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高速发展期中国煤化工面临的挑战
作者:郑月明 发表时间:2014年11月17日

  煤化工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史,现在到了发展的黄金期和机遇期,也是个充满挑战和风险的时期。充分发挥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煤化工技术,打通煤、石油、天然气下游替代产业链,不仅关系到经济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中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如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由于煤化工水资源消耗大,污染物和CO2排放量大,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缺乏,人才和下游产品消费市场主要在东部南部地区,使得煤化工发展和布局面临很多的挑战和困难。

  联想控股为实现2014-2016年整体上市中期战略,在IT、房地产等核心资产基础上,从2010年开始布局了消费与现代服务、化工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三个新的核心资产板块,联泓集团作为化工板块公司,2010年开始了煤化工领域投资布局,目前正在鲁西南地区建设一个以甲醇制烯烃(MTO)为龙头,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为产品方向的烯烃深加工园区,2014年年底将建成投产。我想就这些年我们产业投资的体会,谈几点对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看法。

  一、合理控制规模,对煤化工产业竞争力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现代煤化工在高油价下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因此也成为地方政府拉动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据统计,我国处于运行、试车、建设和前期工作阶段的煤制油项目26个,煤(甲醇)制烯烃项目58个,煤制天然气项目67个,如果全部投产,将可能会面临扩张过度和产能过剩。由于北美有成本优势的页岩气开发,美国制造业在大量回归,加上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近年来也致力于向下游延伸石化产业链,不断投资建设大型化工装置,将对同样产品方向煤化工产业竞争力形成挑战,蕴藏着巨大产能过剩的风险。

  二、产业结构和产业链深度决定了西部能否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煤化工耗水量大,“十二五”示范项目目标:煤制甲醇单位水耗为7吨,煤制天然气每1000立方米的耗水为6.9吨,煤间接液化制油单位水耗为11吨,煤制烯烃单位水耗为22吨,煤制乙二醇单位水耗为9.6吨。其实目前大多数煤化工项目耗水超过上述指标。

  煤化工行业碳排放量大,据市场机构对“十二五”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测算,煤制烯烃碳排放量约为11吨CO2/吨烯烃,煤间接制油为6.1吨CO2/吨油品,直接制油为5.8吨CO2/吨油品,煤制气为4.85吨CO2/千标立方米天然气。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中国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未来逐步出台的碳税政策,将对煤化工产业在成本、投资上带来较大风险。

  我国煤化工主要集中在西部,西部有煤资源优势,但也面临水资源缺乏、环境脆弱、消费市场不发达等制约,综合竞争力受到影响。煤化工产业无序发展有可能打破局部地区脆弱的水资源平衡和生态环境平衡,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我国减排目标的实现。

  我们认为,西部应利用资源优势,注重煤化工产业集约发展和环境保护,在上规模同时更应注重产业结构和产业链延伸,带动下游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加工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推动现代煤化工向集约化、一体化发展;应发挥煤化工独特产品结构特点,以全球化视野,实现国际技术、资源、资本、需求的双向嫁接,发展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耦合技术,推动洁净高效煤炭转化,加强新产品开发,发展高端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业竞争力,在这方面南非Sasol公司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

  以中科院为首的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精细化工和新材料成果,如果能建立若干个技术集成、转化的平台,促进资本与产业嫁接与融合,对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我国煤化工产业整体水平,引导产业向高端和集约方向发展会发挥重要作用。

  三、关于煤化工人才问题。人才培养和聚集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联想在投资上有一个理念叫做“事为先,人为重”,突出强调人的作用。人才是煤化工产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往往是一个项目上马,好不容易引进一批技术人才,项目开工后没多久就纷纷流失。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环境因素,二是人才政策,三是发展空间。对生活环境、人文环境不适应固然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但我认为大部分人才愿意到当地发展,对环境应该是有心理预判的,较高的薪酬待遇只是一个原因,追求更大发展空间是其最重要的初衷,如果政府、企业不仅能在税收、薪酬上给予政策,还能在产业布局上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创业创新上给予扶持,我相信情况会大为改观。

  除了技术人才外,领军人才缺乏是制约煤化工发展的最重要要素。培养领军人才关键是机制,中科院是中国煤化工技术孵化器,汇集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和研发人才,在人才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能成为人才孵化器,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国际化产业领军人才,对提高中国化工行业国际竞争力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    

  联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