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3D打印能否改变制造业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
作者: 发表时间:2014年09月10日

  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被《经济学人》杂志认为是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其将改写制造业的生产方式,进而改变产业链的运作模式”。3D打印技术从研究型大学萌芽,截止目前,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商品化,必将引起整个制造业的变革。为了解3D打印技术的发展路径、现状,探讨3D打印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中国该如何应对3D打印带来的技术革命等问题,《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特别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院士。

  心之所想,技之所达

  本刊记者:您是国内最早从事3D打印研究的科学家,也是最早将3D打印技术产业化的领军人物,请您对3D打印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

  卢秉恒:如果把制造技术进行分类,可以分成三类,等材制造、减材制造、增材制造。

  “等材制造”是采用铸造、焊接及锻压等技术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过程中,基本上不改变材料的量,或者改变很少。

  “减材制造”是利用切削机床对毛坯进行加工,由大变小,而形成最终所需要形状的零件。

  以上技术均属于传统制造技术。

  而“增材制造”即3D打印技术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一种利用材料累加原理,从无到有地制造零件的新型制造技术。它不仅更新了传统的制造方式。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其定义为“上世纪制造工艺的一项最重要的革命性发明。”

  那么3D打印技术在制造领域究竟引发了哪些改观呢?

  首先,3D打印技术使产品的开发速度大幅提升。过去开发一个产品,尤其是具有复杂形状的零部件,需要大量相关工具、卡具及模具等生产准备,并配合专用的加工设备才能实现。而所开发出的产品并非一次成功,还需经过验证和市场的检验,对最初设计进行多次循环改进,才能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过程复杂而漫长,而3D打印技术使得人们彻底摆脱了对工具、卡具等辅助加工设备的依靠,一道工序即可完成新零件部件的制造,大大加快了产品的开发进程。

  其次,3D打印技术可带来设计理念的改变,过去因传统加工方式的约束,而无法实现的复杂产品制造变为可能,人们可以大大提高零部件的集成度,简化产品设计。

  如飞机的一个部件,原来由300多个零件组成的一个部件,美国公司把它简化为三个零件,大大简化了设计与制造过程,提高了安全性。所以有人想象,可否用3D打印技术直接打出一架飞机来,可以大大简化飞机的制造装配过程,这个设想并非不可实现。因为3D打印技术可以将机体框架、近十万个的蒙皮铆钉及必须的焊接程序应用该技术整体打印而简化。当然,这还需要飞机设计专家的一些考证。如果从制造技术上可以达到这个程度,那么可供设计师想象的空间就非常广阔了。而对于热交换器件,也可以采用3D打印技术一次实现最理想的冷却管道和流道,提高产品的换热效率。

  第三,3D打印技术可能会带来某些产品生产模式的变化。目前的大工业生产模式,一个产品的制作需要偌大的厂房、众多的机器、大量专业的设计与加工技术人员才能实现。并且,因专用装备、生产辅具等投资成本原因,产品样式有限,供客户选择的空间很小。而3D打印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将使产品个性化成为可能,并带来生产的组织模式随之变化,将来的设计师不用再去工厂,他可以在家里把设计好的东西提交到云端上去,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云端下载所需要的产品,选择它的设计结构或对外型加以改观设计,利用家用3D打印机就可加工出符合需求的产品,使得产品满足个性需求。

  第四,3D打印技术对个体化产品的支持力度大大增加。以医学为例,如果有人因交通事故,需要更换钛合金的人造骨骼,以前只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可用而不适用,现在按照CT扫描数据建立3D原型,利用3D打印机可直接打印出百分百符合患者需求的人造骨骼。

  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利用3D打印技术可直接打印活细胞组织,生长出符合个体需求的人工器官,实现人工器官的再造与再生。

  当然,这还都是我们目前的设想,要想把它变成现实,还需要做很多的科研工作。毕竟现在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产品,其质量、精度、性能都还不尽人意,生物材料及微纳米材料的3D打印还需深入研究。

  市场成熟,犹待时日

  本刊记者:现在3D打印产业在中国的状况是什么样的?

  卢秉恒:3D打印在中国大概是这样发展的:1990年代初,中国涌现出一批以高校为主的先行者,如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当时也不叫3D打印技术,而叫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是用树脂来做零件。我国是继欧美之后第三个可以生产快速原型装备的国家,台湾地区、新加坡等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因他们抗争不过美国的跨国公司,均陆续停止,而我们不仅坚持了下来了,并且取代了进口。

  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做了近二十年的研究,国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由0上升为85%。

  本刊记者:但实际上,我们大众并没有看到这些成绩啊。

  卢秉恒:这与3D打印技术的推广应用领域有关。其前期推广局限在工业化生产领域,如汽车与家电的产品开发,该技术的专业名词是“激光快速成型”,所以大众了解不多或不知道它和3D打印是一回事。激光快速成型在沿海地区应用较多,这与沿海地区较快的生活节奏及对产品开发迫切的周期需求相关,内地相对而言普及较慢。目前,我们研发的3D打印设备已经遍及了全国二十几个省市了,主要应用于家电、汽车等领域,产品已实际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之中,但老百姓对其背后的技术了解不多。

  本刊记者:也就是说,你们的3D打印研发工作和应用一直都在进行着。而最近3D打印却很热,好像突然就出现在老百姓的眼前,这是什么原因呢?

  卢秉恒:最近3D打印很热是由于两个因素:一个是金属材料直接成型上的突破,第二个原因来自于我们中国制造业成为世界第一后,引起国际广泛关注。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也在反思他们这几年的国家策略,提出重振制造业计划。组织了能源部、国防部、商务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组织,让一些专家在一起进行研究,经过投票,选出了22项最能够提升美国制造业的技术,3D打印就被评为第一项,并在报纸等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他们为了便于老百姓的理解,给3维成型形技术起了一个3维打印的名词。美国的这一动向,也引起了中国制造业的警觉,我国各有关方面也高度关注,媒体也很关注,3D打印就热了起来。

  本刊记者:也就是说3D打印已经走进到大众的视野里了。

  卢秉恒:我去年到美国去看,他们就推出了一款1800美元一台的3D打印机,而以前都是要几十万美元一台。这个1800美元的3D打印机做得非常粗糙,它的机器的外罩是用三合板做的。回国以后我们就商量,要生产一种大众能用的,价格适中的3D打印机。经过西安交大和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的研发,现在这种5800人民币一台的机器,已经在网上销售了。

  廉价的3D打印机出来以后,就会进入教育界,甚至进入到家庭中。青少年自己设计一个图形,然后打出来,就可以感到一种创新的愉快,很有成就感。所以我相信我们的大学,乃至我们的中小学也都会重视这种教育手段。这样,大众就对3D打印充分认识了。

  本刊记者:3D打印的研究工作好像最先是在高校开始的,为什么像中国科学院这样的研究机构,反倒好像不强,这是怎么一回事?

  卢秉恒:这个原因,我不是太清楚,但我认为可能是在中国,有100多所高校有机械工程专业,3D打印在中国发端于大学的机械制造学科很容易理解。而在中科院,好像没有专门研究机械制造技术的专业研究所。另外,3D打印往往需要材料、制造、信息诸学科的融合交叉,这一点在高校容易做到。也是原因之一。

  本刊记者:您是3D打印的先行者,也是从传统的机械科学转过来的,经历了一个传承发展的过程,您对这方面的体会应该非常深刻吧?

  卢秉恒:对,3D打印与传统制造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材料的制造过程就和原来不一样了。但在有些方面还是比较相像的,像金属材料的直接打印成型,实际上是接近焊接的过程。3D打印是个逐渐累加的焊接过程。但是在有些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突破,例如,以前我们制造中使用的能源为电(电动机)和热,现在就变成了激光,零件制造的毛坯也变化了。传统机械制造的原材料都是钢锭、钢板、钢棒等,现在基本上是粉体材料,所以提供原材料的形式也会发生变化;另外就是整个的工艺过程不一样之后,还需要很多深入的研究。

  不同的能源对不同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工艺方法,所以这需要做很多研究工作。我们国家3D打印虽然起步不算晚,现在也已经可以进行金属材料成型的打印,但还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没有形成产业链。现阶段的研究开发模式基本都是:由研究装备的团队对整个产业链的各环节展开研究,没有专门针对3D打印材料、关键器件、软件进行研究的团队,也没有专门研究满足3D打印所需要的激光器。如果没有对这个产业的全方位支持,它的发展就会受到局限。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都需要研发单位去考虑,什么都需要自己去做,往往有些地方受到制约。像我们专长于制造方面研究的团队,当初就要研究光敏树脂材料,经历了很多困难。因为首先就不知道光敏树脂的配方,原材料怎么弄?如果要进口,每一种原材料一公斤要几百块钱,成本很高。探索性研究很花钱,这个过程投入非常大。

  本刊记者:那有没有和国内的相关研究机构形成专业联盟?

  卢秉恒:现在我们国内已经形成了3D打印的联盟,有几家做研究的大学,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还有一些由大学孵化出来的企业,再就是一些服务性的企业形成联盟,大家协同分工。

  陕西省也组织了一个联盟。有做材料的西北有色金属材料研究院,做激光脉冲器的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还有做制造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另外就是一些社会上做软件的公司。我们组成了一个团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促进发展。

  合力推动,迎头赶上

  本刊记者:和美国相比,我们还存在什么样的差距?

  卢秉恒:我们在基础研发上还是要弱一些,产业上也缺乏完整的产业链,但在一些技术上还是领先的,比如大型金属零件的打印,我们可以做到,并且在飞机工业开始试用。

  软件是3D打印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开发软件也不是很容易,既要懂工艺、懂材料,又要懂计算机、懂控制,是一个综合的技术。像美国就有专业的软件公司与3D打印相配套,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但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一步。

  本刊记者:这样看来,3D打印是发端于机械制造专业的、融合了其他学科的一门综合的交叉性制造技术,是科学发展的结果。在您看来,3D打印是否会像互联网一样引发一场工业革命,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人们是否会对其产生类似计算机和互联网似的依赖?

  卢秉恒:我估计可能到不了那个程度。互联网现在是人人离不了的工具,目前尚未看到3D打印技术会这么广泛地直接地影响人类的生活。但比如将来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飞机零件,人们在乘坐飞机时往往不会感觉到3D打印技术的存在,但却可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除非我们在自己家里放一台3D打印机,自己打印所需的东西。

  3D打印技术现在主要用来做家电。比如手机外壳,微波炉,电熨斗等等,企业开发出一个新产品,可先打印出一两百件看看市场反应,再决定是否大规模生产。一些汽车的车灯很复杂,用3D打印的方式试制就能快很多。

  也可以这么说吧,人们都离不开制造业,在制造技术大类中,3D打印与传统技术三分天下。现在工业上应用日渐增多。有些时候,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像一家飞机制造企业,一个关键件,用传统技术实验100多次,始终不成功,用3D打印后一次就成功了。所以我们国家在航空航天制造方面,3D打印正在逐渐被接受并利用,而且都是采用我们自主的技术。

  本刊记者:国家应该在政策上对3D打印产业有一些实质性的支持。

  卢秉恒:是的,政策支持很重要,要给这个产业一些扶植。过去,在产业政策几近空白的情况下,这一领域发展比较艰难。一些校办企业依赖自身的力量,慢慢“滚雪球”,发展缓慢。3D打印是高技术领域,研发投入非常大,主要是人工智力成本。而眼睛能看见的材料、硬件设备等投入并不多。所以在计税的时候增值税就很高,如一个3D打印公司,产值4000多万,交税就要550万,研发投入500多万,基本没有享受研发投入的退税优惠,这可以说是我们政策上一个很大的缺失,缺乏鼓励科技创新的机制。我们也正在通过中国工程院做一些咨询课题,呼吁解决这样的问题。

  本刊记者:您认为3D打印与传统制造业的关系未来会怎样,是否会对传统制造业形成很大的冲击,新设备的投入和旧设备的淘汰会造成很大的代价?

  卢秉恒:制造业发展得很快,各行各业都需要加快产品研发速度,尤其是国际竞争的高技术产业。3D打印技术可以大大加快产品研发速度,另外,一些技术领域国外对我们是封锁的,我们也必须自己发展。我们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应该在设计和创新上下功夫,走向制造强国,所以这给3D打印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但传统的制造技术在相当长的时期,还是主流制造技术,适于大批量产品的制造。3D打印每一件的成本比较高,适合零件形状比较复杂、制造工序多的产品。3D打印一件是比较划算的,批量制造的成本则可能是传统制造技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3D打印适用于非常个性化的,非常复杂的产品加工,或者产品研发阶段原型的制造。我国3D打印产业相关政策在正在制定中,相信今年科技部、工信部都会发出一些指南,来支持这项事业。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