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东旭光电:让中国的石墨烯产业崛起于世界
作者:侯锐 发表时间:2016年01月29日

 

  在光电显示行业,大量显示材料都被国外所封锁或垄断,国内很难取得长足发展。以显示器玻璃基板以及触摸屏保护玻璃作为核心业务的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通过对于石墨烯的研发和布局来推动相关材料的国产化,乃至推动整个光电显示领域的技术革新。不久前,东旭光电投资负责人、北京旭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忠辉接受《高科技与产业化》专访,介绍了东旭在石墨烯领域的布局以及未来发展预期。

  本刊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东旭光电以及对于石墨烯的关注点。

  王忠辉:东旭光电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业务分为两部分:一类是研发制造显示器玻璃,终端产品是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另一类是触摸屏玻璃,比如触摸屏手机等。在这个领域我们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近300亿,是全球第五家掌握整套核心技术的企业,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显示行业,东旭光电跟多数终端产品或者终端市场资源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大量客户源。但是大量显示材料都已被国外所封锁或垄断,很难取得长足发展,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围绕整个显示产业的发展来布局,更多地推进相关材料的国产化或者迅速寻找到能够成为替代品的新材料。在这个方面,我们也投资了一些彩膜项目、偏光片项目等材料项目,当然石墨烯项目是通过国内合作培育的一个新材料板块。

  本刊记者:东旭光电在石墨烯领域有何布局?

  王忠辉:我们发展石墨烯是基于显示产业链做布局和安排的,当时的定位是将石墨烯作为透明导电膜,用来取代ITO。我们知道ITO这种材料容易折断,如果随着玻璃的进一步柔软,而配套设施无法跟进,就会制约柔性装备或者柔性显示的发展。所以恰恰由于这个原因,才迫使我们去寻找一些新材料来替代ITO,于是石墨烯就很好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我们最初的布局都是围绕显示终端开展的:改进和优化手机、LED灯管等终端设备的散热问题;增强锂电池的续航能力等。我们希望能够从这些方面着眼来确定企业未来关于石墨烯的发展方向。从2014年开始,公司着手组织力量寻找相关方面的科研团队,最终与北京理工大学组建了石墨烯研究院。通过一年的努力,初步确定了三个产品。现在这些产品也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可以实施进一步的推进工作。2015年3月份,东旭光电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成立了“北京旭碳新材公司”。这个公司主要致力于以上3个领域的技术开发工作,以及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所以依托北京理工大学的资源和母公司东旭光电显示材料的优势,这个公司逐渐也在发展壮大。

  随着事业的推进,公司在布局上产生了一些变化:对于石墨烯这么一个新生事物,我认为是需要多方力量支持的,包括媒体、产业、市场等各方力量的支持。因此继北京理工大学之后,我们与石墨烯产业联盟达成了合作。石墨烯产业联盟是国内最权威的石墨烯相关领域机构,通过与其结合,一方面依托石墨烯产业联盟的优势,调动政府等各方资源,另一方面凭借我们自身良好的下游资源与其进行对接,共同推进石墨烯的发展。所以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扶持创业大赛的原因。创业大赛让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项目,让我们的着眼点不仅局限于显示材料的相关领域,而是上升为希望社会能够给予石墨烯材料更多的关注。我们很难断定石墨烯这种材料今后将会在哪个领域率先取得突破,但是我们依然希望社会各界更够持续地关注石墨烯,共同推动石墨烯产业的成长与发展。

  在此基础上,石墨烯产业联盟也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组建一个投融资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发起石墨烯产业基金,进行相关投融资的安排,这是一种更宽泛的投资和整合。这样一来,在整个石墨烯发展的产业链上,既有高校产学研的依托,又有石墨烯产业联盟大背景的支持,还有多方资源进行对接。借助各方力量,真正将石墨烯产业化进行推进,而不是仅停留在研究阶段。

  我们还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良的石墨烯项目,对于符合条件或者具备一定成长性和技术含量的项目,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资金的帮助,或引进、或投资等帮助这些项目迅速成长起来,形成产业链。当然以上这几个方面,是东旭光电对于石墨烯产业化的一种规划,未来也不排除会延伸到石墨烯产品的上游原材料领域,例如对石墨矿产资源的整合。

  本刊记者:在您看来,用石墨烯替代显示屏领域的传统工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王忠辉:对于石墨烯这种材料,我们请教过很多专家,碳纳米管在很多方面是不可突破的,相对碳纳米管而言,石墨烯在各方面的性能是通过实验、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所以,石墨烯这种材料注定会成为一种颠覆性的材料。诺贝尔奖颁发给石墨烯也一定是有足够理由的,所以我们非常看好石墨烯的未来。

  当然从产业发展来讲,分为几个层面:第一是政府必须关怀,这是产业发展的大背景。缺少政府的关怀,一个产业想要发展起来是异常艰难的。我们现在非常好的一个契机是习总书记先后参观了曼彻斯特大学的国家石墨烯研究院和我国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从顶层设计上给我们进行了一个准确的定位,相信这个举动也会引起地方政府的充分重视。所以就外部环境来说,是非常有利于产业发展的。

  第二个层面就是技术层面。我们希望国内有关石墨烯的相关企业要更加潜心地研究技术,能够真正在技术环节或者中试环节取得突破,从根本上提升石墨烯及相关产品的品质。

  第三个层面就是石墨烯研发和产业的对接。实验品研发出来了,怎样和市场进行良性对接,怎样实现产品的广泛应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研发一定是为了应用,所以在产业对接方面就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ITO本身在显示设备中是一种很昂贵的材料,如果将其替换的材料没有展现出突出的功能或者替换难度太大,就会很难调动下游厂商的积极性,所以在替代积极性上是存在一定冲突的。这就需要首先我们要将产品做精,其次需要末端市场极好的配合。从国内市场来看,石墨烯相关企业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微企业,这种公司生产出的石墨烯,很难获得下游终端厂商的认可,比如如何批量供货、产品导入过程中是否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等,事实上小微企业基本都不具备这种实力,所以在产业的对接上就会非常困难。

  我认为石墨烯产业如果想走到最后,是需要由几个大型企业来主导,共同推进产业发展。这几个企业在每个行业或者每个领域都有相应的实力和影响力,由他们来推动这件事情,下游的配合度也会相应提高。放眼国外,也是这种的情况。比如IBM或者三星公司,他们对新技术、新生事物的关注度和推动力都是相当超前的。所以说,一定是要由大企业来承担重任。

  现阶段东旭光电一方面自己在做石墨烯产业,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地并购整合,将优势企业都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样企业的发展速度将大大提升。

  本刊记者:您能介绍一下世界范围内石墨烯材料替代的企业么?

  王忠辉:世界范围内有很多,比如三星、IBM等,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等许多国家的著名公司和科研院所都在参与石墨烯这件事情。

  本刊记者:据我所知,其实我们国家在微电子、半导体方面与国际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欧洲的“旗舰计划”已经在石墨烯领域进行了大手笔的投资,您是如何看待我国石墨烯产业在这方面的问题?

  王忠辉:在这个方面,我认为石墨烯会有别于以往的传统材料或是半导体领域的境遇。半导体行业或者显示行业过去都是被国际垄断的,像集成电路、IC等,国内的企业都是极少的,甚至是空白的,所以做起来相当吃力,自然也会落于人后。但是石墨烯是一种全新的材料,对于中国来讲,我们的步伐并不晚,而在产业化推进方面,我们甚至比国外走得更加靠前。国外对于石墨烯的关注更多集中在研发层面,比国内更加深入,拥有更多科研成果,但是总体来讲,差距不大;而我国对于石墨烯的关注点则偏向于产业化,基于我国现有的产业政策,最终我们很有可能会引领石墨烯产业的风潮。还有另外一个差异,国外的石墨烯研究定位更高一点,更多关注晶体管等高端领域,而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一些比较容易实现的领域,比如显示屏。

  本刊记者:刚才您也提到了,不管是显示屏、还是电池,都可以实现柔性功能,请您展望一下,实现终端产品的柔性化目标大概需要多久?

  王忠辉:现在不好说。目前研发能够取代ITO的材料,也有很多企业在做,但是还无法实现批量生产。从替代的角度讲,我国已经实现了小量级的部分替代,如果要实现全面替代,那就不只是体现在柔性上,在非柔性设备上也要能够替代。我们希望标榜的是不仅因为石墨烯具有柔性而使用它,而是因为它的成本显著低于传统材料而具有不可替代性。当然由于受到各方因素的制约,比如下游厂商的积极性、工信部的政策等,所以这个时间表暂时很难勾勒,但是我相信通过2~3年的时间,应该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进展。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