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智能制造的知行合一
作者: 发表时间:2017年12月15日

  

 

  最近几年,智能制造成了社会热点。很多企业急于进入这一领域,却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对智能制造的定义不下几十种,但人们还是不停地问:智能制造到底是什么?其实,人们困惑的不是智能制造的定义,而是如何去做,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本质是经济问题

  创新理论之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用经济性来衡量的。事实上,创新关心的不是采用新技术,而是新的资源配置和整合;关键是看经济性而不是技术的新颖性。同样,要不要搞智能制造、如何搞智能制造本质上是经济性决定的。决定企业会不会采取行动的,是技术能不能用来赚钱。让技术创造更多价值,才是智能制造的根本出路,也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在当今技术条件下,很多技术问题的背后是经济问题。

  比如,生产的物料跟踪往往是智能车间必须做的工作。但也是很多企业头疼的问题,搞不好会导致物料损失甚至影响生产进度。很多企业想到了用RFID进行跟踪,但识别率却不能满足需求。“识别率不高”看似技术问题,背后其实就是经济问题:准确率不高的原因,往往是影响识别的干扰因素难以抑制。要抑制干扰,关键是要投入各种抑制干扰的手段、建立防止干扰的环境。方法很多,关键是愿意不愿意花钱的问题。也就是说,表面上是技术问题,本质是不愿意花钱为技术的正常运行创造条件的问题、是经济问题。

  搞智能制造,既要服从科技规律,又要服从经济规律。“智能化的基础是数字化、数字化的基础是自动化”。这种观点体现的是科技和经济性对生产过程的双重要求。我们知道:推进智能化的目的是应对复杂的变化,而自动化可以避免人为的操作失误“添乱”,从而促进技术可行性;同时,这个观点也体现了经济可行性的要求:在自动化基础上推进数字化、数字化,可以借助已有的条件、成本较低、经济性更好。

  这样看来,智能制造的问题就是如何如何做到投入少、产出多的问题。

  环境与经济性

  智能制造的经济性不仅与技术本身有关,还是市场、供应链、社会发展状况、法律法规等外部环境决定。

  我们前面提到:“智能化的基础是数字化、数字化的基础是自动化”。然而,实践似乎否定了这个说法。我们知道:在西门子的成都工厂、红领制衣工厂里,会看到很多工人在手工劳动。可以说,两家企业都是自动化程度不算高的企业。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虽然两家工厂都有大量的劳动工人,但其信息流和物流都是自动化的——做为智能化基础的自动化,关键是物流的自动化,而不是加工制造的自动化。而这两家企业大量采用了人工,其实是结合了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国情。这里体现的就是环境对经济性的要求。

  同样,在河南登封昊南环保材料公司,通过互联网获得德国专家直接的指导,解决了企业所处的地区缺少人才的问题、也不必雇佣专职技术人员。这也是体现了环境对经济性的影响。

  每个企业所面对的外部环境都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别不仅是地域导致的,更重要的是生产什么产品、面向什么样的市场、用户关注什么样的需求。

  早在20多年前,宝钢等先进的钢铁企业就已经能够在流水线上进行个性化生产了:热轧或者冷轧产线上每一卷钢的成分、宽度、厚度、包装方式都可能是不一样的。这其实是即具备了“工业4.0”智能工厂的基本特征。造成这种“超前”的原因,是钢铁行业的个性化需求强、技术实现相对容易、经济性又好。同样,红领制衣能够在制衣行业突破,与其原来的主营业务就是定制化生产有关。与之相反,“流水线上的个性化生产”在另一些行业根本就不具备经济可行性,也就不必追求这个目标了。

  经济性与系统观

  企业是否采用自动化或智能化手段、先进到何种程度,本质上是经济上的考虑。要计算经济性,就要考虑这些技术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好处。我们知道,自动化可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响应速度等等。

  笔者发现,推进智能化往往要考虑争取多方面的好处,而不是单一某个方面的用处。换句话说要努力争取“一举多得”,而不仅仅是某一项利益。

  比如,在推进机器人的使用时,考虑的不应该仅仅是降低劳动力成本,而是要同时兼顾更多其他方面的效益。比如,自动化程度高了,便于数据的采集;数据的采集,可以推动质量的提升、还可以降低设备维护费用、提升作业率、便于质量认证打开市场等等。

  现实中很多案例就是这样。为什么要系统考虑才容易成功呢?在我看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果简单、单一的战略可行,老早就会被大量企业采用了;这时企业只要去模仿就可以了,也就不比进行创新了。故而成功的创新往往需要“组合拳”:就像高手下棋,一般会考虑很多步。

  争取“一举多得”的同时还要防止“多举不得”、甚至“多举多失”。事实上,技术进步的风险很大、往往要付出其他的代价。例如,提高质量的同时,往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如果质量的提升并不能带动新市场的拓展,投资就可能是失败的。类似地,如果技术的配套条件不充分、优势没有办法发挥出来,技术进步就会失败。

  总之,提高智能制造的经济性,必须系统地思考问题。争取“1+1>2”、避免“1+1<2”。

  企业家和政府的责任

  智能制造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涉及到生产力、生产关系多个方面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事。笔者注意到:很多地方推进智能制造,往往“捡了芝麻漏了西瓜”,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技术上,把智能化搞成了单纯的“自动化改造”、经济性并不理想。这种问题必须得到关注。

  在我看来,智能制造之所以能够创造价值,往往是发挥了“协同、共享、重用”的机制。而这些机制的发挥,往往需要调整人与人、企业与企业、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否则,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智能制造的技术工作就会陷入“红海”、就会碎片化。

  智能制造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提高质量。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如果企业不重视质量、沉迷于低价竞争,对整个国家来说是不利的。在产能过剩的前提下,不提高质量,国家就没有办法越过“中等发达陷阱”,创新也就没有动力、智能制造的经济性也就没法保障。

  在笔者看来,企业家应该主动贴近高端市场,而政府应该加强质量立法、把追求低价低质量的企业淘汰掉,才能迎来光明的前途。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