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MRI如何适应医疗变革
作者:Vivian S. Lee 发表时间:2014年10月14日

  MRI对于人类健康和科研的重要意义

  不论是在科研领域还是在医疗健康领域,核磁共振技术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MRI的快速应用,中国核磁共振技术的突破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势必会影响世界。因此,中国核磁共振技术未来的走向值得关注和深思。

  在基础研究领域,核磁共振成像有着广泛的用途,比如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改变了我们对大脑功能、(脑)连接方式、发育及疾病的认识;动物模型的高分辨实时成像使科学家更清晰地了解从发育到器官形成,以及肿瘤生成的生物学过程。与此同时,MRI在医疗领域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从骨骼肌肉疾病、神经性疾病、胆道疾病、乳腺癌到其他多种疾病现在都借由MRI来进行诊断。2000年,医学成像,尤其是MRI和CT,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医学创新。MRI研究领域获得的一系列诺贝尔奖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其对于科学研究和医学的重要影响。

  MRI在医疗领域面临的挑战

  当前美国的人均医疗消费超过9000美元,但与欧洲和加拿大相比,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对于中国来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于医疗的费用也在大幅上升,比如从2006年的1560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570亿美元,人均医疗消费也从119美元上升到261美元。成像技术,比如核磁共振,是医疗消费增加的主要推动力。美国医疗费用支出约占到GDP的18%,其中大概9.8%用于诊断成像,也就是说美国GDP的1.8%用于医学成像。按此推算,中国GDP为82300亿美元的经济体量,用于医学成像的费用应该可以达到1480亿美元,是非常庞大的。

  MRI被公认为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创新之一,然而随着世界其他国家为避免重蹈美国过去几十年天价医疗支出的覆辙,已经开始控制医疗费用,或许未来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更应该考虑性价比的问题。关于如何思考核磁共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提出并将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MRI应该侧重于哪些方面的研究?(2)我们能够证实在哪些情况下MRI比其他的成像手段更具优势?(3)MRI如何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发挥最大效用?

  MRI研究应该关注的领域

  目前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费用都将是MRI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必须高度重视MRI技术的硬件研究。事实上近些年来降低MRI设备的价格也正是大的MRI生产商所追求的。考虑到全球所面临的氦短缺危机,可持续性的MRI系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研发方向,其中包括无氦技术和氦获取技术。长期来看,MRI领域研发最应该优先关注的仍然是如何扩大技术的使用范围以及提高性价比。

  随着MRI开始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广泛使用,MRI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常见疾病的诊断,比如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另外,感染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常见和重要原因,MRI对它的诊断很少涉及。在感染性疾病比较普遍的中国,MRI的研究应该把此放在优先地位。

  在哪种情况下MRI优先于其他成像手段

  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大,因此可以积累许多基于循证医学的文献,有利于许多医学技术包括MRI的创新和发展。在美国,越来越多的资助局限在那些能够证明自身比其他成像方式更有优势的成像研究上。为了得到可信度最高的证据,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试验是必须的,比如为了证明一种新的MRI技术比现有的CT或者超声更好。一旦多中心的试验联盟建立,多个试验就可以在不同机构同时开展,这样一来,得到的试验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可信度,并可适用到其他没有参与试验的机构。

  MRI如何达到最大的性价比

  任何想要成功推广MRI技术的策略都必须重视一个问题:MRI究竟具有多大的价值。我倾向于用收益成本的性价比来阐释这一理念,其中收益是指患者的诊疗效果。在这里比较效益研究很重要。所谓的比较效益研究是指对于大量的人群,新的技术或者方式和现有标准相比有什么样的优势,比较的参数包括存活率,生活质量以及费用。由于放射医学包括MRI的比较效益研究十分有限。如何确定什么时候该使用MRI,以及一定数量的人口所需要的MRI设备的数量,都需要基于患者个体受益情况和提高社会医疗费用性价比方面的证据。上述这些重要的问题都需要深入而且细致的技术和临床医学研究。

  下一步建议

  首先要找出中国最重要的临床医学问题。虽然当前MRI的研发主要是由美国和西欧的发达国家来主导,但中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MRI的研究中来。哪些领域应该优先发展需要慎重考虑。拿美国来说,近期美国科学院医学研究所确定了100个优先的比较效益研究项目,其中很多项目都涉及到成像技术,比如肿瘤成像中PET、MRI、CT的比较效益研究。但对于中国来说,研究重点可能不同,这主要是由人群的健康差异,资源差异以及医疗系统差异造成的。为了使研究成果最大程度地造福社会,研究的优先方向应该应该基于一个国家的情况仔细确定。

  基于多中心研究联盟、可互操作的MRI协议可以验证新技术的有效性。在中国乃至亚洲范围内的大规模合作研究,厂商之间的标准化方案研究,事关患者保护、知情同意等法律相关事项的协调和管理都需要建立一整套可靠机制。一些大规模的、跨国界的研究联盟可以作为范例。这样的联盟可以针对重大疾病展开新技术与现有方法的比较效益研究。

  应该大力提倡并鼓励健康服务研究,包括比较效益研究。任何一项技术在推广之前都需要精确仔细的经济分析,同时培养能够更好掌握健康服务研究的专业人员,以发挥医疗资源在临床中的最大效用也非常必要。在中国医改的大背景下,专业人员(包括医生)掌握更好的技术和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成像技术仅仅是其中的一项而已。

  作者简介: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院长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