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分享经济的高阶发展:知识技能与生产能力分享
作者: 发表时间:2016年10月10日

 

  知识技能及生产能力的分享,是未来分享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将大大提升社会智力、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然而由于知识技能和生产能力分享交易界面不清晰,定价困难,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在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专业委员会组织撰写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中,集中展示了知识技能与生产能力分享部分。

  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分享,就是把个人或机构分散、盈余的知识技能等智力资源在互联网平台上集中起来,通过免费或付费的形式分享给特定个人或机构,最大限度利用全社会的智力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满足生产及生活服务需求。

  知识技能分享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从业务领域看,有研发创意、知识内容、生活服务等。从业务模式看,有悬赏制、招标制、雇佣制和计件制等。

  国内知识技能分享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萌芽阶段(2001-2004年):2001年后BBS具备的互动式问答功能逐渐分离出来,催生了威客、博客、Wiki、SNS、RSS等应用。

  第二,形成阶段(2005-2010年):2005年7月“威客网”成立后,全国涌现了一大批威客网站,到2010年超过100家,威客数量超过2000万,整体交易金额超过3亿元。

  第三,发展阶段(2011至今):知识技能分享在商业模式、业务范围、资本运作、产业链合作等领域不断创新拓展,逐渐向物流配送、制造运维、生产服务等线下业务拓展。

  发展现状

  知识技能分享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行业规模不断扩张,业务内容不断丰富,参与主体更加壮大,总体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积极态势。

  知识技能市场初具规模。威客是知识技能分享中发展最早、参与者最多、盈利模式相对清晰的领域。初步估算,2015年威客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左右,累计交易额约为300亿元,注册威客数量约为4000万人,其中活跃威客数量约为600万人。

  业务范围向线上线下高端化拓展。知识技能分享的业务范围正在从线上、线下的中低端应用,逐步向知识技术转移、全产业链服务等高端应用领域加快延伸。第一,线上业务高端化。线上业务细分为网站开发、软件开发、信息安全、语言翻译等600多个小类。第二,线下业务高端化。进一步延伸到出版印刷、广告会展、培训咨询等领域。第三,线上线下不断融合。如一品威客正在各地建立线下的“超级设计中心”,同时也开发了基于位置搜索的“接单助手”APP。

  参与分享主体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一是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参与分享。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威客平台的任务接受者教育程度以大学本科为主,占63.94%,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接近10%。二是越来越多职业化的分享参与者出现,从兼职威客转为专职威客的年轻人开始增多。三是越来越多的团队参与分享业务,甚至合伙成立公司。

  垂直型平台在各个领域不断涌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在不同领域产生了一批垂直型分享平台。在创意设计领域,猪八戒网一家独大,注册威客数量超过1300万。在语言翻译领域,出现了译言网、做到等。在科学研究方面,出现了易科学。在生产制造领域,出现了凯翼众包、海尔hope开放创新平台等。在医疗服务领域,出现了名医主刀等。

  资本市场投入明显加大。自2014年以来,资本市场对知识技能分享平台的投入明显加大。2015年6月15日,猪八戒网宣布获得C轮融资26亿人民币,估值超过110亿元。2015年名医主刀获得6000万元A轮融资。

  分享平台成为大众创新创业载体。截至2015年,猪八戒网旗下的虚拟产业园注册公司超过300家,已成功孵化入驻企业1500余家;还正在各地设立“花果云”众创空间,开始走向海外创意市场。

  问题与挑战

  知识技能分享作为新兴业态,难免遇到来自内外部的困难挑战,主要集中在监管、税收、劳保、诚信等方面。

  碰触行业监管壁垒。以医疗领域的知识技能分享为例,2009年原卫生部出台《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但各地推行医师多点执业的申请条件、审批标准差异很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资源分享。

  遭遇税收负担难题。以各类创意设计、生活服务分享平台为例,平台开具营业税的税基是平台上发包方与接包方交易的交易额,而不是平台企业抽取的佣金等,造成平台企业的开票收入远远大于实际收入;而个体劳动者适用的税率为20%,明显高于存在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面临劳动保障问题。各类分享平台与个体劳动者不是传统雇佣关系,现行法律政策与司法实践对此种劳动关系界定不清晰。平台企业对个体劳动者不承担社会保障责任,一旦在劳动中发生伤害没有合理的救助渠道,容易引起平台企业与个体劳动者之间的纠纷。

  受困网络诚信短板。在创意设计众包中,发包方存在“逃单”的道德风险,发包方不同程度地存在双重身份欺诈、盗用非获胜方案和拒付赏金等不诚信行为;接包方存在涉嫌抄袭、一稿多投、重复投标等问题;平台存在虚假宣传、套取资金、信息泄露等问题。

  存在产权保护挑战。网络版权保护是制约知识技能分享发展的瓶颈,如何对未中标的智力作品进行版权保护,如何防止自己的创意被他人窃取,成为众多平台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时间戳在智力产品的网络交易中应用较少,无法提供充分的产权保护依据,客观上阻碍了知识技能分享的发展。

  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分享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不同企业闲置的生产能力整合,实现产品需求方和生产供应方最有效对接的新型生产模式。

  发展现状

  在上世纪90年代,生产外包就开始流行。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可供选择的生产商不多,难以及时满足需求,更别说实现多样化、个性化的生产需求。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产能众包分享模式开始出现。它与外包最大的不同在于依托互联网实现了供需信息的有效对接,由双方合作变为多方协作,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一般而言,根据需求方身份的不同,生产能力分享可分为两种类型:业务协作与众包生产。

  业务协作指的是生产型企业将自己生产线中的某些业务众包出去,如产品配件、外包装、图形设计等。业务协作通常由生产型企业主导,协同生产以提高自身运作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

  众包生产指的是由产品的需求方提出产品要求,将产品的全部生产众包出去。这些需求方通常是直接的产品销售商,因此众包生产一般由销售型企业为主导,以实现个性化的定制为目的,实现创新生产、节约成本。

  这两种类型在具体操作模式上相差不大,不过业务协作模式增加了生产型企业与产品销售商对接的环节。

  此运行模式中需要注意的是,交易对象并不是一对一,而是多对多的生态产业圈。需求方可能会下单给多家生产者分别生产不同的配件,供应方在其生产能力范围内可能会同时接下多个订单。这就是分享经济模式下众包的特征,而不是与特定厂商合作的外包业务。

  典型代表

  目前我国并未形成整合各方生产能力的分享平台,但此类分享的实践探索已经在进行中,只是大都由企业自发组织,较为零碎,尚未形成市场规模。其中较为典型的有沈阳机床厂的创新系统和阿里巴巴的淘工厂等。

  沈阳机床的i5智能机床和i平台

  2012年沈阳机床厂成功开发出世界首台具有网络智能功能的“i5智能化数控系统”,通过互联网平台,用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生产力租赁等金融和经营等手段,以及再制造循环,在大数据基础上,以即时付费(Pay online in time by Data)的方式,用价值驱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实现按用户需求(on Demand)销售。简单说来,就是通过智能机床将其运作状态整合,实现机床闲置时间的共享,满足不同客户的生产需求。沈阳机床厂因此成为了生产能力的供应方,而连接智能机床的i平台则成为其自建的共享平台。

  阿里巴巴淘工厂

  淘工厂主要为淘宝上的卖家提供产品生产服务,利用各工厂的空闲档期实现整合协作生产,更好地满足淘宝卖家的特定需求。2013年10月淘工厂开始试运营,同年12月正式上线。截至2015年1月,全国已拥有8000多家淘工厂企业,其中广东有4000多家,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中山等珠三角一带。全国范围内拥有最高交易额的企业一年达到近2000万元。淘工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开放最近30天空闲档期,让工厂将产能商品化。淘宝卖家在平台上可以快速搜索到档期匹配的工厂。二是柔性化程度高的工厂将被优先推荐。柔性化指生产弹性大的工厂,涵盖最低起订量、打样周期、生产周期等方面。三是按照淘宝卖家的需求定制。入驻的淘工厂为淘宝卖家免费打样、提供报价和档期,并且接受30件起订、7天内生产、信用凭证担保交易等协定。淘宝卖家可以尝试小批量试单,并快速翻单。四是平台负责交易安全保障、工厂生产能力分层。平台通过金融授信加担保交易,解决交易的资金缺乏和资金安全的问题。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多维度地将工厂生产能力分层,促进供需双方信息最大化对接。

  影响分析

  分享经济平台解决生产的供需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企业不再独立生产,而是以闲置生产能力的共享实现协作生产。生产能力的整合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让按照客户需求的定制化服务变得更加容易。

  就产品需求方而言,信息的充分对接、工厂柔性化生产等减少了企业搜索成本、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实现个性化定制、降低风险。

  就产能供应方而言,档期的灵活安排能降低风险和接单成本、充分利用产能以提升收益,同时有利于推动生产创新、加快企业转型。

  趋势展望

  目前我国生产能力领域的分享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总体规模依然偏小,尚未出现有较大影响力的分享型平台。未来产能共享领域将有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生产能力分享的重要性将日益突出,成为分享经济的主力军。围绕能源、基础设施、生产设备、综合生产能力等的分享模式应用将越来越普遍,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是有望形成有影响力的一体化产能共享平台。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大规模一体化的生产能力共享平台将逐步形成。供需双方通过平台实现产品的定制、生产,最大化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资源,建立灵活的生产网络。

  三是越来越多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将成为生产能力分享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本文节选自《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