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智慧城市是中国城市的发展方向
作者:杨冰之 发表时间:2014年09月12日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生产效率,在传统技术的改革不断产生制度红利的同时,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有许多数字红利也被释放了出来,制度红利和数字红利通过深度融合正在促进我们社会的转型升级。智慧化、智能化是我们整个社会新的进步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把制度红利与数字红利这两张牌抓好、打好,智慧地使用好,这样我们的国家、地区或是组织就能更好地发展起来。

  没有顶层设计便没有智慧城市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从园区到城市甚至省份(城市群)都刮起了“智慧城市风”,获得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支持,这本身是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肯定,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曾在2012年开展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活动中,选取了其中18个城市进行了分析研究,总体投资规模已经达到9000多亿元,并主要分布在智能交通、产业基地建设、公共服务、智能通讯、电力、旅游等领域,目前主要是地方政府、运营商和大型企业的合力推动,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要有序推进,顶层设计是关键。所以,我认为中国智慧城市规划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四点:智慧城市如何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发展;如何立足当前实际情况,解决城市重大问题;怎样突破单纯的技术主导路线,实施整体解决方案,设计面向未来的战略愿景;以及如何与其他规划无缝衔接配套的问题。

  在行动策略方面,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考虑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兴智慧产业选择与培育、传统产业智慧改造、智慧化城市生活环境、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等五个方面。

  面对目前国内智慧城市市场的混战,以及许多大型IT企业开始着陆这片生机丛生之地,我想提出一点有关企业发展智慧城市的客观建议,那就是不可盲目“轻虚重实”。在智慧城市的具体建设过程中,一味的“务实”和一味的“务虚”都是错误的。也有人提出“不跟技术和项目落地结合,规划太务虚”,我不认同这样的看法。因为没有务虚,就会迷失大方向,没有务实,就无法保证目标落地。国脉的智慧城市规划都是尽量取到二者的中间值,平衡“务虚”和“务实”,这在我们的规划体系里面已经细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

  在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所发表的《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我国现阶段的智慧城市建设特征已被大致摸清,它呈阶段性特征,且地域分布明显。

  目前智慧城市的特征主要有六个方面:1、从自发逐渐过渡到自觉,如果2010年智慧城市建设是自发的,那么,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更加理性了;2、从试点到系统应用,过去以点为单位发展信息化,现在更多地是从面来思考;3、从注重项目建设到强化应用效果,过去强调做,现在则重视做的效果,效果意识越来越强;4、智慧城市越来从技术主导到效果应用转变,从技术导向到应用与效益并重;5、基础设施仍是主要工作;6、制度层面还未有大突破,在体制机制方面还没有明显的改进,只有部分城市在制度设计上有一些创新。智慧城市对未来的追求是创新的、互联的、协同的、可持续的。智慧城市为什么被很多城市快速接受、认同,我认为这与可持续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有关。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集中在七个领域: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能城管、智能旅游、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的切入点主要集中于以物联网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关注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切入点;以民生保障与服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关注点;以社会管理与服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以促进本地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拥有四种模式:1、政府投资运营企业参与建设;2、政府与企业合资建设与管理;3、政府统筹规划,企业投资建设;4、企业建设运营,政府、公众购买服务。目前我们统计的情况看,智慧城市的主要项目主要在五大方面:社会管理与服务、民生服务、资源环境、产业经济、基础设施。

  虽然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总结出了有指导意义的模式和重点领域,然而智慧城市却还面临着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而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以及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恰恰考验了国内智慧城市建设者们的“智慧”——能否打破现有认识,走出一条更宽阔的道路。

  第一个问题是智慧城市建设要有基础要求吗?如果我们的城市是一张白纸,能不能搞智慧城市建设?我觉得哪怕是一张白纸也可以,智慧城市不在于基础设施的好坏而在于理念的好坏。第二个问题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花政府很多钱吗?我认为智慧城市是一项高效率的投资,是值得做的。第三个问题是未来的市民必须生活在智慧城市里吗?也就是说未来的城市如果不是智慧城市,会不会出现人口的逃逸?答案是肯定的,未来的居民必须生活在智慧的城市,特别像90后,在没有网络的环境下,很难生活下去。智慧城市的效益究竟在哪里?如果说不清智慧城市的效益,我们就不能保证我们投入的可持续,所以智慧城市的评估,智慧城市项目管理都至关重要。最后,智慧城市建设十分紧迫吗?在我看来,每一个城市都应该关注智慧城市,要学习,要积极探索应用。智慧城市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是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把智慧城市建设好,应用好,让生活在城市里的老百姓享受智慧城市的智慧,这就是智慧城市发展之道。

  智慧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者

  智慧城市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的最优化发展,即通过新的发展方式,实现最少的物质投入、最大的价值回报,最小的运行成本、最大的综合效益。显然,在实现这一未来目标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即智慧政府的建立直接决定了智慧城市的未来走向及最终成败。所以,智慧政府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因此,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背景下,确立智慧政府的重要性已经愈发紧迫。换句话说,智慧城市的建设主导权实则一直握在政府手中。

  那么如何建设智慧政府?建设的标准是什么?这成为了当今建设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引发城市管理者深思的问题。“十八大”提出,我们要深化体制改革,主要提到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把我们的政府指向为服务型政府,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那么,就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还要降低行政成本,要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等一些重大改革。在当前的社会,改革在不断地释放制度红利,那么制度红利的发挥必须紧紧依靠信息技术来发挥,未来政府改革应走制度改革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道路,必须通过技术来巩固改革成果。智慧政府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感知、整合、分析及智能化响应等方式,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资源整合优化,实现公共管理高效精准、公共服务便捷惠民、社会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全新政务运营模式。智慧政府主要包括智慧基础设施、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决策等。所以,智慧政府的建设需要从转变思想、创新模式两个方面入手,树立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理念,具体从一体化、主动化服务方式开始,逐步实现智慧化的政府运转方式。智慧政府主要从资源共享度、管理精准度、服务便捷度、公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标准设计及评估。智慧政府是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的高级阶段,是电子政务效率的最大化;是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政府,是坚持和谐发展的政府。智慧政府与电子政务的主要区别是管理更加精准、服务更加主动、决策更加智能,从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经济调控四个方面具体来说,电子政务更多体现的政务办公的数字化、互联化,管理服务还比较分散、被动,智慧政府更多体现的是新的政府发展模式,是一种一体化、集约化、平台化的方式。智慧政府的建立为城市以及百姓带来诸多影响。首先对城市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内驱力,减少重复建设、节约投资成本,不断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对百姓来说可以提高办事效率、提高生活便捷度、提高幸福指数。国内智慧政府在发展过程中,关于智慧政务及智慧政府的发展,主要存在条块分割严重、部门利益保护突出、信息孤岛现象较多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智慧政府及智慧城市建设。我认为,智慧政府是政府从服务型走向智慧型的必然产物。通过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能有效提升政府决策水平、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及城市发展,从而快速提高对“智慧生活”的全面感知,促进智慧政府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

  作者简介:国脉互联董事长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