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用“四聚”理念打造“五维”科技服务体系
——对话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梅萌
作者:赖晓南 发表时间:2015年01月26日

 

  第一次见到梅总,是在今年海淀区科技服务业促进会的筹备成立座谈会上。他对科技服务业过去、现在和将来“轻描淡写”而又“切中要害”的一番论断,促使我一直想找机会对这位拥有着20年科技服务业研究与实践经验的老前辈,进行一次深入的访谈。果然,这位启迪控股的掌舵人在科技服务业方面给了我很多新的“启迪”。

  清华科技园的“四聚”理念

  赖晓南:请您先谈谈清华科技园在科技服务业方面的发展历程?

  梅萌:我们创办清华科技园(启迪控股的前身)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服务,来培育优良的企业家和企业。所以,清华科技园一直是以企业孵化为主,通过产学研体系的协同合作来帮助企业营造创新环境。不过,在国家大张旗鼓地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今天,我们回头看看,却发现,清华科技园在不经意间已经涉足了科技服务业的大部分领域,打造起了一条科技服务业链条。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也在2011年被科技部认定为第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企业。到现在,我们可以说,清华科技园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科技服务业的运营商,在科技服务业方面,我们是一路在探索,也是一路在引领。

  赖晓南:科技服务业运营商是一个全新概念的定位。那么启迪又是如何“运营”科技服务业的呢?

  梅萌:对于如何发展科技服务业,清华科技园的核心就是一个字“聚”,也就是我们一直秉承的是“四聚”理念,聚集、聚合、聚焦和聚变。

  赖晓南:所谓“聚集”,指的就是科技资源的导入吧?

  梅萌:是的,我们首先是通过不断优化清华科技园这个空间载体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各类创新型企业和创业人才向这里进行聚集。当然,将这些企业和人才聚集在清华科技园只是第一个层面。我们还会围绕着企业和创业者的发展需求形成对科技服务资源的“二次聚集”,把企业所需要的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种创新创业要素也聚集到这里。

  赖晓南:下一步就是要推动实现科技资源在化学概念上的聚合?

  梅萌:对,聚合效应是清华科技园最关键的作用,我们为此构建起了“政产学研金介”等主体的良性互动机制。以“产产互动”为例,我们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为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创造交流机会,例如举办各种论坛、沙龙、早餐会等活动;二是通过组建产业联盟、行业协会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再以“产学”为例,我们开展的服务主要包括三个层面:浅层的是吸引一批教授、博士到清华科技园参加企业的创新和创业;中层的是支撑企业和大学合作攻关项目;高层的则是推动企业和大学合办研发机构等。产学结合是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动力,然而目前,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赖晓南:这似乎是一个如何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问题。我想是不是,一方面要推动各方主体进行合理归位,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利益机制将各自的优势资源“聚合”一起?

  梅萌:对,这是我们最需要,也是最难的。这需要我们以“聚焦”实现“聚变”。我们首先要将资源和服务聚焦到重点产业、聚焦到重点企业。在开展科技服务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面对资源有限、能力有限等现实条件的制约,所以我们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内,都会对所要服务的产业和企业进行深度聚焦,集中各种优势资源服务重点产业中的重点企业,推动重点企业的快速成长,并带动产业内其他企业的共同发展,以此快速放大各类科技服务资源的“聚变”效能,同时也让各类主体都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科技服务业的“五维”体系

  赖晓南:这几年您一直在参与国家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的制订工作,您觉得这几年连续出台的政策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

  梅萌:2010年前后我开始接触科技服务业的政策制订工作,当时国家科技部开始策划“十二五”规划中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内容。从2010年“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科技服务业”雏形,到2012年的《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再到2014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我们可以看到,科技服务业的内容不断丰富,也更为全面了,国家层面对科技服务业的推动力度也更大了。这一方面是整个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科技服务业“渐成气候”并已经逐渐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的缘故。应该说,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科技服务业会有更为长足的发展。当然,我们在看待这些政策的时候,可能也要有侧重点,比如历次国家政策文件中,都在不断加大对各种新兴业态的“笔墨”。所以,对于从事科技服务业的从业者来说,未来几年,我们应该要更加关注新兴模式的发展趋势,以创新的思维来服务创新。

  赖晓南:对于科技服务业这种“长足的发展”,您判断将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梅萌:对于科技服务业未来的整体发展趋势,我的总结是“五维”体系,也就是科技服务要产品化、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和标准化。这“五维”分别代表了科技服务业的力度、宽度、广度、亮度和精度。

  赖晓南:服务产品化,指的就是按照传统产品市场的原则和模式,将科技服务“有形化”?

  梅萌:是的。现在科技服务基本都是按照个性化服务来进行的,但是很多客户对自己的需求其实也不是完全清晰,这就导致了在实际服务的过程中,客户的需求总是在变动,科技服务周期不断延长,这和客户要快速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是相背离的。并且,从一个科技服务企业自身的发展上看,如果长期采用完全个性化的服务提供方式,那么,也会很难发展,因为这样效率很低,企业根本就无法实现“规模化”,这将会降低企业的影响力和发展速度,因为有规模才会有影响,有影响才会促发展。

  赖晓南:这个观点我很认同,但是,我想科技服务业的某些细分领域还是需要向“高尖精深”的“小而美”方向发展的,所以,您又提出来“网络化”的问题?

  梅萌:是的,科技服务业的发展,一定要将点连成线、将线连成网。现在包括启迪在内的很多科技服务企业,都是在通过打造网络化的平台,加速聚集各类优质的科技服务企业,以形成综合型的科技服务提供商,实现对企业创新创业的“一站式”服务。

  赖晓南:我想,您正在推动成立的海淀区科技服务业促进会,是不是也是希望从整个区域的角度,形成这种“网络化”的服务体系?

  梅萌:海淀的科技服务业,毋庸置疑是全国最强的。现在海淀在科技服务业的科技金融、创业服务等领域都已经有较为成熟的行业组织,但是由于科技服务业各种业态之间的不断融合,使得他们各自的力量都没有全部发挥出来,需要一个更高维度的网络平台来加大对各类服务资源的整合力度。而在研发服务、科技咨询等领域,现在还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各服务机构之间难以形成合力,急需通过一个枢纽型社会组织去推动和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行业组织。这是我们成立这个促进会的本意。

  当然,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我们一定是沿着“网络化”的思路来开展工作的。首先是要在海淀这个区域内,形成“纵横交错”的科技服务网络,纵向是我们一个一个的产业技术联盟,这些联盟是链接一个一个产业链的上下游,横向就是我们的科技服务环节,研发服务、技术转移等等,一直到产业化,我们首先是要把我们的科技服务嫁接到我们的优势产业上。第二个方面是要推动海淀科技服务业与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服务网络的“网络化”链接,希望通过这个网络能够不断导入各种优势的科技服务资源,也能够不断输出科技服务,拓展我们的市场空间。

  赖晓南:这样也就为科技服务业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梅萌:是的。品牌化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企业个体的品牌化,海淀有很多像启迪这样的科技服务企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品牌化的“亮度”,实现了品牌效应。另一个是整个区域科技服务业的品牌化,这个就得借助标准化了。今年9月份,启迪推出的全球首部科技服务业标准——《区域创新服务标准体系》,这个标准首先是我们企业自己的标准,当然,我们也希望经过不断发展,能够完善成为行业标准,进而成为全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标准。

  赖晓南:关于标准化这方面,我倒是有个设想。由于科技服务业的复杂性,所以完全以业态制订行业标准,可能比较困难,是否可以考虑采用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行业标准体系”?

  梅萌:这是个思路,因为信用是所有企业都需要的。科技服务标准可以包含企业信用标准和服务标准,这样有利企业、园区等形成自己的科技服务品牌,品牌的形成有利于实现企业的规模化和综合发展,并能反过来还能促进科技服务业行业的规范自律。这也是科技服务业实现自我快速循环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赖晓南:非常感谢梅总的分享!

  特约记者赖晓南:

  北京携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北京携创智库咨询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