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移动医疗不再雾里看花
作者:张发宝 发表时间:2015年04月28日

  移动医疗从2014年爆棚,到2015年热点依旧不息。不过仅仅一年,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未来发展路径,移动医疗从雾里看花变得逐渐清晰。

  谈移动医疗,我个人习惯将移动医疗分为“五端三段两型”。五个端点包括药企、医院、医生、患者、政府,这是五种不同的角色;三段指的是院前、院中和院后;两型指的是表型与里型,表型指的是移动手段,包括软件与硬件,里型指的是医学知识。

  五端

  传统医疗生态链是相对封闭和固化的,药企、医院、医生、患者、政府扮演不同的角色,形成相对稳定封闭的生态,十余年的大力度医改,也基本没真正改动这根链条。移动颠覆了诸多行业,到医疗领域,有人认为医疗移不动,有人则认为能移动。随着移动化手段快速切入,对现有的医疗体系是颠覆、补充还是重生,目前存在很大争议。但无论是什么结果,最终医疗会随着移动化切入越来越深,形成新的生态环境。新的生态环境重构时,会产生大量的机遇,链条上传统的利益体被快速分割。在体系重构时,开放则生,封闭则死。目前很多创业项目都在这五个端点环节进行切入。

  端点不同,模式有别。目前大家更多聚焦于医患端,相对来说,患者基数庞大,医生数量有限,在业内习惯将医生称为B端,患者称为C端。象春雨医生、好大夫、有问必答等轻问诊模式都聚焦于此。春雨医生以海量患者吸引医生入驻,而好大夫则以服务医生为根本,筑巢引凤,让患者不请自来。当然,其中的玩家远远不止上述三家,其它还有如珍立拍、杏树林等。但是从医院端(H)上看,这些机构实际上都在挤占医生资源。因此,医院围绕自身的利益,又有了专门为医院提供移动医疗服务的机构,如杭州卓健以此为契机为医院订制APP,让医院也快速通过移动手段圈住固定用户。还有一些地方成立网络医院,或远程医疗连锁,维护传统的医院利益体。

  实际上除医生,患者和医院三方利益纠葛之外,还有药企端,称为P端,有另外的商业利益诉求。象MedSci(梅斯医药)、医脉通等公司切入其中,为药企提供第三方医学服务支持,而主要的手段中也包括移动端手段,让市场更透明化、便捷化与成本效率提升。

  三段

  上面是五个端,移动切入后商业利益呈现分化,传统的链条正在被快速解构,新的模式会重构。同样,在三段方面也是如此。传统的医疗,主要聚焦于院中,对院前与院后服务基本处于忽视状态,这并不利于医疗效率提升与医疗资源的集约化。所以,大量的院前挂号导诊、院前轻问诊、院中就诊服务、院后慢病服务应运而生。由于这三段分工明确,移动医疗利用其快速便捷的优势,快速卡位,强占入口。如掌上药店、挂号网、健康之路以及一些体检机构也参与其中,通过提供挂号、药品服务或康复与慢病管理等角度,抢占资源。一旦这些机构切入,后来的创业者介入的成本会急剧提升,门槛被迅速拉高。2015年后在此三段创业的,需要从垂直领域入手,很难从通用平行平台切入。

  两型

  两型指的是表与里。在移动医疗领域,早期阶段更看重的是工具与手段,即移动化是核心。但医疗行业与其它行业不同,关系到人身安全,因此监管严格,同时应用的门槛会相当高。因为医疗的变革中,任何不慎都可能引发生命安全问题,因此任何大的举措都是慎重的。例如苹果apple watch不再提供医疗智能硬件监测,美国FDA因为部分医疗智能硬件检测结果不准确而罚款,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仅仅从移动端快跑,极有可能摔跟头。

  移动医疗在2015年后逐步进入第二阶段,发展“里型”。在移动医疗领域,医疗知识信息体系与决策体系是医疗的根本。随着移动医疗的深入,基于医学内容、大数据和医疗决策性的公司会脱颖而出,成为移动医疗领域的基石。所谓医疗移得动或移不动,都是片面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提供精确的数据,以及精确的数据整合、分析与解读。就象轻问诊,如果有IBM的沃森作为支持,指导医生决策,它可能就很靠谱,沃森背后其实是专业化、智能的医疗决策体系;象挂号网,如果仅仅提供号源,与传统的黄牛并无差别,但如果能优化挂号流程,提高医疗效率,那就是进步!而其背后是数据与决策在支撑。

  在医疗知识信息体系与决策体系方面,需要考验企业对医学的沉淀与积累,象MedSci、医脉通这类长期从事医疗信息积累与体系建设的公司可能会脱颖而出。与移动型擅长的公司配合,有望在真正意义上提升医疗效率与精准性。

  未来

  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渠道为王”,在移动医疗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目前,移动医疗还在风口和天上,换句话说还没接地气,还没真正让临床医疗受益。目前国内的移动医疗还仅仅是移动的外壳,中间缺少医学内涵。也正因为此,移动医疗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医疗外一片欢声雷腾,医疗内则是冷眼旁观。目前移动医疗模式不仅医疗界人士还不完全认可,甚至患者也不一定完全认可。同时,医学本身正迅速迈向精准医学时代,医学自身的快速发展,对IT技术尤其是对物联网、大数据以及移动技术的内在需求与驱动,更应该是未来移动医疗的看点。

  因此,接下来移动医疗的重心在于移动化手段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同时将医学知识系统与移动化相结合,才能真正表里如一,为医疗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MedSci(梅斯医药)董事长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