电子所就一直想搭起一个链条,建立起研发成果快速转化的机制。科学院的研究机构最擅长的是什么?就是关键技术的突破,但话说回来,我们研发的东西永远是半成品。若要把一项花2年时间取得突破的技术转变成产品,只靠我们自己来做,可能8年都做不出来!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就是:我们做前半段,有没有企业接过去做后半段?这个过程要非常紧密才行。微电子所现在除了最前沿的研究之外,都是在跟企业合作。其中的一种方式就是直接把实验室建在企业,帮助他们把产品开发出来;另一种方式就是把企业请过来,我们一起做,包括重大专项里我们做的一些先导技术。

  本刊记者:那么,这样紧密合作的企业伙伴好找吗?

  叶甜春:也好找,也不好找。如果我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研发人员也没有产业意识,不能跟企业对话,企业也就不会跟你合作。但是,如果我们有研发能力,而且观念转变过来了,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东西就是个半成品,必须依托企业才能转化为产品,这样一来,大家理念一致了,把机制建立起来了,合作起来也就容易了。现在可以说,中国的整个集成电路行业,无论设计、制造还是封装,包括设备,都是微电子所的合作伙伴,大家合作得很愉快。我们现在11个部门,1000多名研发人员,已经在这个行业的各个领域开展工作,这关键还是理念的转变。因为我们不光要有研发实力,还要有产业概念,尤其是要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在做研发工作时的想法就不一样了。你要是觉得自己什么都行,就会去做一些往往不该你去做的事情。如果你知道自己确实有所不足,知道什么事情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应该由企业去做,有了这样的角色意识,有了这样的理念,跟企业的分工就会很明确,合作起来也很顺畅,大家相互尊重,事情就做起来了。

  现在微电子所跟企业的合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科院,在全国,已经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但研究所做产业化工作,传统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够合理地评价研究所的工作绩效,我们给企业做了那么多事情,但得到的回报少得可怜。因此研究所里要建立起一套新的评价机制,下一步科学院也应该有一套新的评价机制。

  本刊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下微电子所跟企业的合作情况?

  叶甜春:封装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半壁江山,这几年发展得很快,是典型的跨越式发展,它们迅速从低端跨过中端,进入中高端,有一部分已经进入国际高端领域。但再往前走,就必须有更高端的研发支撑,而这样的研发不是企业自己能承担的,就算有国家支持,一家企业也做不下来。因此,微电子所联合4家大型企业成立了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投资1个亿,一起来做下一代技术的研发。微电子所把技术投入进去,把整个研究团队投入进去,这对企业来讲是非常好的事情,它的研发力量一下子壮大起来了。我们的目标是要把这个研发中心打造成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研发中心。

  有人说,把整个研究团队都投入进去,微电子所就只剩下一块牌子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首先,这种模式对国家的产业发展大局有利。其次,如果我们不参与的话,等那个研发中心发展起来了,我们自己也就该消亡了,起码要大幅度萎缩,我们现在作为领头羊的影响力就会逐渐被取代。与其那样,我们还不如参与进去,强强联合,共同进步,我认为这是我们的一次自我超越。我跟研究人员讲,这相当于把你们从延安派出去开辟晋察冀根据地,你们要带着这种心态去考虑问题。归根到底,这既是一个心态问题,更是一个观念问题。

  本刊记者:激励您主动走出去的想法又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观念呢?

  叶甜春:人们通常认为科学院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做一些高校做不了、企业又不能做的事情。这当然没错。我想,在2020年之前,也就是在建成小康社会之前,在国家的产业创新水平真正起来之前,它都是对的,但这只是一个过渡时期。60年前,科学院毫无疑问的是国家科学技术研究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的发展,企业的研发实力慢慢起来了,于是,我们开始做一部分工作,做一些啃硬骨头的工作,在这个时候,科学院确实应该也能够做一些企业做不了的事情。但是,想像一下,10年、20年之后,国家的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工业结构调整了,产业转型升级了,那会是什么情况?会是美国现在这种情况:绝大部分的高技术研发工作都由企业来做了。现在的企业之所以是追赶型的,是因为它们的利润不够、能力不够,没有办法在研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所以主要的研发力量在国家,尤其是在科学院这样的机构。等这些企业在国际上领先了,每年有几十亿美元的销售额之后,它的研发力量也就起来了,而且会越来越往高端走。这样一来,科研机构的作用和影响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到那个时候,就真的需要我们去做一些仰望星空的事情,做一些原始创新的事情。

  既然历史赋予了我们这样的使命,我们就应该不辱使命,逐渐地把自己的研发力量注入到企业中去,帮它们强大起来。人们常说,科学院就应该追求这种历史性的贡献,积极地投身其中,把自己融入到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中去,这便是历史性的贡献。果能如此,夫复何求。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