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胡才勇:打造专业的可信赖的软件交易平台
作者:王玲 发表时间:2014年09月25日

  

  

  中国软件产业的产值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2012年国内的软件产值已经超过2.4万亿,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市场的22%,然而中国的软件市场却算不上完善,交易过程不透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规范的交易规则,而这些都影响着产业的健康发展。

  北京作为软件产业的发达地区,2012年产值高达4,200亿元,占北京市GDP的10%,在北京建立规范的软件交易平台,对于建立专业、公信的交易市场,对促进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2011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有限公司(下称“软交所”)应运而生。就软交所怎样践行使命,如何促进产业发展,《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采访了软交所董事、总裁胡才勇。

  本刊记者:您是怎样加入软交所的?

  胡才勇:软交所的前期策划和设计是由工信部和北京市经信委的主管领导完成的;只是到了实施阶段,大家希望有一位既有管理经验,又能和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沟通的职业经理人来推进。在这两个条件下,我得到了主管领导的推荐,才有机会加入到软交所。

  本刊记者:作为软交所的舵手,您怎样定位它?

  胡才勇:软交所成立之初,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是两条,一是建设阳光透明的交易市场;二是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国产软件。这两个任务都很大,我们的团队经过前期思考,考虑到我们交易所的本质,很快把我们软交所的价值点定位为“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规模,实现阳光交易,促进交易公平”上,换言之,我们软交所存在的主要价值在于为软件交易搭建一个阳光、专业、公信的交易平台,建立产品入场、交易过程以及商品交付的标准,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

  中国软件产业在近些年发展迅速,北京尤其是这样,软件产业的产值对北京来说举足轻重。以往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是产业大而不强,核心领域创新乏力。在解决这个大问题上,我不认为仅凭我们软交所就能做到,我们只想在市场这个环节起一点力所能及的作用。

  软交所的目标就是要把软件市场上众多的消费资源激活,换句话来说,就是要让更加直截了当的交易需求和交易数据引导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另一方面,软交所也让对软件不是很懂的消费者,比如大量的企业和事业单位能够获得更加全面和客观的产品信息,方便他们选择最合适的软件。

  比如说,有用户要做一个ERP系统,而ERP从几万到几十万、几百万都有,它跟使用的客户数有关系、跟使用的功能模块也有关系、与客户使用数据的可靠性等都有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同样说叫ERP,价格可能会有10倍、20倍、乃至100倍的差异。

  对我们而言,我们的交易所就是一个让交易数据说话的地方,我们会按照交易所的标准要求入场交易的产品进行客观描述,消费者可以在我们的平台查询了解到真实的状况如货比三家、机构评测、其他用户的评价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促进了买卖双方的信息交流,通过使信息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

  不仅如此,针对市场上存在的交易诚信问题,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通过第三方担保支付的方式,买方在得到承诺的服务前先将资金支付给我们的平台,等服务到位,平台再将买方付款转移给卖方,这样一来,我们就有效地控制了交易风险。

  再有,软交所的服务体系也可以涵盖消费者需求分析、软件选型、交易支撑到使用指导等各个环节。我举一个例子:中国足协要建一个互联网运营网站,就全权委托我们对他们的需求做出评估,然后进行代理招标、评标,最后帮助他们确定供应商,目前该项目进展非常顺利。

  本刊记者:您提到的这个例子是政府委托软交所来做的吗?

  胡才勇:这不是政府委托我们,而是中国足协发现我们软交所后,从阳光交易和专业服务两方面的需求下主动委托我们的。这个例子说明我们软交所是能从专业性和阳光透明两方面来对买方实现有效支撑的平台。

  本刊记者:除了您上面提到的服务,软交所还在做些什么样的工作来促进软件交易?

  胡才勇:我们也在做一些“软件正版化”的推动工作,我们在北京市版权局软件正版化联席会议工作办公室的领导下,负责北京市软件正版化的技术检查。我们通过举办正版化沙龙,让政府用户和优秀软件企业之间针对软件正版化工作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对北京市软件正版化的推进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基于软交所在线商城,搭建了服务于北京市的正版软件采购平台,这个平台上的产品首先要由软交所评估:第一要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第二要确保这个软件产品的应用能力;第三要确保它的服务质量,技术、支撑等服务要跟得上。正版软件采购用户可以通过集团预购、批量采购、协议采购以及团购等多元的方式,以最优惠的价格采购到可满足需求的正版软件。

  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走的是一条“以买带卖”的路,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为卖而卖”,如何把产品转化为交易量才是我们最关注的。

  本刊记者:目前这个平台上的交易量如何?

  胡才勇:由于这个机构成立的时间并不长,所以交易量并不是很大,去年我们软件、科技金融和知识产权三大类的总交易值达到10亿,但这对于北京4千多亿的市场总量来说还微不足道。当然我觉得后续的增长应该是指数级的,到5年的时候应该会出现一个爆发期,那个时候应该可以对整个市场乃至产业起到比较直接的作用。

  本刊记者:这样看来,软件交易平台是一个公益性的平台,那软交所生存和发展的资金如何解决?

  胡才勇:软交所并不能完全算是一个公益性平台。我们软交所是一个纯国资的企业,从国资层面对我们有双重要求:“社会效益为首,经济效益为本”。所以我们在注重社会效益的情况下,也注重经营业绩。目前我们主要是通过收取“交易佣金”来维持自身的发展,这本身就是市场化的思路和要求,这样的要求也迫使我们能更贴近买家和卖家需求来设计我们的服务。

  本刊记者:国外有没有像软交所这样的软件交易平台?

  胡才勇:在欧美等市场发育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其实没有这样的交易平台,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必要设立这样的平台。因为在信息化进程如此迅猛的今天,中国有大量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需要进行信息化升级,可问题在于他们并没有专门的IT专业人才,并不能很好地描述自己的需求,不能很好地鉴别市场上的各种产品,所以他们需要这样的帮助,而软交所恰恰可以做这个事情。

  本刊记者:您一直在讲打造专业的、有公信力的软件交易平台,其实我们也需要关注所交易的软件产品如何创新才能迎合市场。

  胡才勇:中国的软件产业一定程度上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我想现在应该到了软件产业可以突破创新的好时候了,我认为中国不能走印度的产业发展道路,而是应该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走适合中国产业发展的道路,毕竟中国对软件的需求很大。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为软件的开发和创新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在苹果、安卓的操作系统问世之前,谁也没有想到微软的垄断地位有一天会被撼动,现在腾讯的微信也是一个例子。软件行业的创新要先找准一个点,然后突破。

  本刊记者:您提到移动互联网给软件开发带来的机遇,移动互联本身是怎样影响软件产业的生态系统的?

  胡才勇:我觉得至少有一点值得注意:开源逐渐成为趋势。软件开发打破了以前由一组人、一个团队来开发,然后通过营销来卖给消费者这种传播路径,现在你可以随便在网上下载免费的软件,全球软件工程师都可以共享他感兴趣的软件源程序代码并提出反馈,即所谓的“开源软件”,软件已经打破了以往的销售模式和开发模式,大大提升了软件的即得性和升级速度,而且开源软件使得使用者有自主控制软件的权力。

  当然,也不是说闭源的软件开发模式就不再需要,闭源软件仍然有其生存价值。

  本刊记者:软件产业的发展除了市场外,最核心的要素恐怕还是人才,您认为中国的软件人才能否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胡才勇:我不这样认为。中国软件产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但国内的程序员似乎都认为写代码、编程序是年轻人干的事情,人到中年就要去做管理,而在美国50~60岁的程序员都很常见,这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此外,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恐怕也有问题,很多程序需要协同合作,但国内在这一点上并不怎么重视,往往强调领导者的作用,这不利于软件行业的发展。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