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做中国大数据产业战略合伙人
——访紫光西部数据有限公司副总裁东猛
作者: 发表时间:2017年07月12日

 

  2016年3月紫光集团旗下紫光股份与美国西部数据强强联合成立“紫光西部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西部数据”),本刊记者就大数据行业发展及存储行业相关问题采访到了紫光西部数据副总裁东猛。

  本刊记者:从大数据概念提出到现在,经历16年时间,人们的观念和关注点都发生了变化。您认为目前大数据产业到底发展到了什么样的一个阶段,正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

  东猛:一些全球化知名分析机构都谈到海量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相信大家也有一些感受。在数十亿人口中,手机应用、移动终端、云平台、物联网和社交网络等信息化发展和变革必然带来数据海量化趋势。三年前IDC发布调研报告《数字宇宙》预测,2020年人类产生的整体数据量将达44ZB。今天看来这个预测已有点保守,过去两年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加快了数据产生速度,因此实际数据量可能会超过44ZB。一个非常经典的说法是,当前数据已经成为继石油之后最重要的人类社会生产资源。所以如何对数据进行便捷获取、有效存储以及合理分析已成为现代人类急需解答的问题。

  本刊记者:在这个阶段,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哪儿?如何应对和突破?与国际上存在着哪些差距?

  东猛:上面说到,数据爆炸式增长使数据利用问题备受关注。整个信息化包含几个核心模块:服务器、网络和存储。服务器代表计算资源,网络设备代表数据传输功能,存储则是数据的落脚点和中转站。如果获取和传输都做得很好,但数据却因无法保留以致无法进行后续分析,那么整个数据链就是断裂的。因此做好数据存储对整个数据产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面临问题和挑战的一个地方。

  目前全球IT产业中存储能力呈增长态势,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最主要的技术是由传统的机械硬盘向新一代闪存技术的迁移。相比机械硬盘,闪存的优势是静音、高效和节能。过去3~5年,人类社会实现了闪存技术里程碑的跨越。国外先进的存储介质公司,如西部数据,正在从过去的机械硬盘向闪存产业链扩张。除自己研发闪存之外,西部数据也收购了全球最大的闪存厂商闪迪,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机械硬盘加闪存的全产业链的存储器供应商。过去制约人们使用闪存的一个原因是其价格昂贵。现在3DNAND技术的发展能够在闪存介质存储空间上做到单颗粒上多维度存储,使单位面积存储容量量呈指数级增加,闪存的单位容量成本也就随之指数级下降。闪存技术还在不断迭代,在未来可预计的五到十年间,闪存价格会逐步接近硬盘价格。直接带来的颠覆性改变是,人们对存储形态及存储技术的利用已有了新的认知,即闪存和大容量存储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便利。

  从人类生产需求来说,很多厂商都能提供云数据存储,手机、微信及社交网站都有历史记录,但目前人类社会生产的有效数据还是无法全部保存,这是因为传统磁盘介质、闪存介质生产还无法供应全部有效数据的保存。比如,中国有关部门要求公共部门的视频监控录像数据保留时间不少于90天,这个数字由政府平衡经济成本和业务需求得出。如果一些案件追查需要调用90天前的录像,估计就难以找到,因为本着成本节约原则,磁盘上90天前的数据已被覆盖了。如果未来能有更低价或更先进的存储方案,对容量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国内存储行业发展可谓有喜有忧,喜的是,中国数据存储产业保持着全球为数不多的年正增长。中国社会信息化水平还在不断提升,整个市场对存储的需求很旺盛。忧的方面是,目前中国数据存储产业链存在三个不足,首先是存在“安全、可控”风险。从底层层面说,存储的基本介质只有两类,一类是机械硬盘,全球机械硬盘都来自两家美国公司——西部数据和希捷。机械硬盘生产需要有很高加工工艺,中国没有工厂能够做这样的工艺,也缺乏机械硬盘底层最核心的存储介质的自主研发能力。多年来美国、西方国家的机械硬盘技术已非常成熟,此时我们再去做机械硬盘生产和研发就得不偿失,也与我们的发展方向不符。第二类是闪存,2016年之前,中国没有真正能生产底层闪存存储介质的企业。2016年,清华紫光集团在国家存储大基金产业的支持下开始做这样开拓性的工作,为我国填补闪存底层芯片生产上的空白。其次是尚未掌握核心存储技术。由于我们缺乏底层闪存芯片制造的能力,所以底层上闪存产品的核心技术也没有突破。第三是缺乏定制化方案能力。国外存储产品都采用全球标准,而且基于量产的成本考虑,很难针对中国本土的特别行业、特别需求及特殊性能的考虑,无法完全符合中国用户的需求。积极因素是,目前云计算、大数据等全新IT架构技术使中国企业有机会不走欧美的老路,通过自主研发加国际合作,实现“弯道超车”。

  本刊记者:2016年,紫光与西部数据牵手成立了紫光西部数据。请介绍一下新公司成立的背景和缘由。公司未来将在哪些关键节点上开展业务?

  东猛:紫光西部数据第一大股东是清华大学控股下的紫光集团,紫光集团现在针对信息化产业的布局围绕芯片和云网两条主线业务。紫光西部数据是在整个紫光的云网板块肩负企业级存储业务的使命。西部数据在做硬盘的同时向闪存扩展,成为全球第一大全产业链存储介质提供商,它本身也对企业级存储做了多年的投入。双方都看中紫光集团在中国的良好发展前景,需要通过成立的合资公司把中国市场的企业级存储业务做大做强。存储行业需要一定沉淀和积累,紫光希望秉承国家使命,尽快实现弯道超车,所以要和国际优秀伙伴合作。紫光凭借其影响力独家引入西部数据在企业级存储的一些技术,加上自主研发和资金支持,对产品进行本土化研发、生成并推向市场。这是双赢的合作。

  紫光西部数据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于2017年3月22日正式发布全方位数据存储解决方案。2017年6月,UniverFlash全供应闪存系统成功入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企业级磁盘阵列”采购名单。公司规模目前不到一百人,市场和销售部门设立在北京,总部和研发中心坐落南京。

  本刊记者:紫光跟惠普中国合作成立的新华三集团下也有惠普的一部分存储业务,紫光西部数据也主要关注存储,二者分工有什么不同?

  东猛:如果客户需要采购国外品牌的存储系统,可由新华三提供惠普原厂的国外存储产品。如果客户看重国产品牌的优势,则由紫光西部数据提供紫光品牌的存储系统和方案,其中很多技术也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紫光西部数据是清华紫光集团旗下专业做企业级存储的产业单位,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国际合作模式,积极推进具有前瞻性的存储技术,为中国客户提供能够满足未来企业架构需求的产品。

  本刊记者:与市场上那些国内和国外的存储系统厂商、竞争对手相比,紫光西部数据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资源表现在哪些方面?

  东猛:作为紫光和西部数据合资的公司,紫光西部数据有能力结合硬盘和闪存等底层核心存储技术,对整个存储系统的研发进行提升,为用户提供最适合其业务发展的存储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在全闪存的快数据和海量存储的大数据这样的架构全覆盖下,结合具体行业应用场景和整个行业的转型为客户提供企业级存储服务。我们每个产品背后都能够全面兼容主流的行业应用,所以可给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此外,作为新成立的公司我们没有任何旧有的产品包袱,不需要考虑过时的存储架构,只需围绕现代客户需求为其规划最先进的存储解决方案。我们不做无差别化的产品,不打价格战,用自身的研发实力和领先技术助推中国大数据存储产业的创新发展。

  本刊记者:紫光西部数据倡导的一体化存储解决方案的有什么特点?为我们讲解一些公司的现有产品和服务。

  东猛:产品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我们必须拿出性能和实用性符合中国客户需求的产品。产品之上,我们的一体化方案有点像咨询,先将存储方案提供给客户并向客户解答各方案中存储方式、价格及其优缺点,以及与其他厂商产品区别等问题;客户可根据方案做数据测试,如方案符合需求,我们再推荐产品并进行报价。未来我们希望和软件厂商合作,将存储系统与一些大数据分析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有机结合,让客户只通过我们一家公司就能买到所需硬件、架构到软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首先我们要把产品做好并推向市场;第二步我们正在为很多客户做存储规划方案;未来和软件应用层面的结合是我们的方向。

  未来企业存储有两种,一种是核心数据,即快数据,比如实时交易系统数据,在线业务数据,即时运算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实时处理和极至性能。快数据是结构化的,虽只占数据体量30%,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数据。还有一种是大数据,大数据包含结构化数据,但是这里指非结构化数据,特别是互联网行业中的影像、视频、图片、扫描文本等,它占数据体量70%,对存储容量有所要求。我们针对快数据和大数据的不同应用场景推出了四款企业级存储产品。针对快数据,我们提供的是全介质的闪存系统,针对海量级数据提供动态海量存储,中间是分布式云存储。底层是软件定义存储平台。

  公司成立到现在一年时间,我们的市场布局和实践已经获得了一些认可,比如工信部下属赛迪顾问发布的“2016中国存储市场竞争格局报告”给了我们非常积极的评价,报告认可我公司的产品规划、技术实力和发展理念等方面都具有竞争优势,授予紫光西部数据“2016中国存储系统市场挑战者”地位,该评价已超过很多国内经营多年的本土厂商。这也激励我们不断努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并真正发挥我们的创新潜力。

  本刊记者:在成为“中国大数据产业战略合伙人”的过程中,你们将会坚守怎样的发展原则?对未来又有哪些期许?

  东猛:我们的发展理念跟紫光集团的理念一样——自主创新+国际合作,我们会全面践行新时代下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我们的愿景是,第一,扎根中国,放眼全球。以中国为起点,凭借全球领先的研发、设计、生产能力,提供符合中国市场的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第二,自主创新,安全可控。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安全可控,在保护数据可靠的基础上,保障多种核心应用安全、稳定运行。第三,行业优化,扁平融合。结合具体行业需求,提供全方位数据服务,通过整合应用层扁平化,实现大数据业务创新。第四,开放合作,携手共赢。打造开放创新平台,携手各界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共赢生态体系,推动中国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

  本刊记者:除了赛迪的评价,你们在服务客户过程中收到哪些评价,遇到什么困难?

  东猛:评价方面,我们全新的“存储架构理念”和对快数据及大数据的“极化处理思想”让很多客户眼前一亮,大都比较认可我们的产品规划和数据存储理念。挑战是,在中国市场存储虽还属于成长行业,但“玩家”也不少。由于刚成立,我们品牌知名度还不够,在市场上正式运营时间偏短,我们需要时间证明公司实力和产品实力。积极的方面是,虽然紫光西部数据的品牌是新的,但毕竟还能借助紫光和西部数据两家股东的名气。今后我们希望通过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及市场推广,逐渐打造立足于中国市场的企业级存储方案领导者形象。

  本刊记者:作为人才需求方,您对以后立志要从事大数据产业的青年人素质或者能力上,有什么样的期许或者建议?

  东猛:结合我自身的经历,年轻人一是要抓住全新一代存储技术或者全新的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应该注意到,数据存储是企业大数据发展的基石,整个信息化产业离开数据存储将会成为“空中楼阁”。应届毕业生朋友们需要把握未来存储技术的趋势,如全新一代闪存技术等,因为底层数据存储技术的创新和演变往往都会带来上层存储系统软件开发的新趋势。另一点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关注中国大数据市场的需求和国内数据存储产业发展的巨大机遇,把握中国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大趋势,通过国际化合作平台,为中国的自主创新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