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健康管理系统和移动医疗的现状与前景
作者:李烨 马瑞青 发表时间:2015年04月28日

  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新应用,BAT三巨头凭借自身技术优势和用户积累,相继掘金互联网医疗。继2014年初阿里巴巴入主中信21世纪,并推出支付宝“未来医院”计划后,腾讯也上线微信“全流程就诊平台”,并于9月初投资丁香园,正式跨界互联网医疗。此外,百度也推出“北京健康云”平台,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专业健康服务。

  基于医疗刚性需求的不断扩大,互联网医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将对传统医疗健康服务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一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带来老年群体的医疗、保健需求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医疗资源供需严重失衡,这一缺口为互联网与医疗行业的结合提供了切入点。

  过去几年,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企业数量激增。根据风投基金的数据,医疗健康领域创业企业数量在2010到2014年期间出现了200%的增长。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打乱了原有的商业模式,促使大量创业项目涌入。同时,老年人对护理服务需求的增加,主流医学界对技术(比如可穿戴设备和视频聊天)的接纳程度也提高。2014年,医疗健康领域的融资数量创下历史记录:所有新医疗健康企业总计获得投资65亿美元。这一数字比2013年增长了125%。

  在移动医疗下衍生的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集体和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示范应用

  目前的健康产业,虽然已经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健康服务的名目也越来越多,但缺少一个体系对所有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目前涉足健康管理的企业大多还是把重点放在产品销售上,对于核心技术与相关健康服务的整合还有待完善。图1为深圳中科汇康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三网融合为网络基础,合作开发的“中科汇康”健康管理系统界面。该系统与机顶盒兼容,拥有测量人体多种重要生理参数(如心电、心率、血氧、呼吸、血压等)的健康配件。系统测量到人体生理参数后,依托机顶盒的三网融合技术,与健康数据挖掘平台连接,将实时健康数据传输到远程健康数据中心,供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归档、深度分析和挖掘,用户通过互联网、短信获取分析结果。健康或亚健康人群在任何时间,都能有效地掌握自身健康状况,达到及早预防疾病的目的。此外,海量数据中心存储的个人健康数据也可以辅助医生诊断。

 

 

  家庭健康服务立足家庭,除了面向所有家庭成员,还可以提供社区医疗服务和专业医生咨询,为每一个成员提供针对性的长期健康水平监测和管理服务,并提供了多种终端接入方式(机顶盒、手机、电脑等)。除此之外考虑到居家老年人人数较多,使用有线的USB方式连接机顶盒,辅以简化的操作流程,符合老年人心理和使用习惯,成为平台的主要接入方式。在机顶盒通过USB读取采集到的生理信号数据后通过有线电视网络,经专线进入健康云计算中心进行存储和分析,分析结果通过同样的网络路径实时反馈到用户端并进行可视化展示。

  家庭管理系统

  “中科汇康”管理系统目前提供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端功能、医生端功能、管理员端功能。其中用户端功能能分析用户的心电、脉搏、血压和血糖,之后有个性化保健建议,医生可随时查看自己辖区的所有病人、任意时间采集的生命体征信息,作出全面的判断。同时,手动输入用药提示、个性化的养生保健要点等信息,病人在家里电视上即可显示。

 

  终端展示有电视展示、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展示和电脑展示。

  电视展示:用户帐号与机顶盒卡号绑定,登入系统时,用户无需手工输入,按确认键即可进入系统。生理信号数据上传采取自动上传与手动上传这两种方式,极大方便了用户操作。数据上传完后,电视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用户。

  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展示: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生理信息的采集、管理和运动姿态识别。系统由智能移动终端及采集器(手握式心电采集器、手持式3合一采集器、MiniHolter、便携式多参数仪、血压计和血糖仪)组成。生理信息采集器将采集的数据通过蓝牙实时上传到智能移动终端进行显示,再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将数据发送至健康云平台分析及挖掘,并将分析的结果及建议反馈到移动终端。

  电脑展示: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访问家庭健康管理系统,了解该系统的最新资讯。在会员中心,用户可以浏览自己的心电检测报告、脉搏检测报告、血压监测报告、血糖监测报告以及医生的健康保健建议。

  示范案例

  在深圳莲花北小区,智慧家庭健康管理项目社区服务站长期跟踪患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采集患者的血糖、血压及心电等生理数据——血压:一周7天,一天6次,分别为早餐前(空腹)、早餐后两小时、午餐前、午餐后两小时、晚餐前、睡前这6个时段;血糖:一周3~4天,一天6次,分别为空腹、早餐后两小时、午餐前、午餐后两小时、晚餐后2小时、睡前这6个时段;心电:一周2次,一次8~12小时。同时记录患者的运动、饮食及服药等日常生活数据,通过深度数据分析,给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以达到优化病情控制、降低服药剂量及服药次数的目的。

  在跟踪的慢性病人中,有很多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改善。其中患者A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第一阶段(2013/11/1~2014/1/7)采集的数据显示,空腹血糖偏低,午餐后2小时血糖偏高,而其服用降糖药的时间为睡前,经过趋势分析及统计分析,建议其与医生商议考虑更改服药时间。在数据采集第二阶段(2014/2/25~2014/4/18),其将降糖药服药时间更改为午餐前,血糖分析的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和午餐后2小时血糖均有较大改善。图4为患者A调整服药时间前后血糖的变化情况。患者B也为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血压自行恢复正常。第一阶段采集的数据中,其血糖变化幅度较大,最低值甚至低到2.6mmol/L(远低于临界值3.9mmol/L),最高值高达20.1mmol/L,查看其日常饮食记录发现,变化幅度大多发生于其长时间剧烈运动之后出现低血糖进而补充大量高糖化指数的食物,后建议其更改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血糖情况有所改善。图5为患者B调整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前后血糖的变化情况。

 

 

  在山东淄博的项目试点,家庭健康管理系统及健康配件受到当地老人家用户的欢迎。如“手携式检测三合一”设备2分钟的无创日常测量,把手机、电视机变成心电、脉搏、血氧监测仪,解析异常心电、血管硬化指数等24项指标;微型动态心电仪MiniHolter24小时动态检测心电,捕捉异常心律等状态,辅助用药指导;血压和血糖测量记录的实时存储、归档及趋势分析、健康评估等。

  家庭健康管理系统在投入示范应用之际就已获得了各界广泛关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健康系统平台持续发展的动力,并随后建立了社区服务站,为专业化、规范化的健康服务提供了窗口。

  商业模式

  移动医疗被称为“王冠上的明珠”,是卫生部重点关注项目。医院是移动医疗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全北京近60家三级医院中只有几家医院已经实施和使用移动护理系统,北京地区移动护理市场潜力可见一斑。

  移动医疗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商业模式。虽然医疗健康行业钱很多,因为体系的复杂性,商业模式可能并不显而易见。很多产品“看上去很美”,但恐怕只赚吆喝不赚钱。商业模式涉及为谁创造什么价值,又如何从中收费的问题。

  我国移动医疗商业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已经诞生了一批商业模式的雏形。例如四维科技“与社区医院和诊所共生”商业模式、新元素医疗“健康小屋+会员制服务”商业模式、中卫莱康“从医院开始,与保险和电信合作,坚持做服务商”商业模式,优加利的“远程监护服务医院客户”。未来我国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商业模式最有可能的是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硬件销售,然而通过软件、后期运营服务来盈利。

  发展前景

  鉴于互联网技术有助于均衡地区医疗资源分配差距,提升现有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政府对于互联网医疗的肯定态度也日趋明朗化。2011年以来,各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来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其中远程医疗、健康数据采集、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解决方案等被列为发展重点。移动医疗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商机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前来“抢滩”,竞争较为激烈。苹果、谷歌、三星分别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健康平台,百度、阿里、腾讯也通过投资或并购的形式入主国内知名在线医疗平台。但从整体来看,上述巨头的相关布局更多属于战略卡位,而在底层数据的收集环节仍处于各自为战的探索阶段,互联网医疗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上。未来随着市场参与者对数据资源的掌握和利用能力变化,竞争格局也会处于不断的动态调整过程中。

  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已经整合了移动医疗服务商、医疗设备制造商、IT巨头、风险资本、移动运营商、应用开发商、数据公司和保险企业等众多参与者,形成了以可穿戴设备和在线医疗为主的产业格局。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产品开发的加快和企业经营实力与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将向纵深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