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科技创新力促农业转型发展
作者:段子渊 发表时间:2015年08月17日

 

  农业作为我国最大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公益性产业,脱胎于数千年的小农经济形态,因而一直面临着“天花板”在顶、“紧箍咒”在身的难题。推动农业走向现代产业发展之路,是我国长期努力的目标。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业转型发展,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的产业化是在社会大生产进一步高度细分基础上产生的,其前提是土地使用的规模化和生产的集约化,后者必须以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操作为前提,其实质是农业生产的工业化。但我国目前户均经营土地仅有7亩之余,在世界上也属于超小规模。面临全球化大生产的高度专业化以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向“五化”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小规模经营越来越显示出极大的局限性。无论是先进科学技术应用、金融服务提供,还是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市场竞争力提升,都遇到难以超越的现实困难。农业要发展,必须突破经营规模小的限制。

  自1995年国务院批转《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意见》以来,国家一直在稳步推进土地的集中流转经营。然而,我国土地的集中流转与农村发展和部分农民人口的转移息息相关。要突破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扩大土地经营面积的同时,必须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农业的产业化与现代化是与城镇化紧密相联,与新型工业化发展相关的。没有城镇化创造条件,提供就业岗位,没有新型工业化辐射带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转型发展就难以推进。对于中国来说,农业人口众多,产业调整转型也需要时间过渡,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注定是分阶段、多层次和较为漫长的过程。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还要坚持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生态条件南北迥异,气候、光照等自然因素东西相差悬殊,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沿海内陆各不相同,如何在不同的生态区域和生产条件下找出推动农业转型发展的合适路径,是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的真正选择。为此,中国科学院从2009年开始,针对我国东北、华北和黄淮海平原三大粮食主产区,在院党组的部署下面向农业生产的主战场,开始了科技助力我国农业转型发展途径的探索。

  在土地广袤连片和机械化程度高的东北黑土地区,组织开展了主要农作物不同规模种植模式和综合效益的比较探索。例如与沈阳军区合作开展了人均耕地1000亩以上的种植方式试验;与呼伦贝尔农垦合作进行人均耕地300-500亩种植方式的试验;与黑龙江农垦合作实施人均耕地100亩种植方式的试验。结合种植方式试验,开展我国较少涉及的早熟区和极早熟区的玉米、大豆新品种培育,重型机械耕作和精准作业装置与技术研发,探索大型农场式的生产经营模式和技术标准,为不同种植规模的大面积推广储备技术。几年的实验结果显示,以一人耕种1千亩地计算,一年会有30万元的纯利润收入。

  在华北平原,结合滨海盐碱地改造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中科院与科技部联合“三省一市”启动了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目标是大幅提升环渤海中低产田粮食产能,在地下水压采的前提下,灌溉非常规水和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不显著增加投入的基础上增加粮食产量。为此,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了盐碱地改良利用与中低产田土壤改造、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咸水灌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优质农产品加工等技术创新。2015年,为使“渤海粮仓”项目取得的初步成果能大面积示范应用,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利用“科技服务网络”项目,在核心示范区——河北南皮县与地方政府一起,启动了整县域科技增粮示范。将全县70多万亩土地按土壤类型分成3大片,分片包干,确定技术负责人,由中科院和地方农科院研究人员、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团队,针对品种、水、耕种技术、粮食加工和销售问题进行通盘考虑和全面示范。为有效解决淡水短缺问题,将县域内700多个坑塘加以利用,以其中的蓄水(咸水),微咸水和淡水交替灌溉作物,不仅节约了地下水而且总体提高了粮食产量。通过整县域示范,期望建立大面积推广而技术不失真的规范,实现改良40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00万亩盐碱荒地,完成增产100亿斤粮食的目标。在开展“渤海粮仓”科技增粮示范的过程中,以种植耐盐品种等为切入口,推动土地流转和农业合作社的形成,探索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经营方式和每户种植一千亩土地的“家庭农场”模式。目前“渤海粮仓”核心试验区已成为国家粮食增产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在黄淮海平原,组织开展了大面积均衡增粮科技示范。针对河南小麦-玉米主产区的5种土壤类型,与河南省政府合作,分别在5个县开展土壤改良和均衡增产示范。通过秸秆还田、盐碱改造、增施有机质来达到均衡地力、大面积增产的目标。位于新乡的封丘县由最初的盐碱地已全面改造为高产良田。2015年,针对黄淮南片尚存在的约6000万亩的中低产田,在“渤海粮仓”成功实施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又选择淮北区域的安徽涡阳县和农亢农场为核心试验区,启动了以改造砂礓黑土为主要内容的中低产田改良“第二粮仓”预研示范项目,通过秸秆科学还田等措施改造既涝又旱的土壤特性,改变种植结构,培育适宜的抗病小麦和耐旱耐涝玉米品种,研发智能农业装备,在增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环境污染,带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需要把被不同行业割裂的产业形态全部回归于农业。如果我们看美国的农业产业,它不仅包括了种植业、养殖业等生产环节,也包括了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及制品的商业销售多个环节,因而提供的就业岗位非常之多。反观我们国家的农业,由于以前的计划体制,人为地将加工部分划给轻工部门,销售部分划给商务部门,供销总社仅是销售农资的行业,所谓的农业产业实际上仅是种植和养殖等生产环节,加工和流通销售都从产业中被剥离出去。所以农业其实不成产业,对GDP的贡献就很低。完整的农业产业形态组成中,种植和养殖只是生产环节,加工、销售环节都应属于农业产业。美国的农业产业是一完整的链条体系,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都归属农业协会,协会再以农场联盟的性质将部分利润返回给农场主。美国每个州有农业协会,农场主加入农业协会,农业协会有自己的加工、物流、销售,甚至有自己的农业金融,可以集资,发放贷款,也可以给协会会员发行债券,推动融资,为再生产扩大装备,是一完整的产业。在这种业态下,职业化的农民也能够获得与其他职业近乎相当的投资收益。

  农业产业的链条较长,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可以形成一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民生改善,也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学院在院党组的领导下推动农业科技与市场的结合,在产业链条整合、农业转型示范方面作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尝试。比如,中科院农业科技办公室和武汉植物园与几位有长远抱负的企业家合作,基于武汉植物园多年培育成功的黄肉猕猴桃——“金艳”新品种开发,与四川浦江县政府共同在沿河河滩地两岸规划了17.5万亩的猕猴桃产业园。当地政府提供土地,武汉植物园提供猕猴桃新品种和种植技术,几位企业家提供资金,中科院提供技术集成经费,通过促进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探索农业全产业链的形成模式。其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全产业链收益共享,农民职业化发展”,具体内涵是“土地规模流转、农民集中居住、园区标准种植、产业工人体制、农民会所福利、利益共享分配、包装物流体系、产业规模经营、全球销售网络”,规划投资11亿,产品计划占国内市场的20%,国际市场的11%。规划认为,以工促农,形成产业形态,收益与农民分享,是促进农民职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中国农业转型的一个宝贵实践机会。几位企业家对此高度认可,共同实践,成立了“四川中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从农民土地集中流转开始,净投资1.15亿,规划建设了1万亩高标准猕猴桃种植园、9000吨的冷藏车间和1条果实分检包装生产线。可惜的是,四川中新注资1个亿后,由于当时苗木不能作为抵押资质而贷款未果,出现了资金短缺,苦撑三年,在园区即将收果之前最终因资金链中断而将企业转售联想。尽管这一探索最终未能完全按照设计的模式实现运营,所幸的是,联想承接以后虽然主要从事果产品的收储经销,但在果园的管理中部分吸收了农民工人体制的理念,猕猴桃产业正在市场拉动下蓬勃发展,四川蒲江的猕猴桃新品种种植面积已近15万亩,成为县域支柱产业。在其带动下,河南栖霞,陕西周至等地的猕猴桃新品种种植和收储销售、河南封丘的树莓种植与加工蒸蒸日上,产业形态初步显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有望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目前,院农业科技办公室正在宁夏几个县市组织开展类似的科技实践活动,期望能在西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处于工业相对欠发达的县域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培育形成当地的主导产业。

  如果说猕猴桃产业链还相对较短,仅以果实的分拣销售而终止的话,将农业产品的加工形态延长至化工和医药领域将是价值倍增的产业发展方向。比如马铃薯,既可以作为粮食作物,也可以将其主要成份——淀粉水解为糖,糖就可以转化成许多生物基平台产品,如乳酸、丁二酸,异戊二烯等,是众多材料的原料中间体;马铃薯茎叶中的茄尼醇是加工辅酶Q等医药产品的原料中间体。相信通过科技创新,把后端加工的高技术产业链发展起来,还农业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形态,农业就会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固有面貌了,农民就会转化成为职业化的产业工人。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业现代化不能一个模式齐步走,各地要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形成全国多路径、多形式、多层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和院农业科技办公室在院党组的领导部署下,将组织院内力量一如继往地积极探索,用科技创新的成果组织实践,促进我国农业的转型进步,让中国科学院农业科技队伍在推动我国农业向富有现代化科技内涵产业形态的发展中做出战略性新贡献,并成为农业科技创新队伍中的一支有生力量。

  王玲整理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