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高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历史纪实
——访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柳建尧
作者: 发表时间:2014年08月18日

 

  本刊记者:科学出版社每年的出版选题计划中,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题类的图书吗?为什么策划出版《探路科技成果产业化》这本书?

  柳建尧:改革开放30年来,科技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是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科学出版社每年都会出版一些关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的理论和实操方面的书籍,这本书的内容来自过去20多年中国科学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典型实际案例,我个人认为出版这本案例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书的编写组组长杨柏龄同志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和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长期领导研究所和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方面的工作,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这本书的内容生动鲜活,通过对过去20多年来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8个典型案例的系统总结和分析,提炼出了研究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难点和问题。特别是其中的案例既有成功的,也有不太成功甚至失败的,使本书更具典型意义。这本凝聚着编撰团队心血的著作,经过数年的跟踪调研分析,提炼汇聚而成,是一本非常扎实的专著,对总结中科院成果转移转化历程,特别是总结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一般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时至今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仍是我们国家科技和经济工作中面临的难题,所以该书不仅是过去工作的总结,对当前及未来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工作也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刊记者:《探路科技成果产业化》这本书收录的8个中科院成果转化案例并不能涵盖科技成果转化的所有模式,科技成果转化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您认为这本书的读者群是什么?

  柳建尧:这本书无论对科技工作者、企业管理者,还是政策制定者,都具有参考价值。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不仅涉及到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更涉及到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引导,而这8个案例恰恰都是对破解这一难题的实践探索,内中反映的许多问题,有实际操作层面的,更有政策和制度层面的,对政府、科技界、企业界都有借鉴意义。所以我认为这本书的读者群将横跨官、产、学、研四界。

  本刊记者: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柏龄在本书的筹划、调研中倾注大量心血,您对杨柏龄也很了解,他对于推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柳建尧:我曾长期在杨院长的领导下从事国有资产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业投资等方面工作,应该说对他比较了解,我自己的成长也深深得益于他的言传身教。如果让我说说他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和推动,印象比较深的是三个方面:一是杨院长特别注重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前景,他不仅仅注重一个成果科技水平的高低,更注重它的经济可行性、实用性和经济价值。杨院长出身于科技界,既作过科研人员,又作过研究所的领导和中科院领导,他能从市场的角度、用企业家的眼光来看待一项科技成果的价值,这在科技界是难能可贵的。第二,他特别强调体制、机制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在他担任中科院副院长期间,按院党组的决定,负责推动部分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业的研究所转制为高技术企业。他特别注重构建一个能激励经营骨干和科研人员从事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在他的领导下,中科院的转制研究所和高技术企业,在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率先完成了企业股权的社会化改革。这一举措从其后十余年的实践情况看,对中科院的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第三,杨院长在工作中特别强调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要紧跟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面向企业需要。他在大连化物所工作期间,布局了一系列诸如煤化工、燃料电池膜工程、医药及农药中间体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具有市场前景的研发项目,这些项目后来在大连化物所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得到了科技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认可,也得到了产业界的普遍认可。

  本刊记者:这本书与科学出版社的出版传统、出版宗旨有怎样的契合?

  柳建尧:科学出版社每年出版近万种图书,以学术专著为主,同时包括高等教育教材和大众科普图书,是中国最大、世界范围内出版品种排名靠前的出版社,被称为“科学家的出版社”。我们最擅长的是基础科学专著的出版,科技发展方向、政策问题研究也是我们的重点出版领域。本书符合我们的重点出版方向。我们也希望能出版越来越多的,像该书一样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本刊记者:您认为应如何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柳建尧:老院长杨柏龄为该书作序,中科院秘书长邓麦村也为该书写了引言,他们的分析都很深刻、很到位。我认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不仅是科技和经济界两者之间的问题,也涉及到政策导向、涉及到科技投入体制、科研单位和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综合配套改革。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还仍处于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投资拉动增长的阶段,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整体来看,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此外,我国的研发投入,特别是来自各级政府的科技经费当前主要投向大学和科研院所。对科研单位和科技成果的评价还主要强调的是获奖、论文等等,对成果转化、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等方面的评价还没有得到政府、科技界的足够重视,由于改革的不平衡性,事业单位和企业在待遇特别是社会保障方面形成的差距,使大量高端研发人才都聚集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一些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宁肯在事业单位从事非专业工作,也不愿意到企业里从事本专业的研发工作。也有一些科研人员选择多向,既不愿意放弃相对保险、宽松的科研单位,又希望享受成果转移转化带来的经济利益,致使许多具有市场价值的科技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规模难以做大等等,这些都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若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等综合配套改革。科技创新,以人为本,这里的以人为本不仅是说科技创新要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更要解决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动力机制问题,该书的大多数案例都涉及到了这个问题。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