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打造食品安全的绿色产业链
作者:张琨 发表时间:2014年07月25日

  破解食品安全乱象

  近年来,涉及食品安全的话题层出不穷,就连那些包装精美、售价高昂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也常被爆出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其实早在2003年,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商务部即联合制定了《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旨在推进全国“三绿工程”建设,促进绿色市场认证,建立确保食品安全的流通网络体系,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在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官方网站上显示,目前经批准可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的机构有23家,可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咨询的机构有25家。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不少认证机构存在“重认证、轻管理”的问题,没有条件开展有效的跟踪抽查,使认证过程存在漏洞。

  对于消费者来说,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在名目繁多、真假难辨的标识中挑选出真正安全的食品十分困难;而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即使花费了金钱和时间成本进行认证,要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也不容易。

  怎样才能打通全产业链,在高端农业方向走出一条规模与效率并重,信任与监督并举的现实可行的生态之路?绿链集成服务有限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绿链集成服务有限公司由成朴资本和中国知名农业科学家联合设立。成朴资本在农业、生物医药与新材料等行业有着多项成功投资,在金融、物流、商业等领域拥有广泛的资源,这些都为绿链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与成朴资本合作的国内知名农业科学家,既具有种植、养殖生物安全方面的深厚理论功底,又具有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的丰富实践经验。绿链的组织结构实现了强强联合,体现了资源的高效整合,发挥了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有利于绿链走高起点、高增长、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加快实现自己的使命。

  构建绿色产业大平台

  绿链集成服务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厦门,在北京已设立了子公司,计划在上海、广州、青岛等国内主要大中城市成立分公司。随着业务的拓展,公司还将逐步在主产区和物流枢纽设立办事处。

  绿链以培育高效率的绿色食品产业链为目标,以推动安全食品消费升级为宗旨,以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为己任。

  “绿链即食品安全的绿色产业链”,据绿链总经理介绍,“绿链正在用创新的GBC(政府+企业+消费者)模式建设农业产业链上所有相关方可实时互动、进行产品交易的物联网大平台,以达到协同效应最高、成本最低的功效。

  借助这一物联网大平台,消费者和管理者可实现对产品的全程跟踪,了解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种养规划、生产规模、流通过程并实时监控,让消费者放心、舒心,让管理者省心、安心。

  凡与绿链相关的企业,必须具备严格的质量意识、严肃的自律态度、严密的管理制度以及透明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绿链对管理的根本要求是:本着对消费者负责、为用户服务的原则,以半公益的良好心态超然于利益链之外,公开、公平、公正地履行管理职责。绿链选择的基地都有经过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绿色、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绿链会与有资质的认证机构联合进行监控和检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绿链还会不定期派出考察团进行随机检查,对于违反标准的生产基地或企业将会曝光、重罚和取消资格。”

  “绿链产品包装上都有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对产品的关键信息进行追溯,比如蔬菜是否使用农药、使用的种类或最后一次使用的时间等。而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加入绿链可以省去大部分中间费用和营销费用、增加利润,并提升销量和品牌含金量。对商业企业来说,可以开拓高端品类、减少品质责任、增加客户信任和粘性,并节省了采购费用。此外,针对优质食品的产地分布广、产量较少、季节性强和市场分散造成的物流困境,绿链发明了具有自主专利的冷链运输保温装置,大大提高生鲜产品物流的新鲜和安全保证度,还可节省成本。绿链通过整合各环节的资源和透明合作,将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无效成本充分挤出,让消费者能够以更合理的价格享受更好的产品,而消费者的认可反过来可以拉动生产,让整条产业链良性、高效循环,真正形成规模效益,反哺农业。”

  绿链的基石是“合作共赢”、“水润万物而不争”,它与产业链上的任何关联者只合作、不竞争,客观独立、增益共享、积极公益、盈利捐助。这一定位和设想已得到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中国蔬菜协会、中国营养师协会等机构的一致首肯,也已获得众多农业、食品、物流、商超、电商、社区服务、金融、保险企业等单位和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与支持。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