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球物联网大会于12月1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首个全球性物联网领域的最高荣誉“GIC艾欧特大奖”10强揭晓。本届全球物联网大会从4月12日在北京中关村拉开帷幕,组委会历时8个月,全面走访了包括德国、瑞典、芬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并与英国、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物联网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对接交流。同时本届大会还在大中华地区的24个区域进行了深入挖掘,参访参选参评企业达到千家规模,真正实现了物联网领域的国内外对接,让中国的中小物联网企业站在国际舞台上,与国外的先进技术同台共舞。本届全球物联网大会也是第一次由国内首家物联网行业协会——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发起并组织,得到了国家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大力支持。在大会的支持下,来自全国24个行业协会的地方组织成立了物联中国联席会,未来将更加深入地带动各地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正伟先生介绍,本次大会从市场角度客观展现了当前我国物联网发展特点与中外物联网发展的差异性,通过全球化视角,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瓶颈与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的特点,依托我国巨大市场而走出国门,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中外技术互通、互补。
获奖项目展示
第一名: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获奖项目:天启物联网星座
核心创新点
天启物联网星座项目为我国首个商业物联网卫星星座,计划以均布于6个轨道面的36颗卫星覆盖全球,提供物联网数据服务,可实现全球准实时覆盖,为全球军民商用户提供短数据通信和物联网“最后一公里”接入服务。对于地面网络无法覆盖的海洋、航空空域、偏远地区、应急救灾区和广域监测区等,物联网星座是唯一可靠的通信手段,无缝覆盖且不受地面灾害影响,该项目填补了我国低轨数据通信星座的空白。
项目是我国首个同时实现对DCS(通用数据采集)、AIS(针对船舶)、ARGOS(针对海洋浮标)、ADS-B(针对飞行器)、LORA(地面物联网)数据采集功能的卫星星座,集成度高,可满足军队、政府、行业、个人用户对于航空、海事、林业、地震、水利、环保、气象、海洋等军民应用方向的海量数据广域采集需求,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将成为我国商业航天服务于军民融合领域的典型范例。
企业介绍
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我国航天产业的商业化和军民融合发展,是一家卫星研制、运营和应用的航天高科技企业,是中国物联网星座的倡导者。主要业务包括星座商业运营、卫星系统和部组件研制、卫星综合应用、地面终端设备研制和航天技术民用化推广。公司成立以来已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公司研制的DCS载荷模块已于11月15日搭载CZ-4火箭入轨开展验证;公司已完成第一颗物联网业务先导星研制,计划于2018年4月底前发射入轨提供数据服务,并于2018年下半年择机发射一箭六星完成星座初步部署并具备提供商业数据服务能力;公司目前正在运营吕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天拓三号”卫星,可提供星载AIS和ADS-B数据业务;公司成功申报并获批UHF频段双向通信频率资源,目前已全部完成国内协调并上报国际电联公示;公司已取得知识产权8项,其中4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正在申报的发明专利有10余项;公司与北京邮电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物联网新载荷新体制等技术研发,并与联想、中电天奥集团、吕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埃依斯航天科技公司、中船重工集团七院等战略合作,共同开展地面应用系统运营和市场开拓,为后续物联网星座商业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与雄安新区、杭州、海南、成都、新疆等地达成卫星制造、测控和数据运营中心等产业落地合作意向。
核心团队
公司创始人:吕强,原航天科技集团通信卫星领域总师助理,工学博士,师从我国潜艇舰艇通信鼻祖—中国工程院陆建勋院士。在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工作10余年,负责我国首颗大容量Ka宽带卫星—中星16号卫星天地一体化系统设计,该卫星已成功发射,将开辟我国卫星宽带通信应用新纪元。目前为中国通信学会卫星应用委员会专家,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委员会专家、中国卫星产业协会专家、航天五院科技委卫星应用领域专家。发表论文100余篇,申报专利6项。
第二名:深圳市澳颂泰科技有限公司
获奖项目惯性导航与驾驶行为分析算法
核心创新点
“惯性导航与驾驶行为分析算法”是深圳市澳颂泰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技术(模块形态),适用于GPS和北斗两大星系定位和导航产品,能在GPS(北斗)信号飘逸、缺失时,做到精准定位、持续导航30分钟以上;能以数据的方式记录“汽车行驶姿态”和司机“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危险变道、颠簸路段高速行驶”等危险驾驶行为,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碰撞、倾覆等危险事故。该算法有别于仅靠GPS信号和汽车OBD产品获取数据信息的方式,能将大量“无序的人车交互数据”定义采集为“有序的结构性数据”,丰富了汽车大数据内容,开辟了汽车大数据定义、采集、运算分析和应用的新途径,在未来汽车数据竞争时代将会创造千亿以上的市场价值。
在车联网、移动互联网、汽车大数据、保险UBI、前装惯性导航等领域,公司将开发多种“汽车可穿戴产品”,创造数据、采集数据、构建“颂泰网”数据平台,实现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和数据平台服务可持续销售的盈利模式。
企业介绍
深圳市澳颂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自主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前装标准车载GPS导航,倒车雷达,车载dvd导航一体机,便携式导航“惯性导航”和“驾驶行为数据分析”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软件算法是公司核心技术,在公司与四维地图、凯立德地图合作的产品中,“惯性导航算法”可在没有GPS信号的情况下,持续导航30分钟以上,并在公司与一汽集团合作的项目中应用;“汽车行驶姿态与驾驶行为算法”是获取汽车大数据的重要手段,不仅能获取汽车总线信息、车辆行驶三维姿态,还能推算、记录下驾驶者危险行为,如:“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危险变道、颠簸行驶”等,甚至车辆发生碰撞翻车等交通事故。公司坚持“精品化、高端化、差异化”的产品方针,在车载惯性导航、车联网、驾驶行为分析、汽车大数据、保险UBI等领域不断开拓,努力开发出多种“汽车可穿戴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澳颂泰科技的前身是艾欧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十多年来,公司依托自己的优势,与国内多家主流的系统方案公司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较好的技术合作,能根据市场需要,迅速形成有突出特色的差异化产品。
核心团队
孙雷,深圳市澳颂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在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工作12年;曾在国内上市公司任高管5年(分管研发和销售);2003年自主创业,形成公司自由核心技术。有企业管理经验和产品开发经验,熟悉行业和市场。
郑德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长期担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导航学会主任委员;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协会理事,仪器设备分会主任委员;全国导航标准化秘书委员会主任委员。198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电子工程系)无线电技术于信息系统专业。
黄胤,深圳市澳颂泰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毕业;公司“车辆行驶姿态算法”和“司机驾驶危险行为算法”重要技术成员。
第三名: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获奖项目 特斯联城市级智能物联网平台
核心创新点
特斯联通过无线自组网技术、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建筑楼宇提供平台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智慧建筑操作系统(ABAS BI超级楼控),为各级城市管理者提供基于移动物联网技术的城市级动态人口实时管理系统。随着诸多技术的研发落地及创新产品的不断推出,特斯联已成为国内获得专利数最多的物联网公司,达到210项,构筑了强大的技术壁垒,成为主导中国物联网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的标杆企业。
特斯联在国内外首先提出AIoT(AI+IoT)布局打法,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未来金融作为支撑,快速实现在上海、重庆、北京等一线超大城市的多场景融合与规模化落地,成为国内城市级智能物联网平台领军品牌。目前全国范围完成智慧项目逾8000个,累计覆盖物业面积逾6亿平方米,助力30个省区、70座城市超过千万人畅享智慧生活。
企业介绍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级移动物联网平台公司,以“建筑生命体,城市进化论”为品牌宣言,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为核心,以“未来建筑”、“未来城市”、“未来金融”三大业务板块为支撑,致力于为市民生活、办公和城市管理提供“未来系列”多场景解决方案。
核心团队
特斯联核心高管团队都是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如:负责公司战略以及运营的副总裁谢超,曾就职于世界五百强咨询公司埃森哲,负责企业战略规划、流程梳理、长期激励机制制定等业务;近10年互联网创业成功经验;9年移动互联网、B2C、B2B业务运营管理经验,6年IT行业创业经验;3年以上的大型物联网平台运作经验,参与中国最早的超大型能源物联网的调研、建设以及管理;全程参与多个PaaS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负责软件研发的副总裁李杨,曾担任新浪微盘创始人,负责多端同步技术,覆盖用户量近千万,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曾担任百度输入法负责人,在自然语言处理和云词库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并曾在中国最大的广告数据公司Admaster,负责广告监测、数据可视化等核心业务。负责未来城市事业部的副总裁刘丰,曾任中兴通讯智慧城市产品线总经理,先后负责中兴通讯固网产品的研发、测试、欧美和全球战略市场,政府与企业信息化的亚太区市场经营,智慧城市产品线的经营管理工作;现受聘担任沈阳市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专家,参与北京、上海、武汉、宁波、南京、珠海、银川、洛阳等城市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实施、投融资和运营服务工作。
![]() |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