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中国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
——专访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区管理处处长李志远
作者:黄晓艳 发表时间:2015年08月25日

 

  从1988年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诞生的那天起,国家高新区就肩负着国家科技与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的重任。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承载主体——国家高新区在集聚创新资源、引领产业发展、推进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形成了明显的优势。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科技部火炬中心高新区管理处处长李志远对高新区在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产业方面的工作给予评价,并对高新区快速提升创新创业的环境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用数据说话

  本刊记者:请您先介绍一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高新区)发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李志远:198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明确指出要在有条件的城市试办新技术园区;1985年7月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政府兴办了中国第一个高新区;1988年5月,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家国家级高新区。

  1988年8月,以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要内容的火炬计划正式开始实施。其宗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当时提出四项工作:建设园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支持项目,政策宣讲培训。1991年3月国务院12号文件颁布,批准建立26个国家高新区并制定全国适用的扶持政策;1992年11月国务院又批准建立25个国家高新区。1997年6月,为解决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和21世纪中国粮食问题,国务院特别批准建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至此,全国共批准建设国家高新区53家。

  虽然国家级高新园区有序地建设,但全国各省、市、县都在建设不同类别的园区。2006年,国务院对各级高新区、开发区进行整治,只保留国家级和省两级,县级市级园区撤销。2006年1月,宁波省级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2009年开始,科技部启动国家级高新区升级工作。通过这20多年的建设,到2014年共有国家高新区数量为115家,今年2月5号又新增加了14家,总共是129家。这里要说明一下,2009年国务院还批准苏州工业园区同时享受国家高新区政策,并纳入高新区管理,国家高新区准确数量为129+1家。

  高新区的布局,国家刚开始更多考虑的还是在智力密集区、开放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建设,但随着高新区的规模经济总量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逐渐显现,建设高新区、振兴地方经济成为各地争相建设高新区背后的主要动机,高新区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张,现在的分布情况是:东部有77家,中部有28家,西部有25家。

  高新区建设20多年来,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效果。从1991年的27家开始统计,高新区当年销售收入71.9亿元,平均增幅30%,到2014年底,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22.9万亿元。这比全国平均增幅快得多,即使是去年受到国际国内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根据我们的快报测算,增速大致达到15%。

  2014年,高新区全口径生产总值6.6万亿,占全国GDP的10.4%,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5.3%,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9.3%,出口创汇占同期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8.2%。

  高新区的研发投入占到全国的1/3,单算企业专利,高新区占到40%,全国1/4专利是高新区企业申请的,1/3的新产品在高新区产出,40%的高新企业在高新区。我们还建设了孵化器、工程技术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科技创新的资源大致有1/3聚集在高新区。高新区的从业人员达到1524.2万人,50%是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素养和队伍水平高于园外,这些数据是我们从60万家高新园区企业中选择7.6万家企业统计出来的。高新区实际创造的数据比我们的统计会更高。

  本刊记者:国家高新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承载主体。您认为,高新区的管理者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李志远:国家高新区都是地方政府来主导管理,科技部门来指导。高新区是所在地的市级政府派出机构设立管委会,来行使所在地政府相关的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尽管授权有多有少,管理的情况稍有不同,但大多数还是采取管委会设置、授权来管理,园区的土地采用托管方式。科技部门包括科技部更多地还是从规划制定、园区评价、政策制定和推广、培训交流等方面,去贯彻国务院对高新区的一些要求。

  地方政府对高新园区整体要求,除了是创新高地外,同时也是经济增长极。虽然地方上还有吸引外商和生产加工企业的经开区,但当地政府会有意识把技术水平高、有核心自主科技成果和创办企业放在高新区。

  优化生态环境

  本刊记者:高新区是如何进行和承接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高新园区里的创新创业呈现出哪些新特性?

  李志远:去年全国7600亿的技术转移的登记数里面,有60%多的是在高新区产生的,大多数还是企业之间发生的,可见高新区的技术外溢、技术转移很活跃,占到全国的2/3。

  技术移转转化在高新区里表现出来的形态和我们原来所想的是不完全一样的。以往研究院所高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主要通过和企业合作,把技术买走,形成产品,这是一个方式。但高新区的主流更多还是通过创业来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就像当初柳传志、倪光南创办联想那样,通过创业,自己创办企业的方式是最多的,也有自己跳槽出来后直接创立企业。通过跟踪我们孵化器中的创办企业,发现相当一部分是从研究院所和高校出来的人在干。最近两年来有些变化,“创业新四军”出现了,创业构成上也有比较大的变化。但不管怎么样,用创业来促成技术转移还是最多的。

  出现这种情况要从正反两方面来看。科研院所的技术研究水平很高,但技术成熟度和市场真正的接受度之间还有距离,这段距离不是政府能解决的,还得依靠市场解决。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从科技成果的成熟度来说中科院比高校要好,产业部门比中科院又要好点。

  反过来说,中科院和高校的技术是尖端前沿的。但市场上能接受的技术未必是尖端的技术,而是企业需要和适用的技术。特别是有些产业,像IT、互联网产业会表现得更明显,本身周期短,变化发展很快,很难说要等到科研院所通过中试一步一步来做。

  对于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来说,高新区有最好的承载环境。无论是政策方面,还是资金保障、发展空间、未来的人才供给都是最好的。互联网百强企业中就有96家都在高新区,这说明高新区的发展环境很好。

  本刊记者: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尽如人意。

  李志远: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不尽如人意有不同的原因,主要还是技术成熟度离市场有距离,而这段距离大家都不关心。一方面科研人员的价值取向是以发表论文、评职称为主,能否产业化与自己关系不太大。成果的转移转化动力不强。另一方面,科研人员的理念中觉得技术很重要,市场和经营不重要,在与企业合作时,谁来主导产品,谁来主导经营公司,想法意见不一致,也会影响到合作的效果和产品的转移转化。

  现在创新创业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科研院所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大力量,科研院所的离职人员、单位派出人员、或者是研究院所成立的公司,通过创业来实现转移转化。现在的创业新四军主要是90后,刚毕业就创业,二是海归创业,三是职业创业者或者叫连续创业者,四就是企业系创业人员,即从大企业出来创业,像阿里系、腾讯系、百度系等。据我们了解,目前互联网人才流动和流失达到20%~30%。

  本刊记者: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载体。科技部火炬中心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高新区和创业者创造更加适应新时期创新创业的服务模式和机制,指导和引领全国创新创业的发展?

  李志远:无论是宏观形势、发展理念、竞争格局,还是体制机制、发展阶段、产业环境,我国当下的高新产业园区已出现许多新的变化,新形态下高新区的机会会更多。自十八大提出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方针,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创业热潮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国务院密集召开会议,出台布置创新创业的相关工作。1988年火炬计划就提出建孵化器,加上这些年高新区在创新创业所做的工作,我们是最有条件来做这项工作。2014年,我们提出实施创新创业中国行动,有专门的处室在做。我们举办的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持续4年时间,如果再加上以前的专业大赛,我们做了20年。涉及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这块工作原本就是火炬中心的具体工作,无论是从政策、研究、还是科技服务队伍,我们这里最全。

  高新区更是责无旁贷来做这件事情,工作上安排布置现在都变成高新区自觉行为。前20年,高新区承担经济主体、经济增长极的角色,着重招商引资、规模建设。到现在,他们觉得效益最好和活力最大的还是高新区自己创办培育的企业。因此,高新区对创新创业者的扶持和培育都是自觉行为。

  高新区是从最初的批地机构,才有了一次性财政收入,慢慢建设和发展,到现在,所有的高新区都是所在当地财政最好的,因为人员供养少,没有历史负担。等财政收入好了后,高新区都很愿意从园区过去的土地开发变成园区经营,自己盖厂房,建创业空间收取租金,甚至对好的创新创业企业免收租金,形成循环发展。高新区的财政投入占到了全国总投入的10%,高新区把大量的投入放在科技上。

  创业是需要聚焦,新型创业开放式、交互式开发的环境多,高新区人员集中,年轻创业人多,氛围比区外要好,高新区本身就是一个大的众创空间。据我了解今年反馈信息80%都在做众创。

  本刊记者:针对高新区提升创新创业管理、机制、产业、服务,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志远:创新创业是全民的事情。过去高新区偏重于招商引资,对人才引进偏重于精英,像千人计划、海归人才等。下一步更多的创业还是草根创业,政府需要营造环境,营造生态,不需要直接去对企业创新创业行为进行管理。政府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去着力,创业是企业的事情,是创业者自己的事情,政府只要营造好氛围,营造文化,解决企业创业过程中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是市场还有空缺的地方。现在政府在营造氛围方面做得就很好。但我希望政府也别越位。

  高新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会存在着问题。高新区因为在发展前期,承担了地方经济增长点、安置就业、财政收入和城市建设的任务,具有很多的功能。有些地方的功能稍微偏重些,这也很正常。我们每年都在做高新园区的考核评价,不是为了做评比,更多的还是政策性评价,主要做的是高新区发展实际与国家希望建设高新区的吻合度如何,这对地方有比较好的引导效果,对高新区是有引导作用的,吻合度的程度考核会影响到评价结果。总体来讲,问题存在并不可怕,最终通过新的措施,或者是政府工作理念调整,迟早都会解决的。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