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互联网时代医疗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黄晓艳 发表时间:2015年04月28日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游弋在医院高墙之外。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及互联网巨头的纷纷布局,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正以不可扭转的态势产生对传统医疗行业实质性的冲击,互联网时代影响和改变了现有的医疗管理方式、医患沟通模式、医生从业生态、卫生政策法规、健康产品创新、健康服务模式等,医疗行业重构与变革的时代正在到来。

  “reMED2015——重构医疗生态”高峰论坛围绕“互联网医疗发展方向探索”及“互联网如何颠覆传统医疗行业”两大主题为参会者送上了一场思想盛宴。我国医院信息化领军人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指出,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为医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并未颠覆医学之本质和精髓。

  本刊记者:王院长您好!国家卫计委发布,反对中国的医疗机构参加国外机构的盈利性等级的测评。作为国内首家、全亚洲第二家通过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IMSS)七级评审的北大人民医院信息系统的负责人,您是怎么看待这个发布?

  王杉:如果是花一笔钱去参加盈利性等级的测评,我也不太赞成。但从北大人民医院整个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看,是得益于国际上的相关组织对于整个医疗信息化建设评审的。

  一个医疗机构信息的评价有自己的可选性。我们从2010年时开始接触HIMSS,此后咨询了信息提供商,并对数字化医院、智慧医院等进行了研究。相关机构认为,HIMSS是针对医院流程安全、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完整评价体系,所以我们就尝试着做了这件事情。经过几年的布局和努力,2014年我们成为国内首家通过HIMSS七级的医院,并成为了信息化的受益者。

  实际工作中我发现,HIMSS评价体系对医院后台管理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对前台的评价和管理理念我也是认可的。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去找在国际上被大家认可的评价体系进行评审,学习那些系统,确实有助于医院信息化的提升。

  本刊记者:卫计委在1月份发布了《远程医疗技术指南》,这个指南的意义是什么?

  王杉:《远程医疗技术指南》其实是在规范这个行业怎么做,但一个行业的规范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点。也许因为个人认识的问题,关于远程医疗,我是一直不太主张医生通过屏幕面对病人,因为医学本身不能单凭看看图像就能进行看病和治疗。远程医疗必须与对方医疗团队合作我们才做,虽然对方的医生团队的水平可能会参差不齐,但他们相当于我们医生的眼、手、耳朵延伸出去,如果医生见不到真的病人,仅仅通过现代技术进行交流,是违背医学常识的。我们在北大人民医院做的远程视频讨论都是公益性的,到现在也没有申请收费项目,所以指南的发布对我们的影响不大。

  本刊记者:我比较关注移动医疗、信息化医疗。北大人民医院是在信息化医疗当中走在前面的医院。您觉得信息化医疗会有哪些风险,比如说隐私泄漏等?

  王杉:一定会有的。互联网数据只要一共享,第一个面临的就是隐私的保护问题。这个保护里面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当然最简单、最原始的方法就是签保护协议,但说句实话,这完全是一个诚信社会签保密协议才能达到的问题。第二是技术方面,就是说这些可以用去身份化技术:我看了这个数据,但我溯源不到数据是谁的,可这些数据是真实的,对于整体的分析有用。所以,我想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是必须的,还需要一定的监管。不论是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还是我们提出的实景医学,都需要同步考虑,而不能说等我们先做了再考虑隐私安全的问题。

  本刊记者:您觉得互联网医疗、移动医疗对于医疗机构有什么样的作用,北大人民医院以后会怎样运用这些新手段?

  王杉:到今天为止,移动医疗是什么?老百姓理解起来还很困难。普通百姓认为,互联网医疗就是挂个号,收集点儿数据,这就是它的核心。事实上医疗最核心的是人,医生是人,患者是人。

  在“互联网时代医疗的机遇与挑战”演讲发言中,我已经提到,互联网时代医疗是伴随医学发展的各种现代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学科,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服务,所服务对象是医患双方。互联网、物联网、移动平台、大数据、云计算、认知计算等一系列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应用,对于医学无论是医疗本身,还是教学、研究都会带来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会改善医学的服务模式。在相当程度上,我们也希望它改变现在的诊疗模式。比如说最简单的诊疗模式,大家得了病都往医院跑,新的技术应用会不会让病人在他自然的工作、生活、学习的状态下就能够完成健康、保健、疾病的诊疗。

  北大人民医院走过了以部门为核心的有线网时代,以医护人员为核心的无线网时代,以及以患者为核心的物联网时代。我们探索的信息化发展理念,或许对移动医疗行业的从业者会有所启迪。  

  北大人民医院作了九年多的努力,我在2008年正式提出了实景医学/实景健康理念,最终得到了业内包括牛津、剑桥、伯克利、东大、新加坡大学、耶鲁等相关专家的广泛接受和认可。我们的实景医学,是指应用移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实现在患者自然生活状态下,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医务人员,开展实时疾病诊断、监测、治疗的创新医疗服务模式。这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需要自然生活状态下疾病数据的采集、分析、诊断、诊疗方案实时调整,能够激活、重构和整合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无限扩展与覆盖,并覆盖全生命周期、全方位以及全人群。我相信,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也许某一天,我们所提出的实景医学这种理念和模式,最终会对百姓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影响。

  本刊记者:“实景医学”适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它的发展过程会面临哪些挑战?对移动医疗和实景医学的未来,您有哪些建议。

  王杉:在家庭通过各种现代设备,跟二级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和中心医院形成完整的无缝隙连接,医学的绝大多数领域都可以实现。基于无线互联网的“实景医学”医疗服务创新模式主要可以用于患者以下情况的研究:实景男科学之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实景呼吸内科学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实景疼痛学之术后疼痛与癌痛,实景心脏病学之慢性心衰,实景耳鼻喉科学之头晕与平衡障碍等。

  这样的新型模式自然对医疗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应需而生的实景医学看似美好,但要发展仍存在诸多挑战。一方面是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既包括健康数据采集设备及设备运营资质等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缺乏,也包括疾病、健康评估方法及其从业人员、操作人员等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缺乏;另一方面,医政管理、运营模式、安全隐私保护以及法律等方面也都存在不小的挑战。

  对于移动医疗和实景医学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它的组织架构和模式搞清楚,逐步建立和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建立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卫生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加大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专业机构的建立,以及对相关机构进行专业管理,逐步解决费用支付模式的问题。

  本刊记者:刚才您谈到了改变和改进,您觉得互联网浪潮是否会对传统的医院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王杉:颠覆不了。医疗本质最终还是医生和病人之间产生联系,这个模式不可能靠技术改变,靠中间件就能够进行。因为人体太复杂,同样一种疾病也有千差万别。

  我认为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今天就像当初的CT、核磁、B超等先进医疗设备一样,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医学发展、改变医学生态。通过云技术的使用,预期在未来会帮助从业人员、研究人员得到最新研究成果的治疗选择方案细节,给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是真正改变医疗生态的地方。

  也许是我太传统,我依然坚信移动医疗带来的浪潮,只会促进医学的发展,但无法改变医学的实质,颠覆更是不可能的。当然,促进的同时会带来一些我们需要克服的挑战和问题。

  本刊记者:互联网技术也会给你们带来一些压力吗?

  王杉: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压力。因为直到现在,所有由此带来的契机和拓展,都只是对医院外围的服务进行了改善。

  马云先生曾在乌镇的首届互联网大会上提到:三十年以后应该是医生找不到工作,医院、药厂会越来越少。我是个外科大夫,如果三十年以后,80多岁的我健康的话,我估计依然在从业。而马云先生在做未来医院、帐户系统、支付及金融解决方案、免费的WIFI服务、室内导航,还有药品的安全计划,从药品出厂时进行身份认证的全程追踪。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百度2014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上曾提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每个普通患者通过互联网都能获得权威医疗机构的救助。具体做什么呢?百度借助可穿戴设备、强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另外,百度的健康搜索服务可以对医院药品、医疗信息进行在线搜索。

  我很欣赏互联网大佬们的做法,但他们所做之事都是医疗周围的事,服务的事。目前,我所见到的基本上都是服务,真正去改变医学的技术现在还没看到。

  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正催生医疗业向移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前进。互联网医疗将来的趋势,专用医用终端与BYOD,也就是多网融合的平台,即互联网的开放平台,进行跨平台终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病历的应用,还包括患者、医院的导航、患者的管理、医患的互动、健康咨询;包括我们在用的微信等等一系列平台。第二个趋势,刚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透明计算,我接受它的理念,就是即用即消,可以兼容所有的操作平台,这对医疗来说是必须要实现的。随后带来的是一系列的全面的管理和监控的问题,也就是趋势三,无边际网络的安全。大家做之前就要仔细地关注安全的问题。做互联网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如果不注意隐私保护,终有一天会栽在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上。第四个趋势,技术服务于需求。任何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都是以需求为导向,解决一切难题为目的。不管是医疗健康提供方的需求,还是解决患者的需求,都是可持续发展。

  我期许,如果有一天,新一代移动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能使得我们诊断更加准确,治疗更加个性化,治愈率更加大幅度提高,病死率大幅度减少,无论对医院、医生、学科的发展,还是对患者来说,都是荣幸。谢谢!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