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农业转型发展必须强化科技支撑
作者:陈诗波 发表时间:2015年08月17日

 

  2014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依然实现创纪录的“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同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业生产正在实现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重大转变,我国农业正在朝着现代化的目标稳步推进。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期性矛盾仍然很多,各种新的风险还在不断积聚,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抓紧补上这个“短板”,不仅是农业自身转型升级、夯实基础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适应发展新常态、稳定市场信心、扩大回旋空间、应对风险隐患的需要。

  新常态下我国农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变化

  三产融合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随着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各国政府更注重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发展现代农业,即通过农业内部多个子产业的融合,如农业与旅游业、农业与化学、农业与能源等产业的融合来拓展农业的内涵和外延,致使农业发展逐步迈向“第六产业”,由单纯的农作物生产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闲服务业等领域交融发展。这既是新常态下我国农业迈向现代化和实现提质增效的新机遇、新引擎,也对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农村市场。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农业生产与流通中,不断打通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关联环节,催生了多种新型业态。如农民通过互联网对农业相关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等进行广泛收集,用以指导生产和销售,进而催生了数以万计的新型职业农民;3G、云计算、物联网等最新技术也日益广泛运用到农业生产之中,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的智能农业系统不断涌现和完善,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和集约化的精细农业深度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流通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加速建设等。另外,农资电商也迅速兴起,农产品流通领域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国家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部分都实现了电子交易和结算。

  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转型的客观压力增大。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结构趋向高级化,优质、安全的绿色产品正逐步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和方向。同时,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向精深型、绿色型、规模型的方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优质、专用品种和规模化、标准化的绿色食品基地的需求日益迫切。此外,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工业和服务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加大,如近年来东南沿海多地频现“用工荒”现象,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才能释放大量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民向非农业部门转移。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高度分散。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总体呈现“一断二短三恶性拉长”的问题。“断”是指多数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分别在不同利益主体手中实现,留在农民手中的很少。“短”是指多数农副产品仍然停留在卖原料上,或者只是经过初级加工、粗加工就仓促出售;而且营销范围狭窄,绝大多数就地出售,出县、市的不多,打出省界、国界的就更少了。“恶性拉长”是指农副产品同城倒卖、坐地贩销、互相杀价等不良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农村信息封闭、农业增长方式落后、技术研发推广困难等。

  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矛盾凸显。近年来,随着农用土地、生产资料、人工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攀升,农产品成本的“地板价”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国内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经超过了国际市场,农产品内外价差倒挂已成为“新常态”,在此情况下,农业发展不能再按以前的路子走下去,必须改变传统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资源消耗过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越发突出。多年来,我国为了保障国内较高水平的“农产品供给率”,忽视了水土资源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农业生产的环境负效应日益凸出,农业发展面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极限。目前,全国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2/3,农业生产年缺水300亿立方米,超过10亿亩的旱耕地完全靠天吃饭。另外,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仍然普遍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和土施肥料的粗放式管理,水肥资源消耗巨大。我国每年农业灌溉用水约3600亿方,水分生产效率平均1公斤/方,仅为发达国家的50%;2013年全国化肥用量约5912万吨,居世界首位,但化肥利用率却不足30%,未被利用的部分则通过径流、反硝化、吸附和侵蚀等方式进入环境,污染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进而导致劳动生产率下降、粮食平均单产受限。

  农业装备与技术落后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国际上农业机械装备与技术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如原料品种专用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工装备智能化、生产能力规模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质量体系标准化、能源利用低碳化、物流生产专业化等。与之相比,我国农业装备技术还有很多短板,甚至空白,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高效率、多功能、精准化农机装备还比较缺乏,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如甘蔗、棉花产业遇到的困境,主要就是缺少先进适用的作业机械,导致用工多、生产成本高,产业竞争力弱;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偏低,传统加工业的机械化程度较低、装备落后,节水减排技术和节能降耗技术体系远未形成,集成度更低,加工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以及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也亟待提高等等。

  构建四大技术体系,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

  新常态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也要对传统思维“说不”,为创新体制“叫好”。要从注重农产品数量增长,转向注重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从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转向为生产、加工与生态协调发展服务;从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转向资源开发技术与市场开拓技术相结合;从面向国内市场为主,转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是要构建起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技术体系,重点是在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资源节约、农机装备、防灾减灾、质量安全等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和集成转化。具体可归纳为如下四大技术体系:

  一是构建稳产高效型技术体系。实现农业稳产高效,优良育种、轻简生产是关键。目前我国种质资源改良、育种方法和种养殖技术等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能力不足,产学研脱节严重,企业尚未成为推动优良品种市场化的主力,且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畅,良种、高效轻简技术难以及时、广泛深入田间地头。今后,应按照不同区域农产品的特点和用途,加大对全国农业科研力量及研究方向的合理布局与优化调整,研究制定合理的稳产高效目标,探索设立育种专项资金,重点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新品种,改进种养殖业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大力加强对区域名特优新产品产后研究,尤其是储藏、保鲜、包装、储运和深度加工增值等领域。同时,要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品种,抓好试点示范。将优育品种选育、关键技术攻关与成熟技术推广有机结合,重点突破瓶颈因素,完善提升集成技术模式,并及时总结高产创建及标准养殖的好做法、好经验,分区域、分品种、分层次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引导、示范带动,在主产区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至全国,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区域特点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全面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

  二是构建生态安全与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十三五”时期,应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农业功能多样化的发展要求,抓紧落实农业领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病虫害综合防控、生态养殖、农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和绿色制造等循环节约型农业技术体系建设。重点是提高农田“四水”(降水、灌溉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效率,研究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和省工、省时、节能降耗的耕种技术;加强新型高效肥料、绿色生产资料、高效低毒农药、秸秆和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加快对病虫草害的生态调控、生物防治、非化学药剂等环境友好型技术及制剂的研发和应用;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生态循环模式,积极开展畜禽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技术、畜禽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同时,要通过积极的财税政策引导涉农企业和科研院校加大生态安全和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研发力度,扶持“农”字号龙头企业构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强化政府监管,建立安全型农业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循环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是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体系。目前,我国农村网络通讯设施落后、物流配送仓储建设滞后、技术人才匮乏,网络覆盖率低、区域分布不均衡,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难以适应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要求。对此,应从国家战略层面重点推进网络、物流基础设施和信用、人员体系建设,搭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商、信用、人员配备、物流保障、信息、基础设施”等农产品流通“六大支撑体系”。其中,电商体系主要是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建立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网上交易实现体系,以实现农贸产品的网上交易和在线支付,实现特色旅游、特色农家乐网上推广、交易、支付,实现特色经济、招商引资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电商体系是核心,农村电子商务信用系统要坚持低成本,低门槛,时效性和识别简单。人员配备体系包括信息员、网站技术人员、销售员、农业推广人员等所有与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相关的人员配备。物流保障体系重点是培育低成本的物流配送队伍,形成覆盖面广、流通力强、质量高、时间短的全方位均衡的农村物流途径。信息体系主要要保证信息采集、加工、存储、传输的安全、可靠、及时、有效。基础设施体系主要是配备农村电子商务体系运行基础硬件设施,搭建整个体系的硬件基础平台。

  四是构建现代农机装备技术体系。当前,我国农机具研发面临配套系统落后,装备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农机作业范围狭窄,农机产品存在过剩与短缺并存等诸多问题。今后尤其需要政府对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进行长期投入,并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以农业机械化为主体的技术路线,全面推进农机装备、农艺技术等取得突破融合,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园艺作物和经济作物全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平原地区丘陵地区机械化都兼顾的协调推进格局。可探索设立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扶持农机企业逐步承担起重大农机产品创新的重任,引导科研院所为农机企业提供源头创新,推动产学研共建工程实验室和开展合作研发。重点是围绕主要粮食作物,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配套的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大力发展能够组装、调节、适应多种作物生产要求的轻简化农业机械;积极发展生态保护性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装备、保护性耕作关键核心技术和配套农业机械、畜禽清洁规模生产新工艺及配套装备、资源转化利用技术、农产品品质安全保障技术和装备、农产品品质快速检测分析技术与仪器设备,大宗农产品加工、保鲜、冷藏、冷链运输技术与装备等,并将先进的农业机械、农艺技术组装配套,形成高效、灵活的综合技术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