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科技标准化评价简介
作者:何小敏 发表时间:2015年01月23日

  科技评价一提起来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科技标准化评价。2012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第五章第十四条中明确提出:“开展科技项目标准化评价和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科技评价试点,完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监督评估制度。加强对科技项目决策、实施、成果转化的后评估。”我们简称为科技标准化评价,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依据国家标准GB/T22900-2009《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以下简称《通则》)进行的科技评价。

  科技标准化评价体系是中关村科技评价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评院)基于《通则》研发设计的。中评院的核心团队在《通则》的起草、研究、编写过程中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研究和实验工作,在《通则》2009年6月1日开始生效后,又开展了试点推广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更有效地宣传和推广《通则》,该团队发起成立了中评院,并继续深入研究《通则》应用层面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对最初的评价体系设计进行了完善和修正,并在《通则》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工具。

  言之有据的评价体系

  科技标准化评价体系是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建立起来的。它与传统的系统工程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从本质上讲,科技标准化评价体系仅仅是法人组织全面创新管理体系中有关科技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子体系内的一小部分,全面创新管理体系可对比ISO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那么,该体系是如何评价一个科技项目或成果的呢?作个类比:我们去医院看病,整个过程大致分为:血液或二便样本采集(客观数据的搜集)—化验与体检(数据处理与分析)/标准化计量—诊断(主观判断与评价)—开处方(治疗方案)/给出评价结论与建议。

  从我们的经验知道,这个过程中客观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花费很大一部分时间,而医生的判断与评价,大概10分钟即可。大约采集与处理数据的计量工作占70%~80%(取决于仪器的使用方法与准确性),判断、评价、给出评价结论与建议的工作占30%~20%(取决于医生的水平与经验)。同样地,在科技标准化评价报告中:客观数据占比70%~80%,专家解读占比30%~20%——科技评估师(评价专家)在撰写评价结论时,必须做到言之有据(有数据、有凭据、有证据)。

  在科技标准化评价体系中,我们判断科技成果或项目的状态,也是采用同样的方法:先寻找反映技术状态的客观技术指标数据—对数据进行计算与处理—给出诊断报告—给出评价结论与建议。

  这里,核心就在于采集的数据必须客观且符合标准规范,计量工具必须符合标准,计量标准必须是公开的、统一的、符合规范的,诊断报告是基于对标准化计量数据的解读所做出的判断与评价,评价结论与建议必须依据诊断报告的结果来制定。

  检测指标

  技术本身是很抽象的,用文字描述起来并非易事,而且不同人的描述也不同。在科技标准化评价体系中,我们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技术的载体身上。技术的载体共有16种,分为两大类:主成果或主交付物(可以直接投入并实现产业化):硬件、软件、工艺、方法、商业模式、服务;副成果或副交付物:标准、专利、论文、著作、报告、培训、试验、图纸、文件、合同。其中最常用的有:硬件、软件、标准、专利、论文。

  我们就是要从这16种技术的载体,也称为科研项目的交付物(技术交易合同中技术标的物)“身上”提取“体检指标”。根据《通则》的定义,我们使用以下这些“体检指标”与工具来采集、计量反映科技成果或项目的技术状态的数据,并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得出诊断报告和评价报告。这7个指标如下。

  1.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WBE(Work Breakdown Element)工作分解单元

  我们对每一项被评价的技术的载体进行分解,有以下几个目的:

  A.确定技术创新点,找到创新技术的表达物、载体、交付物。这是一切科研项目管理所必需,包括落实研发人员责任、配置科研资源(人、物、财)、进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研发项目的技术风险分析;它也是技术交易合同中技术标的物的核心;

  B.确定技术的专业与应用领域、所处的产业链位置。这是进行结构化分析、产业链定位、产业化与市场风险分析所必需的;

  C.确定与该技术对比的参照对象(同类技术或相关技术)。选择参照对象一方面可以识别出创新点,另一方面可以比较出创新程度。选择的参照对象的技术水平,如同一面镜子,可反映研发人员眼界、追求的境界、技术创新水平的层次。

  孤立地判断一件事物的绝对好坏是件十分困难的事请,但如果把两件类似的事物加以对比,则很容易判断出哪一个更好。一个工作分解结构WBS是由若干个工作分解单元WBE组成,WBS准确提供了每一个WBE的时空位置和边界条件;一个WBE在WBS中有确定的时空位置和边界条件,才能准确接受各种输入输出关系。WBS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同时满足这两种条件的前提下,给出一个项目科研工作的基本秩序。

  每一个WBE就是研发合同或技术转让合同中的技术标的物、科研项目的交付物、技术载体、创新点的表达物。

  2.QCD(Quality,Cost,Delivery)质量成本进度

  任何一项技术的研发,都必然涉及到其指标的高低,所花费的投入及完成此项技术研发所需要的时间。因此,任何一个WBS/WBE都有一组QCD指标。

  3.TIL(Technology Innovation Levels)技术创新水平

  任何一个工作分解单元WBE都必然对应于一个专业技术领域,每一个专业技术领域都具有一个技术创新水平TIL1~13级的通用计量模板(16种交付物各有一套通用计量模板)。

  任何一项科技成果,其研发、孵化、转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过程,都可以用TIL1~13级来表述。尽管这个过程不是线性的道路,但里程碑却必须一个接着一个地通过,最终才能形成科研成果。尽管有些过程会出现跳越,但不影响该专业领域科技进步规律的十三级台阶表述。参见表-1。

 

 

  其中TIL1级,表示提出了明确的创意或构想;TIL5级表示一项技术已经走出了实验室,进入了实际生产的工艺验证阶段;TIL9级表示技术状态具备了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所有条件,且成品合格率至少符合相关规定。

  级别的判定有着一系列的约束条件与规则。每个级别有8大类判定要素,每一类中还有4~6项约束条件,只有全部符合这些要素的约束条件,才能判定为达到了该级别。基于木桶的最短板原理,只要有一项要素未达到标准的规定,则判定为未达到。

  4.TRI(Technology Readiness Index)技术就绪指数

  技术就绪指数即年度在研项目平均技术创新水平等级,是指一个科研项目也就是一个WBS中所有WBE的TIL级别的加权平均值,用来衡量WBS的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水平。

  5.TVA(Technology Value Added)技术增加值

  巨建国于2009年2月6日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发表“技术增加值原理与方法”,首次建立了企业全价值理论模型:企业全价值=技术增加值(TVA)+经济增加值(EVA)。该理论的最大价值在于:完善了对企业的价值评估体系。一个企业今天的“经济增加值”仅仅是昨天科技研发项目“技术增加值”的滞后反映而已。

  6.TME(Technology,Management,Efficiency)206标准数据格式

  这是基于GB/T22900-2009《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的一种采集科技项目或成果信息的标准化数据转换器。每个科研项目都不同,不论专业、行业、应用领域,但是都包含了技术、管理、(成本)效益三个方面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就构成了对科技项目或成果进行“体检”的客观计量的基本数据(要素)。它是对科技成果进行“化验”的首要工具。

  TME原理像一部CT断层扫描仪,可用一组断层扫描图片展示内部结构的状态与变化过程。TME206标准数据格式的作用就像是模数转换器和过滤器,是去伪存真、发现本质的、有效的、重要的计量工具。

  7.技术报表(TVA Statement)

  技术报表(TVAStatement/技术报表),亦称技术投入产出表。它记录和反映的是企业法人、团队或个人的技术创新、研发活动,或是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的技术进步的真实记录,是技术增加值TVA的记录载体(计算依据)。

  技术报表有两类主体,一类是科技研发主体(研发人员、研发团队、企业、研究院所等),另一类是科技项目(成果)WBS本身。面向科技研发主体的技术报表称为企业(法人)技术报表,它反映该企业(法人)技术创新的总体情况;面向科技项目(成果)的技术报表称为项目技术报表,它反映该项目或成果的技术进步的整体情况。

 

 

  技术创新的定义

  技术创新是有着严格定义的,可以认为:没有市场应用、没有商业成功,就不能成为技术创新,也不能称为技术创新。我们把这些定义抽象概括为以下公式:

  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产品或工艺创新+商业成功

  评价坐标系

  该坐标系是一个绝对坐标系。其横坐标轴是16种交付物或技术载体,纵坐标轴为技术创新水平的TIL1~13级。即每一种科研项目(或成果)的交付物,全部都用13级来衡量。

  科技标准化评价的对象及科技大数据的元数据载体,总共分为三大类:项目(包含成果)、人才、法人。科技标准化评价的整个评价体系,见图-2科技标准化评价体系。

 

 

  技术风险与产业化风险评估

  在科技标准化评价体系内,还包括了技术与市场两方面量化的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种类见表-2。每一级风险都有对应的标准划分区间,根据计算值所在区间,确定风险的级别。

 

 

  科技标准化评价报告

  评价科技项目(或成果)的评价报告的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基础信息核准;2,结构化评价(上游、中游、下游);3,市场化评价(历史、现状、未来);4,风险评估(风险、依存、竞争);5,具体建议(政产学研金)。

  一般情况下,评价报告内容在一万字左右(被评价方提供的举证资料除外)。

  评价报告中所用的表述语言都是中性的,仅仅是事实陈述,不带有任何倾向性。所有的判断、建议、结论所用的文字,都是对数据或证据基于确定的逻辑关系的解读。

  前景展望

  目前,中评院开发的科技标准化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已经实现了网上操作,并在浙江、青岛、北京开通了试点,实现了公开化、标准化、社会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北京市科委建立的科技大数据平台在2014年底前开通,依托此大数据平台,将来可以实现科技项目(成果)的在线评价,并使科技服务业能够开展O2O的服务模式。

  科技标准化评价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像证券交易所那样的技术交易所。科技项目(成果)未来将像上市公司的股票那样,由投资人在线投资(买卖)。

  作者单位:中关村科技评价研究院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