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与发展战略
——专访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银行业总经理范斌
作者:黄晓艳 发表时间:2017年08月22日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与发展战略.pdf

 

 

  IBM作为较早布局区块链商业应用的巨头之一,在云服务、金融业等领域的区块链商用已有较多的研究。

  “IBM是最早在企业级区块链应用进行投入的公司,是按照全方位的区块链生态系统来做。在咨询服务、专家服务、业务设计、区块链的概念验证,以及流程变革、项目实施和维护、技术平台,直至基础架构的提供,都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在整个生态链上,IBM每个方面处于领先水平。”范斌先生日前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我们的价值一方面是帮助客户分析他们行业的特点和特性,帮助他们找到相关的应用场景,帮助他们建立相关的生态系统,帮助他们在整个生态系统上运转起来。另一方面,我们提供更积极的平台支持,通过IBM云计算平台,为需要区块链但又没有能力建立区块链的企业提供先进的云服务。”

  IBM区块链:视角与战略

  本刊记者:国内已经对区块链在多个方面展开了探索。IBM在区块链开发的角度比较多维,你们着重从哪些方面来布局区块链?

  范斌:IBM企业咨询服务部的业务在于整个业务的咨询、实施、服务和系统平台运行维护等方面。在区块链领域,IBM早就开始布局,并加入了Linux基金会的Hyperledger项目,成为创始会员,并贡献了最初的44000行代码。随后,IBM也积极推动区块链社区的建设,并在中国举办了多场大型的推广活动。

  在Hyperledger下面,IBM主导的一个区块链平台项目Hyperledger Fabric,从2015年开始,有众多的开发者参与,到2017年上半年,Hyperledger Fabric已经发布了1.0版本。

  区块链技术最初的应用比特币,是基于公有链的应用。企业级区块链应用有很多特殊的要求。Hyperledger Fabric是相对稳定的企业级区块链的技术平台,能够承载关键的企业级区块链应用。Hyperledger Fabric在隐私保护和企业级应用的很多方面都有独特的考虑。

  IBM本身的区块链业务是支持全方位的区块链生态系统。在技术平台、业务应用,甚至专用的硬件产品上都能为企业提供支持。IBM可以基于Linux One架构来支持区块链应用,从硬件基础上充分地保证区块链的应用更加稳定和可靠,在加密、隐私保护上有更高的效果。

  本刊记者:作为企业级平台,Hyperledger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愿意结合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来开展业务。超级账本项目是如何去架构一个企业级的区块链?IBM架构的企业级区块链和传统意义上的区块链有何不同?

  范斌:Hyperledger超级账本并不是一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而是一个区块链的技术平台,让区块链相关从业者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创新创造,借助项目成员和开源社区的合力,发展一个跨行业的开放式标准以及开源代码开发库,允许企业创建自定义的分布式账本解决方案,以促进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一个完整的区块链应用,包括共享账本、智能合约、隐私保护、共识机制四个组成部分。其中的智能合约主要用于区块链中成员之间的自动化交易,共识机制主要负责区块链成员对于共享账本的变动达成“共识”。

  企业级区块链最核心、最主要的几个方式有:第一,就是企业在信息存储的安全保护性方面,各家的隐私保护做法是不一样的。企业级区块链在联盟链上的应用前景比较广阔,像银行之间的联盟,首先这些企业之间所看到的数据都是和他相关的数据。这就是登陆的权限控制以及各个交易之间的权限控制。第二,不同的业务应用需要不同的共识算法来支持。分到不同的细分领域,应该有不同的共识机制的方法来促进使用者和区块链应用之间的良性循环,并且要有相应企业配套的调整。第三,在监管上,金融行业的监管要求很严格。目前国家对金融行业监管收紧,2017年在第五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成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区块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让监管变得更加顺畅,需要建立某种机制,让监管方能够更加低成本地实现快速、高效的监管。

  对于企业级区块本身链来讲,应用场景和技术一定要结合在一起,有技术没有应用场景也有问题。IBM之所以在国内外能全方位帮助到企业,非常重要是,我们做业务、做咨询,以及战略服务,能把业务的痛点包装成技术解决方案。我们希望能以业务咨询和培训,以及头脑风暴的方式作为切入点,找到所在行业的痛点、相应的创新点,通过相对短的时间,进行相应的验证。不同企业对区块链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考虑把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业务,不同的场景,跟区块链底层平台有比较好的结合,这就是我们与其它区块链不同的地方。

  IBM实践:应用场景

  本刊记者:对于企业客户,IBM会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和企业客户实际需求去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你们在选取合适的应用场景,推进区块链生态系统建设方面所做的有益的、开创性工作。

  范斌:谈到区块链应用场景的选择,市场上最先出现的是通过区块链的信任与验证机制,建立一个积分交换与交易的管理平台,进行银行、影院的积分兑换,另外就是产品溯源领域,这是区块链投入实际的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中的两个。

  IBM为开发者提供了Hyperledger的技术平台,以及支持这一平台的专家,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展,联合超级账本在中国的社群共同推动创新。IBM中国研究院和中国银联电子支付研究院使用超级账本Fabric在IBM区块链上创建了一个业务创新平台的概念验证,成功打造出一个奖励积分交换的许可网络,使用区块链技术,成功实现跨行共享银行卡奖励积分。

  现在我们应用比较多的就是,跨境汇款业务,还有就是银行的托管业务,慈善款项的跟踪、票据业务、数字资产的交易等。有的是在概念验证阶段,有的已经上线运行。2016年10月,我们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携手打造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托管系统,选取了资产委托方、资产管理方、资产托管方、投资顾问、审计方五种角色共同参与的资产托管业务场景,上线以来,已在真实业务环境中顺利执行了上百笔交易,实现了托管业务的信息共享和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今年,邮储银行应该会推出几个比较大的应用,资产托管也会拓展到更多的证券公司,加入的银行将会越来越多。

  我们的价值一方面帮助客户分析他们行业的特色,帮助他们找到相关的应用场景,建立相关生态系统,从而在整个生态系统上运转起来。另一方面,IBM制定了清晰的计划,提供更积极的平台支持,包括IBM公有云、客户本身的私有云以及被广为接受的第三方公有云等。我们通过IBM云计算平台为需要区块链但又没有能力建立区块链的企业提供先进的云服务。在IBM和万达的合作中,区块链是其中的一个考虑内容。IBM将与万达合作推出公有云服务,把IBM云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与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IBM Watson、区块链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以公有云服务的形式引入到中国企业。后续,IBM持续对平台进行创新,确保万达提供的云服务能够助力广大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本刊记者:IBM区块链业务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得如何?

  范斌:在2017年7月,欧洲七大银行与IBM合作,利用IBM的Hyperledger为中小型企业建立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贸易融资新平台——数字贸易链联盟,在同一个平台上支持跨境中小企业融资和付款的业务需求。欧州国家之间的交易比较频繁,生产厂商分布在各个国家,跨境付款涉及的东西很多,包括监管,付款的代理行与不同银行之间的关系,很难实时掌握交易信息。区块链技术能解决信任的问题,提高中小企业国内和跨国贸易的透明度,降低交易成本,加快交易速度,促进流通。区块链是帮助银行之间和银行客户之间建立信任的一个通道和工具。涉及到汇款的银行能用共识机制写到公共账本里,不需要对帐,就可以发货,这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这就是应用IBM的Hyperledger平台来做跨境中小企业汇款融资业务的一个案例。

  IBM不仅给银行提供Hyperledger平台,还在自己的内部使用中积极实践评估区块链技术,把区块链技术用于改善自身的供应链金融。IBM全球融资部门负责与全球上下游合作伙伴的金融管理。IBM生产主机和各种应用硬件设备,都是由供货厂供货。以前我们通过供货厂商和合作伙伴,每年要处理290万发票单据和25000件纠纷,中间要占用很多的流动资金。通过在IBM平台上布局的区块链系统,不仅提升了IBM全球4000多家供应商的信用,还减少了发票争议次数,并把每个争议处理时间从40多天缩短到10天之内,节省了因争议所耗费的约值1亿美元的资源,降低营运资本的总额。我们自己也可以从建立信任的平台交易中享受到一定的受益。

  IBM专门针对区块链组建了服务咨询团队,以及帮助企业展开区块链应用的项目咨询流程。团队包括IBM的本地研发团队、售前团队和金融行业团队等。IBM会跟客户共同创新,循序渐进地为企业提供可靠的区块链整合方法,开发行业解决方案。在产品溯源、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新能源等重点关注领域,我们与创业公司、成熟型公司进行多样化的技术应用的孵化合作,并提供商务咨询服务。

  技术创造未来:趋势与展望

  本刊记者:当前区块链应用的新趋势是怎样的?

  范斌:区块链就是把加密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叠加(链),生成的永久的、不可逆向修改的记录。这种分布式账本技术,有非常显著的非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的特点。

  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技术,区块链技术使得信息能够安全且分散化地进行记录,被用于多种重要的应用。区块链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在互联网纷繁复杂的全球体系中建立价值转移的共识机制问题。当前区块链应用的新趋势是:区块链从比特币的背后走了出来,开始发酵到金融、供应链管理、能源等其他行业中。企业级的区块链应用,首先需要商业网络,要有行业应用场景,通过智能合约,驱动应用场景里的交易,可以把产业当中的业务逻辑映射到区块链上。

  本刊记者:国外区块链主要是从银行开始应用,国内更多的是由技术层面开始应用。你们怎么来看待各大银行联手试验区块链的行为。

  范斌:中国的银行主体为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占比很小。中国金融业的从业者一直在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是最早关注区块链的行业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到现在回头来看,区块链应用最活跃的行业目前并不是在金融领域,反而是在制造业、零售业以及一些数字资产管理领域,区块链的活跃度比较高。

  我做了20多年的银行业相关工作,银行业创新如果涉及到银行业的核心根基,在推进的过程中难度比较大、周期也相对较长一些。对于区块链的应用,如何与传统的金融法规、金融监管结合起来,寻找到技术前瞻性和金融行业坚守原则之间的平衡点,这是很重要的问题。现在许多国内银行非常谨慎地开始区块链落地现实的尝试:中国平安在资产交易和征信领域嫁接区块链;中银香港推出按揭区块链应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区块链资产托管系统在2017年初已正式推出;光大银行“母亲水窖”公益慈善项目的区块链公益捐款等。

  区块链真正落地,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应用场景上,都要和现实的业务对接。中国的金融行业现在正在寻找一个引爆点。在某种程度上,区块链是一个生态系统,监管部门对于这种涉及到整个行业、各大银行都要加入的业务模式,都很谨慎。虽然我已经看到有好几家银行在内部开始做区块链上的试点应用,国内也有银行在做跨境支付。现在,大家都在考虑这些场景能给各方带来什么利益,如果有了一个引爆点,再滚动起来就会发展非常迅速,应该很快会出来区块链的创新应用,这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像比特币采用的是“有奖励的竞争性记账”,设立PoW,巧妙而公平地把记账的权利下放到每个个体,以奖励比特币激励矿工加入记账。因为在网络上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网络更牢固,这是正反馈良性循环。共识机制的设制有很多的技巧,对于某个项目而言,找到一个共识算法,形成正反馈的激励机制,原则上没有中心,是自治的社区,这样才能健康向前发展。我相信,最近的一两年里,应该就能找到这样一个引爆点,这是我的看法。

  本刊记者:有了区块链技术,金融交易真的就安全吗?区块链对金融行业有何意义和影响?

  范斌:实际上,区块链仅仅是一种技术体系,这个技术体系能够用于任何行业或业务场景,因为与比特币的联系紧密,而受到金融行业较多的关注。在目前的银行业务中,最有可能应用区块链的是多方参与的与价值转移相关的业务场景,如支付结算、贸易金融、票据管理、跨境支付、抵押品管理、银团贷款、行内结算等等,在合同管理、监管监督方面区块链也会有广泛的应用。

  区块链交易本身解决的并不是金融安全的问题,而是解决在金融交易和金融业务发生过程中,大家互相信任的问题,解决交易与合约的可信任性、可追溯性、不可篡改和非中心化的问题,具体就是信任和自动执行合约的问题。它的好处是能够跟其它的系统联接到一起,最主要的就是不需人为干预的智能合约。

  本刊记者:未来区块链会给行业带来哪些重大的改变,将会怎样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范斌:从技术上讲,区块链只是一个基础平台,今后会跟我们现在吃饭、坐车是一样的,融入到日常生活里面。从区块链的层次来讲,做底层平台、中间层的封装,以及垂直的行业应用上都有机会出现领先的企业。

  真实货币(法币)的数字化在中国已经很发达,像微信红包、支付宝等。对于数字货币来说,区块链是一项可选的技术。央行对以区块链为代表的下一代金融技术正在进行积极地探讨。从国家的金融稳定和安全以及反洗钱角度来讲,国家对数字货币会有细致的考虑,会选择合适业务应用来开始,央行也会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有详细的计划和措施出台。

  具有非中心化、无需中心信任、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等特点的区块链技术正向着决策制定、金融、征信、信贷等方向,从理论探讨走向实践应用,它对我国金融产业和金融体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数字化进展,产业生态的变化,金融机构需要全新的渠道、更灵活的产品组合,满足新的生活方式的价值体验,以及完善的洞察及风险管控。我相信,在未来的世界里,像智能合约、数字化资产等数字化的载体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