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擎动中国引领2025
——北汽集团全力打造全面新能源化发展新格局
作者: 发表时间:2018年05月14日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按照国家规划的路线和目标强力推进,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产销量也已占据整体汽车市场的2.7%。

  回望2017年,“双积分”新政、补贴政策的变动贯穿全年,始终拨动每一个行业人士的神经;无人驾驶、智能汽车成为汽车产业最大的焦点,蔚蓝、威马、小鹏等新造车势力风起云涌、各种上市活动、战略合作、巨额融资纷至沓来,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层出不穷。汽车产业的“全面新能源化”时代即将到来!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突破800万辆,汽车渗透率达20%以上,总保有量将超过2000万辆,充电桩建设将突破2500万个。

  汽车产业深度变革

  回顾汽车行业近年来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与我们的生活关联越来越密切,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在政府、社会、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达成高度共识。“技术进步+市场拉动+政府推动”,促使新能源汽车向“全面新能源化”快速转向。

  迈向“全面新能源化”时代

  新能源汽车技术正在实现跨越式的进步,关键技术和性能指标持续提升。据有关机构预测,2025年,电动汽车的性价比将超过传统燃油车,这意味着市场将以强大的力量推动汽车消费向电动化转型,燃油车与电动汽车将进入此消彼长的过程。跨国企业纷纷提出新能源转型战略,“大众”颁布了2025“电动汽车战略”,“沃尔沃”提出了明确的新能源转型目标,就连一贯在混合动力领域深耕的丰田也调转船头发布了“电动化战略”。国内企业中,“长安”率先发布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北汽”在这一领域信心更足,率先提出了2020年在主战场——北京全面停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的目标。

  与此同时,挪威、荷兰、德国、法国、英国、印度、美国等国家政府纷纷发布禁售传统车时间表。国际巨头车企也快速调整汽车发展方向,纷纷推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计划。这不仅加速了传统车新能源化转向速度,也“倒逼”传统燃油车企电动化转型。

  进入“开放、协同、共享”时代

  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越来越多的模式创新,使得传统汽车企业仅依靠自身力量很难保持核心竞争力,寻求跨产业的合作已经是大势所趋。跨界融合,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进“大+小”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等新观念正在快速地改变着行业竞争与合作格局。未来,以车企为核心,联合上下游产业,以产业链集群的形式开展竞争将会成为业态主流。

  新能源汽车产品形态将发生深度变革

  未来使用新能源、充分网联的智能汽车将成为所有汽车技术集成的载体,代表着全新的汽车产品形态和汽车产业的战略制高点。汽车产品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使汽车产品不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汽车将从单一的交通工具转变为集交通出行、移动智能终端、移动储能单元和移动生活空间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智能汽车将逐步由交通工具发展成为人类的生活伴侣,实现汽车对人的最大化延伸,成为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更节能的自由移动载体和生活空间,并由此构建起绿色和谐的智能汽车社会和人类移动生活的新生态。

  全面实施“引领2025战略”

  随着“双积分”政策的落地,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赛”已提前到来,为了将北汽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先发优势转化为持续领先优势,迎接新能源汽车白热化竞争的局面,北汽集团提出了“全面新能源化”的“引领2025战略”。从2018年开始,围绕“四个聚焦”,北汽集团开启新能源汽车发展2.0时代,全面打造北汽集团新能源业务联合舰队。

  北汽“引领2025战略”的远景目标是打造“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建设“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实现市场引领、技术引领与模式引领,最终实现“人·车·环境”和谐发展的汽车强国梦。到2025年,北汽集团新能源业务要实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确保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全国第一、全球前三。

  为实现这一目标,北汽集团将着力打造全新纯电动整车平台、无人驾驶技术、大数据应用、智能充电技术、智慧出行服务五大技术平台,加速产业升级,实施以北京高端智能制造基地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产品研发等为核心的工程建设,使“引领2025战略”落地。

  “技术+人才”双核引擎

  2017年,北汽集团实现纯电动乘用车总销量107294辆,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骄人成绩的取得与北汽集团一直坚持以“技术+人才”为核心的发展思路,不断进行研发平台创新建设、技术创新建设、产品创新建设和人才创新建设是分不开的。

  研发平台创新。2017年,北汽集团提出以北汽新能源为主体,联合CATL、国轩高科、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成立国内最大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国创中心以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地(策源地)为总体目标,力争打造“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服务、技术、标准、模式的输出高地和新能源汽车高端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国创中心的建设还实现了研发合作模式的创新:以创新平台方式整合国内最优质产、学、研资源,开展创新技术研究和前瞻技术储备,全面突破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以“集成化、标准化和平台化”为目标,联合行业优质资源,形成产业链联盟,推进产品开发产业链生态圈建设,促进研发成果的孵化应用,实现技术与标准的全国引领,抢占全球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制高点,驱动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

  技术创新。通过不断协同整合全球优势技术资源,经过近9年的不断积累,北汽集团的新能源产品已经具备核心竞争力。截止到2017年底,在技术创新方面,制定企业标准660项,专利获得数量2091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01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986项,外观专利申请115项,海外PCT申请50项。

  (1)电池系统技术:完成了150Wh/kg高能量密度电池系统的搭载应用和液冷控制系统的开发,其技术处于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水平;统一了模组标准化尺寸及高低压接口设计,实现了产品开发的平台化,为动力电池寿命终止后的梯次利用及回收做了很好的铺垫。

  (2)驱动电机技术:电机技术及高压系统集成技术国内全面领先,自主掌握电机电磁设计技术,性能国内领先;国内首创的高集成度PEU实现了模块化及平台化设计,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3)电控系统技术:具备了VCU、BMS、MCU、三电功能安全的自主开发能力,掌握了基于AUTOSAR4.0标准的自主软件开发与集成能力,获得了国内首家功能安全流程ASIL-D认证;自主电控产品技术及整车控制集成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主流的水准。

  (4)轻量化技术:开发了国内首款铝合金及非金属复合材料车身,降低了整车质量,提升了“燃油”效率。未来在轻量化能力建设方面,集团将以整车轻量化设计为本,逐步形成多维度轻量化格局,逐级突破零部件、系统、整车轻量化技术,实现整车轻量化正向设计及开发能力,实现由全新平台向全系车型拓展应用,形成国际领先的轻量化技术水平。全球首款轻量化全铝合金车身新能源小型车ARCFOX-LITE已推向市场;北汽新能源德累斯顿轻量化技术中心正式启动运营,将与世界顶尖的轻量化技术团队在轻量化整车、车身、底盘零部件等领域进行合作研发。

  (5)智能网联技术:北汽集团在业内率先跟踪研发智能系统,实现了基于场景设计的智能座舱,基于LITE的五连屏互联互通,实现了L2级智能辅助驾驶量产车型落地,半自动泊车系统联产开发。2017年,实现近10项L1~L2智能驾驶关键技术的整车搭载及量产,先后与延锋、科大讯飞、百度等领军企业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车联网等领域开展合作。下一步,集团新能源汽车将重点关注智能座舱,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开发,L3/L4自动驾驶预研;重点突破一机多屏技术、智能座舱系统集成技术、智能驾驶环境感知技术、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智能决策技术等。

  产品创新。锁定差异化市场,以“大中小、高中低、345”市场全覆盖作为长远发展目标,实现平台化,陆续推出了EU300、EX360、EU400等高续航里程产品,打造了如LITE等多款明星车型。集团旗下的北汽新能源公司推出了ARCFOX高端品牌,成为国内首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双品牌的企业。

  人才创新。北汽集团始终秉承人才至上的发展理念,多维度、多举措并行,集聚行业精英和国际化高端人才:包括依托北京市强大的科研能力,集聚新能源技术专家人才;依托硅谷、亚琛研发中心,吸引国外高端技术人才的加盟;依托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制定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人才,留住精英。同时,通过整合集团内部研发资源,自主培养新能源核心人才,努力打造新能源人才高地。截至2017年底,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技术人才达到3000人,其中,国内外专家15人,博士学历员工人数达到80人,硕士学历员工人数超过800人,拥有中高级职称员工要突破1500人。

  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汽车服务生态圈

  借助完善的配套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北汽新能源帮助用户突破了充电里程焦虑。截至2017年底,参与建设4.6万个公共电桩,并自建3.2万个私人桩。同时,首推换电模式,投放运营106座换电站,5000台换电车辆,并推出了“擎天柱计划”,多措并举帮助用户打消充电焦虑。

  2017年,北汽新能源还推出了首款人工智能纯电小车LITE,以智能网联、创新五联屏、个性定制、轻量化为突出亮点,成功打造自带社交属性的“新物种”,彻底突破了新能源车型“油改电”的传统开发路径。在渠道建设方面,2017年北汽新能源新建235家销售店,总量达到300家,建成全国最大且独立的新能源汽车网络,突破了新能源车型与燃油车的混网销售模式。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必将带来汽车消费模式与消费群体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以用户为中心,贴近用户,追求用户体验和用户价值最大化,北汽集团同时紧跟时代步伐,正在从制造型向“智造服务型”企业转型。

  分时租赁市场。随着汽车行业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方向发展,以及共享经济模式的逐渐成熟,创新商业模式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正迎来行业发展的关键期,或将成为下一个独角兽行业。北汽集团在这一领域也早有布局,2017年,全力打造了“华夏出行”共享汽车服务平台,将其作为北汽集团由传统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华夏出行”分时租赁的优势体现在:首先,分时租赁业务的发展考验的是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华夏出行”有能力打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停车场资源这个瓶颈,克服人才和资金两大难点。“华夏出行”将携手政府,设置共享汽车专属停车位,突破停车资源紧张的瓶颈。其次,“华夏出行”将依托北汽集团全球化布局的优势资源,吸引行业人才以及资本的青睐,实现分时租赁业务的规模化发展。再次,北汽新能源公司强大的研发制造实力也为“华夏出行”提供了坚实的产品基础。在续航方面,除了成熟的电池技术及品质保障,最新上市的EU400续航更是达到400公里以上,全面解决省内城市间通行及日常用车续航问题。随着换电车型的推广及应用,将更有利于用户的选择和使用。

  换电出租市场。电动汽车换电模式是指通过集中型充电站对大量电池集中存储、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并在电池配送站内对电动汽车进行电池更换服务或者集电池的充电、物流调配、以及换电服务于一体。

  北汽集团描绘未来的换电“蓝图”:2018年末,将达成充换电站200座,满足不少于3万辆纯电动车的换电营运需求,出租车换电半径将不超过5公里。更为长期的规划中,以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为结点,北汽将以替换的方式在北京等地投放5万辆换电出租车。降低排放,提升出租车运营效率;推广至全国,北汽新能源将携手合作伙伴,在2020年前投放20万辆以上的换电出租车,并投资建设2000座以上的换电站作为支持。如此的建站速度与规模,足以看出北汽新能源推进“换电”战略的决心。到2017年底,已建成换电站103座,已运营换电站58座,服务车辆18000辆,目前场站服务能力达6000辆/日。

  北汽选择由厂商推动、吸引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的方式,共同完成换电模式的商业运转。随着充换电站等配套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北汽还将把换电业务拓展至分时租赁、网约车乃至私人用车领域。北汽将加速在电池标准化和电池技术共享等领域的推进,普及换电模式,扩大充换电站服务半径,让更多合作方和用户受惠于换电模式。

  电动物流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持续走高,新能源物流车市场正在逐步兴起,多个车企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纷纷进场,试图站上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在以物流、邮政为代表的行业细分领域攻城掠地,成为物流配送企业看中的新宠。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2020年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应达到5万辆,同时城市物流配送车运营权也将优先授予新能源汽车。在过去的几年里,北汽集团在各种电动物流车方面销量超过2万台。其中主要是威旺系列电动物流车。2018年初,北汽推出正向设计的407EV全封闭电动物流车。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域,北汽集团将通过持续打造“技术+人才”的双核动力引擎,时刻追随“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商业模式,奋力开创北汽集团全面新能源化发展新格局,向着实现“两个世界级”、引领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宏伟目标前进。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