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中国煤化工项目切莫盲目跟风
作者:唐凤 发表时间:2014年11月17日

  “所有投资者都应该谨记巴菲特的名言:‘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们要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们要贪婪’。”提到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美国杜克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专家杨启仁这样说道,“最有价值的投资项目是那些具有独特的利基市场的项目,跟风盲从是通往破产的最快途径。”

  在煤炭“黄金十年”的终结倒逼煤炭企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之际,中国的煤制天然气正加快发展,更多项目纷纷上马,但这条路却并不顺利。《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称,作为中国首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的大唐内蒙古克旗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在投运入网仅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突然停产。而媒体爆出的许多央企酝酿剥离煤制气在内的煤化工资产的消息,也让煤制气产业前景堪忧。

  针对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杨启仁在接受《高科技与产业化》采访时说,“中国的煤化工产业应该朝发展精致化与多样化的高附加价值产品方向发展,而不能集中发展低附加价值产品。不只是煤化工,也不只是能源产业,任何行业只要出现了一窝蜂的投资热潮,集体亏损甚至集体破产的危险性就会大幅提高。”

  煤化工产业热潮

  “总的来说,如果纯粹从自由市场商业营利的角度看,全球煤制油气并没有成功案例。”杨启仁说。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刘立麟在论文中指出,中国石油可采资源量23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21亿吨,预测2020年我国原油消费量为6亿吨,而产量仅为2亿吨,4亿吨的石油缺口将使我国能源安全面临巨大的威胁。与此同时我国煤炭资源保有储量13442亿吨,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发展现代煤化工符合中国资源禀赋特点,发展煤制油是保障能源安全最为现实的途径。

  “随着现代煤化工技术开发和引进的力度增加,规模化使得煤化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同时由于上级企业多为煤炭生产企业,能够保证煤炭来源的稳定,煤化工企业赢利空间和抗风险能力增加。”刘立麟提到。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煤制油气产业也确实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以煤制气为例,2013年,该行业开始出现提速趋势,包括中电投霍城年产60亿立方米项目、中海油山西大同的年产40亿立方米项目、内蒙古新蒙能源公司年产40亿立方米项目、山东新汶矿业新疆伊犁年产40亿立方米项目等在内的多个项目获批,被允许开展前期工作。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助理张方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办的“煤炭峰值预测与应对2014高层论坛”中提到,未来7年内煤制气将迎来井喷式增长,到2020年国内煤制天然气产量预计达到600亿方,是十二五规划中2015年产量180亿方的3倍有余。就在国内煤制气建设提速之际,现有项目存在的问题也开始不断被曝出。而煤制气发展面临的环保、管网运输问题也不容易解决。

  “中国近年的煤化工发展热潮,一方面是因为近年煤炭价格走低,煤炭产业萧条,而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成长,也加大了政治引导力度。”杨启仁提到,近30年来世界的大潮流是降低煤炭使用比例,增加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长期来说,煤炭业的逐步衰退是不得不然的趋势。

  多做功课

  “对于煤化工热潮,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具有明显的团体迷思特征。”杨启仁提到,最近在跟国内煤制气业界接触时,很意外地发现,虽然每个人都知道美国有个大平原煤制气厂,但是竟然都不知道大平原厂当年破产重组,政府与原始投资人损失惨重的这段历史。这段历史并不是机密。

  “煤制天然气投资人,在进行庞大的投资之前,为什么没有先研究一下这家煤制天然气厂是怎么破产的?连基本的前期研究都没有做,还不算是盲目投资吗?”他说。

  国家能源局也表示,一些地区发展新建项目的积极性很高,也出现了一些不顾环境、水资源现状和技术、经济实力而盲目发展的现象。但一直以来,政府相关部门都未曾放松对煤化工产业的监督管理力度。

  2006年,国务院召开替代能源会议,明确指出,发展替代能源按照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思路,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200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煤制油项目是人才、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项目,投资风险大,目前无论是产品方向、工艺路线、技术装备,还是运营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不能一哄而起、全面铺开。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提出要严格执行煤化工产业政策,遏制传统煤化工盲目发展,今后3年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项目。

  2011年,国家发改委针对煤化工的无序发展颁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禁止建设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油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等。

  今年7月,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国家能源局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提出了严格产业准入要求、规范项目审批程序、强化要素资源配置、统筹规划试点示范、做好项目监督评价和落实相关管理责任等要求。

  对此,杨启仁表示,这些措施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对项目规模的限制,太小的不准上。另外是对于能源效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限制。这样的限制有一定的意义,但效果有限。“限制小项目,也可能使项目设计不顾需求而盲目求大。而且,据我了解,目前中国拟定中的煤制气能效标准与耗水标准并不严。容许的耗水量甚至比美国大平原厂的实际耗水率还要高。”他说。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