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西安光机所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发表时间:2016年11月12日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作为以战略高技术创新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科研基地型研究所,近年来针对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积极探索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提出并实践“拆除围墙、开放办所”的理念,创新用人模式,主动担责,积极作为,加快知识扩散和技术转移速度,不断突破传统科研体制机制束缚,探索研究所与社会融合、科研与市场融合、科研与金融融合、体制与国际融合,以及“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使得科研机构充满创新活力,初步建立起研究所科技与市场紧密对接的创新生态体系,探索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初步形成了面向“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光子制造产业集群、面向“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光子信息产业集群和面向民生健康领域的生物光子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西安光机所累计引进14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5名“百人计划”人才、近50个海外创新创业团队,在西光所初步形成了“孔雀西北飞”的态势。近年来已孵化培育120家高科技企业,新增就业4500多人;已有4家企业挂牌“新三板”,另有多家企业预计今年挂牌。形成了科研创造价值,并反哺科研与社会的良性循环科研价值链,营造了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

  突破理念与体制机制

  “拆除围墙、开放办所”、创新用人模式

  为了走出理念保守、体制单一、资源封闭、仪器设备闲置、缺乏创新活力、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等传统研究机构的困境,西安光机所一是鼓励有创业潜力的科研人才带着科研成果走出“围墙”,或许可转让,或创办企业,把原来在“围墙”内有可能束之高阁的技术成果与市场有效结合。同时,把企业搬进研究所,把科研融入企业中,研究所与企业共建多个工程中心、联合实验室。把握了解市场动态和需求,从科研选题开始,科研的方法和计划按需求变化确定,促进研究所与企业、研究所与市场的深度融合。二是拆掉封闭保守的“思想围墙”,打破“儿子女婿”的落后理念桎梏,研究所不再只是“现有员工的研究所”,让COVERSTORY封面专题研究所从理念上和实际管理上成为真正开放的国家科研创新平台,全社会优秀的人才都可以在这个开放“舞台”上创新创业、发挥才能,施展抱负。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体系,打破束缚人才引进的条条框框,不再完全以学历、论文、报奖等论英雄,考核人才的重要标准就是科技创新成果的影响与价值,实现人才多元化发展。

  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为了改变传统研究所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责权利不明晰、束缚企业独立发展的不利现状,西安光机所坚持“孵化”高科技企业但不“办”企业、研究所参股而不控股的产业化原则,通过“科研人员持股、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持大股”的激励方式,把责权利捆绑在一起,让企业充分发挥经营自主权,创新创业的种子得以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成长,最终实现按照市场需求安排部署研发计划,彻底改变科技成果转化的传统路径。在管理上,让企业运作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在此基础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建立适时退出机制

  在研究所持有股权的退出问题上,坚持不追求投资回报的“最高点”,不纠结“一城一池”。果断择机退出,退出后的溢价收益用于支持更多的新项目。让研究所一直处在不断创新孵化的激活状态中,不在个别成功企业身上不断赚取福利,不吃老本,不坐吃山空,保持饥饿,保持不断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在源头上保证源源不断的产生和引入创新种子。让研究所成为技术之母、企业之母,成为驱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驱动行业发展、实现提质增效的“创新发动机”。

  探索四融合与四位一体模式

  创建西北第一支天使基金

  由于目前大部分社会资本不懂技术,同时在追求快速回报的投资观念影响下,不敢也不愿投向科研院所实验室出来的早期项目,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公里”成为“空档”。2013年1月,西安光机所发起成立西北地区第一家专注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天使基金——“西科天使基金”,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创办企业提供第一笔资金支持,有效解决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钱袋子”问题。利用三年多的时间,西科天使一期基金完成全部募集和投资工作,共募集1.3亿元,投资51个项目,带动社会投资超过5亿元,其中11个项目投资后股权价值已经覆盖基金所有投资成本。二期基金已投资早期项目22个,累计投资金额约2200万元;三期基金已投资项目34个,累计投资金额18000多万元。同时,针对不同的产业领域,正在筹建光电子集成产业基金、军民融合产业基金、大数据产业基金等。

  创建中科创星孵化器

  企业经营、市场运作,资源整合等非技术领域是科研人员创业的短板,为解决科研人员在创新创业过程住遇到的诸多难题,2013年,西安光机所创建了国内第一家“硬科技”专业化国家级孵化器--“中科创星孵化器”。2015年,与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发起成立国内首家“产-学-研-资-用-孵”相结合的“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孵化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跑者”企业。同时在西安、上海、北京等城市设立众创空间,致力于提供以光电信息为主的“硬科技”创新生态,目前已布局提供从苗圃到孵化到加速的一系列服务。2015年又创建了西北地区首家专注于科技创业的培训服务体系。累计已开展硬科技创业营、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创业公开课等各类活动60余场,累计超过6000人次,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2016年7月,中科创星光电子专业化众创空间入选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

  研究所与企业共建工程中心

  从社会贡献讲,研究所与企业没有本质的区别,输出知识、技术、人才等,都需要具有核心竞争力,解决社会就业,服务于市场需求。从实践经验看,企业主体往往具有敏锐的市场眼光,能够紧密把握市场的需求,从而布局研发方向。西安光机所通过与企业共建工程中心,了解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变化,反过来推动整个科学技术研发的安排和设计。

  接轨国际先进科研方法和管理模式

  为更好地与世界前沿科技以及市场需求紧密对接,西安光机所突破自身发展模式限制,一是与民营资本合作成立初创研究院,对标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加强与国内外最前沿COVERSTORY封面专题技术机构的全方位合作,立足产业最前沿、技术最前沿、市场最前沿,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指导部署研究所科研规划与创新工作。二是在地方政府支持下,与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发起成立国内首家“产-学-研-资-用”相结合的“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整合地方分散的光电子集成优势技术和产业资源,搭建中试平台,孵化培育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领跑者”企业。三是积极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进入研究所参与科研活动,并逐渐增加社会资本所占比例。

  打造“科技创新雨林生态”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西安光机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研究所在创新创业中的带动作用,积极营造产学研的生态环境,从理念、氛围、制度以及人力支持、设备支持、科研积累支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软硬件配套;与中省市区等各级政府一道,共同建设包括创新生态、创新生态、产业生态在内的科技创新雨林生态,形成在多个产业领域领先于未来的充满活力的科研机构,努力成为创新之母、技术之母、企业之母。

  通过以上系列创新举措与实践,西安光机所形成了“人才+技术+资本+服务”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服务模式,建设了“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构建了首家“研究机构+天使基金+孵化器+创业培训”的科技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初步形成了“人才聚集-资金投入-企业规模化发展-反哺科研”的良性价值链,为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践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国家战略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