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节能环保应“软硬”结合
作者:闫岩 发表时间:2014年08月07日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推出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国家,英国对于空气污染并不陌生。早在19世纪,因为工业快速发展引起了伦敦严重的空气污染;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空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之后,英国通过推行各种措施,逐步摆脱了这一窘境。

  今天,空气污染也同样困扰着中国。英国的科学家们正尝试着与中国科学家一起探索如何解决中国的空气危机。日前一个名为“中国低碳创新——前景、政策和实践”(Low Carbon Innovationin China-Prospects,Politicsand Practice)的国际合作项目启动,来自中英两国的科学家将对中国的低碳创新道路进行探索。该项目由英国最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筹资研究组织——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协会(The Economic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ESRC)设立,项目将针对低碳技术如何在中国发展,其发展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转变为更能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有何影响等进行研究。

  中国究竟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摆脱空气危机,走上低碳创新道路,对此《高技术与产业化》杂志对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兰卡斯特大学环境中心的DavidTyfield和项目参与者萨塞克斯大学科学技术政策研究学院的Sam Geall进行了采访。

  本刊记者:“中国低碳创新——前景、政策和实践”是一个为期三年的项目,该项目主要都有哪些参与者?项目的重点是什么?

  SamGeall:该项目是基于英国和中国之间的合作建立的研究项目,由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主导,研究人员来自苏塞克斯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中国的清华大学以及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等。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模型和创新方式的研究,探讨这些模型和创新方式在中国向低碳发展转型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据介绍,该项目将对政府主导的高科技创新方法和一般技术方法进行对比。其目的在于考证中国应该进行哪些低碳社会和政策领域的创新,希望找到一种方式既可以减少碳排放并对气候变化作出有效应对,而不是局限于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本刊记者:当前中国空气污染问题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在过去英国同样有过环境问题,当时的状况与今日中国的状况是否有共同之处?许多国家都曾面对空气问题,其中哪些经验对于中国应对当前的空气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Sam Geall:当前中国的空气污染是复合污染,而且还同时要考虑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认为中国采取的措施也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针对空气污染,它将会推动绿色环保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而这些政策也许会规避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和风险。许多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解决城市的空气污染,比如电动车、可再生能源,也能对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有帮助。

  中国从当前的现状过渡到低碳发展的途径和办法与英国历史上所应对的污染问题将有所不同。上个世纪50年代末,伦敦糟糕的空气质量催生了《空气清洁法案》,而今天中国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是空前的,中国飞速的经济增长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匹敌的。与此同时,存在着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挑战。无论是中国还是英国,当前都在面对着气候变化的挑战,两国都面对着这一过渡时期政治、技术和实际操作的挑战。因此在技术和方法上中国与欧洲之间有着很大的合作潜力,也能促进以低碳技术交易为代表的贸易发展。

  David Tyfield:我十分赞同Sam的观点。中国当前的污染和英国(比如利物浦、曼彻斯特)历史上的污染之间存在着一些类似的地方,但是也存在更大的差异,直接借鉴英国的教训和经验对于中国而言十分困难,并且没有太大帮助。正如Sam所强调的一样,中国当前的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在低碳转型方面的规划都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因此具有全球性的示范意义。实际上,包括英国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低碳转型的经验,我们也在努力尝试找到答案。无论过去还是今天,这都是一个难以省略的社会变迁过程。从这一角度来看,主要的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以及全世界都面对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且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努力来一起应对这些危机。

  本刊记者:中国今日的空气污染被认为是快速发展的经济所造成的,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我们治理污染就将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是否存在着一条低碳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道路?

  Sam Geall:这是一个不太简单的问题。但是,可以确信的一点是:低碳创新有希望提供不同的发展道路——更加环保、更加低碳的道路,这也意味着中国将会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而不用担忧生态恶化和气候变化。这也是中国最新的五年计划中所提出的希望,比如建立高科技战略产业,这将会促进中国的创新,并且增强未来中国在高价值市场的潜在优势。不过,我们的研究项目专注于寻找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对于高科技产业和自主创新的关注不甚多,我们认为低技术含量的创新和生活习惯的转变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与高科技相辅相成。

  本刊记者:当前中国有哪些清洁技术是具有很大的潜力、需要被快速发展的?哪些技术在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Sam Geall:我们的项目着重在太阳能,包括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水暖;电动车辆,包括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农业领域潜在的创新,如植酸酶玉米。

  现在有很多具有巨大潜力的有趣的创新,不单单是在我们的项目中,其他的项目也有,比如风能。所以在当前的状态下,很难说哪些技术应该更快地重点发展,哪些技术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哪些次之。也许未来在公开我们的研究成果的时候,这个问题会更明朗一些。总体而言,一定要避免将具体的技术看作是“魔弹”,是解决空气污染的万无一失的良药,更好的做法是考虑采取混合的方法和渠道去解决问题。

  本刊记者:中国是否应该更多地专注于推广清洁技术和强制推行低碳的生活方式?在推广清洁技术的过程中,政府或是市场哪一方应该唱主角?

  SamGeall:在我看来,在转向环保低碳发展的过渡期,无论是政府、市场或是普通的民众,无一不在扮演着重要的、多重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毫无疑问,单单专注于用技术来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超越技术的解决方案并不意味着需要政府强制推行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这种推行可能是通过法律法规,或是通过市场来应对消费者的需求,或是因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着公民转向低碳的生活方式。

  David Tyfield:显然,你所提到的那些机构都将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的政策制定和支持;行业和消费者联盟组织;市场和企业(包括那些在海内外的、各种规模的国有和私有的中国企业);针对各种问题的公众宣传。所有这些方面在中国向低碳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单独将其中一个或是几个特定组合锁定为最为关键的角色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具有绝对优先的主导作用。

  本刊记者:David Tyfield曾经这样表示,低碳探索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技术有多先进,而是在于人们如何使用这些技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更多地专注于推行绿色的生活方式?

  David Tyfield: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技术的先进与否来判定低碳创新是否会取得成功,最好的技术未必一定总是会取得成功。相反,一个技术的成功推广有赖于其与潜在使用者的生活的契合度或是这些技术是否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显而易见,那些更吸引用户的领域将会获得更高的应用几率。

  简而言之,仅仅专注于高新技术的开发是对创新成功的误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投资是毫无意义的,是浪费精力和资金的。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等)应该仅仅专注于推广低碳生活方式等“软”问题。这些方面当然也十分重要,但是在我看来它们并非头等重要。相反,我们应该先退后一步,搞清楚清洁技术和低碳生活方式的意义,搞清楚还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尤其是我们要知道哪些技术可以作为参考。如果不了解的话,我们就无法推广它们,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哪些技术可以被广而用之。

  严肃地看,创新是一个社会化过程,是一个挑战和机遇,所以它的重点在于探索低碳技术和创新的形式,尤其是适合中国当前社会的形式。这其中必然包含着技术的发展,但是也许这个技术并不是看起来最高端的技术。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和社会不能分开来单独去看,但是它们必然是同时发展的,否则就不可避免地事倍功半。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