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逐鹿MRI市场
作者:王玲 发表时间:2014年07月24日

  为了加快国内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进程,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引导、支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促进成果转化。2011年12月31日,科技部发布《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2013年7月17日,工信部又推出《医疗器械扶持专项》,对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医疗器械项目予以重点扶持。

  另一方面,中国医改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高端成像设备,如MRI以其诊断疾病领域不断扩大、实时无创性等特点成为产业发展的“潜力股”。

  近几年,国内生产超导MRI设备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已有十几家公司推出超导MRI设备,但多数都从国外进口超导磁体这一关键部件来组装整个系统,仅有个别几家公司自己生产超导磁体,但总体来说本土企业所占国内MRI市场的份额仍然很小,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市场垄断

  近几年随着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一些关键技术,如超导磁体技术已日趋成熟,但还需要经过市场的考验才能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发展,而国内的超导MRI市场已基本被GE、Siemens、Philips等几大国际公司所垄断。

  国际公司凭借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使得国内医院更愿意进口他们的超导MRI设备,并且本土医院对国内产品的质量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感,这就导致国内公司很难和国际公司在同一个标准下竞争,而只能降低产品价格来吸引客户,有的公司甚至打出成本价销售新推出的产品。

  另外,几大国际公司在销售MRI产品的同时,还会在国内各自成立医疗学院和研发合作基地,对医务人员做各种培训和推广活动,也提供一些科研条件。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医务人员的设备诊断技能和习惯,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养成的。就好比他们已经在各大医院加了一层防护罩来屏蔽其他不同品牌的“入侵”,这样就会让医院更倾向于买他们的产品。

  可以说国外的MRI厂商全方位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值得国内企业好好学习的,只有了解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不断提供增值服务才能赢得市场,也能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实现市场和研发的良性互动。

  技术壁垒

  国际公司如GE、Siemens、Philips等掌握MRI多项关键技术,包括磁体、谱仪、系统集成等。就超导磁体来说,其设计、加工、组装、测试等技术已发展到非常成熟的阶段,其中能被人直接看到的技术都已经申请了专利,而较为隐蔽且关键的技术则为了保密而不会被公开。

  国内虽然少数企业掌握MRI的若干关键技术,但大部分企业目前研发力量相对较弱,吸收和消化新技术进行技术升级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另外,国内的制造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导致技术的实现会大打折扣。

  成本控制

  对国内厂商而言,在超导MRI产品上要赢得利润,还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就是成本控制。虽然中国会比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家人力成本低一些,但是对于国内这些新兴的MRI厂商而言,在原材料等硬成本上却要比大型国际MRI厂商高出很多。

  因为当市场需求量到达一定量以后,有了规模效应,在购买原材料及配件时才能拿到较为优惠的价格。而在进入超导MRI市场初期,国内MRI厂商的市场占有率都还比较低,产能也相对较低,这样就会在采购原材料及配件时就比国际MRI厂商的成本高出很多。一般每年生产100台的单台成本就会比每年生产10台的单台成本节省20%~30%。

  另外,国内企业在采购阶段需要交纳的税费中,只一个17%的增值税就比国外公司高出许多。为了提高超导磁体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国内企业也会使用一些进口的原料或配件,这就还要另付关税。在需求量不够多的情况下,单价就可能比国际公司高50%以上,如果要买的配件只能通过国内代理买的话,价格则有可能要翻上几番。

  对大部分刚进入超导MRI市场的国内公司来说,技术还处于学习、完善和成熟阶段,超导磁体的生产成本也往往高于国际公司。国内的企业只能在国际MRI厂商的夹缝中求生存,等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后再达到盈利的目的,或者自己另辟蹊径,避开国际公司的势力范围,依靠国内公司高度的灵活性优势,以开放式、部位型、定制型等非传统MRI产品来开拓市场,也许能找到国内超导MRI厂商的一种生存之道。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