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慧电储之峰,聚风光之能
——访北京双登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西胜
作者:黄晓艳 发表时间:2018年06月11日

 

  在能源变革时代,储能技术已成为当前调节可再生能源稳定性的重要支撑。对于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来说,2017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第一部国家级指导性政策出台,地方支持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多项储能国家标准实施,规模最大的商业化运行电站投入运行,储能的应用价值、商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正如北京双登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登慧峰)总经理唐西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所言,“内在需求的不断延伸和驱动,如调峰调频、弃风弃光、智慧用能等问题,都推动着整个储能行业不断向前发展,良好的政策预期、储能技术进步以及成本下降是储能产业快速成长的源动力。”

  本刊记者:在政策支持下,储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储能技术应用在国内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您认为储能产业企业更希望从哪些方面获得国家的优惠政策扶持和引导?对此您本人有什么好的建议?

  唐西胜: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最好能结合公司的实际操作项目案例来谈。双登集团专注于储能电源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及回收,我们双登慧峰主要是做新能源系统集成、高效电力储能技术、微电网技术与绿色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并针对电力、通信、石化、边远地区供电用户需求,定制化提供各类型优化电源系统的解决方案。

  公司在储能领域的业务涉及国内和国外,国外主要采用光伏+储能的微电网模式,做了很多的光伏储能微电网项目,由于当地本身缺电,所以比较好推广。

  针对国内市场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新能源发电,解决弃风弃光问题的储能电站,是建设在风电场、光伏电站里面或者结合在一起的。去年,世界上海拔最高、国内最大的商业运行储能项目——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西藏羊易储能电站顺利并网,该储能电站项目由30兆瓦光伏和20.7兆瓦时储能组成。我们帮北控做了西藏光伏储能电站的20.7兆瓦时储能项目。在光伏大发时,需要缓解线路阻塞;出现弃光,就把电储存起来;等到下午线路没有阻塞时,可以把储存的光伏能量调送出来,并按照光伏上网电价来结算。储能可以在负荷低谷期从电网获取能量,在负荷高峰期向电网输送能量,既可以提高系统负荷率,又可以获取经济效益。目前,西藏项目运营良好,我认为这是储能比较好的一种应用场景。

  另一方面是在用户侧。现在很多社会资本看好储能这个方向,并做了很多的探索,我们也接触到资本和投资方。对于用户来讲,无论是铅酸电池还是锂离子电池储能,目前的成本与峰谷电价差相比,吸引力还不足。如何提高吸引力?除了给用户做削峰填谷外,是不是还能发挥储能快速、灵活的特点,多做一些辅助服务,比如做调频、做需求侧响应、做应急支撑、帮某些重要负荷做应急电源等。这些储能附加值的市场地位的提升,对于储能产业来说就是利好。现在的储能产业主要依附用户,依附“表后发电”,依附风电厂、光伏电站并与之相结合。未来的储能能否作为电网的一个独立单元,直接和电网发生连接,进行交易,使它有独立的市场地位,这对储能长期的利益保障有利。因此,政策支撑可能比单独的补助补贴更为重要,当然能有补助会更好,起码可以缩短投资回收的周期。

  本刊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双登慧峰这几年主要的业务分布方向以及2017年的增长情况。

  唐西胜:双登慧峰这些年的业务方向主要为两大类:一是微电网。双登慧峰依靠储能领域的领先优势,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共同研发微电网控制技术,目前已开发出适应国内外市场发展需求的微电网解决方案。我们做了许多的光伏+储能微电网项目,这种模式已经从国内推广到海外,在非洲,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都有应用项目。现在,光伏的成本下降很快,储能的成本也在快速下降,两者结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这是公司目前比较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国内,我们更多地在做储能系统和储能电站。像新能源发电厂、光伏电站,主要是解决弃风弃光,改善风光电源存量的问题;在用户侧主要是做削峰填谷,加强辅助服务。

  在储能领域,我们是从铅炭起家的,开发了标准化的集装箱,采用ALLINONE设计,将电池、电池管理系统、标准化配电、PCF、本地的智能监控集成在一起。采取标准化设计的好处是供应商可以做批量化生产,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交互速度,提高系统质量。在锂电领域,我们也提供标准化集装箱,基于双登集团的锂电池技术,我们拥有1MWh锂电池储能集装箱系统,尤其铅炭电池的标准化集装箱做得比较多。

  2017年,公司的铅炭电池大概做到了80余兆瓦,比2016年增长了40余兆瓦,其中海外项目占20%左右。2018年将会增长得更快,我们一季度拿到的定单将近60兆瓦;截至目前,国内外项目加在一起已经有100多兆瓦,预计整年会达到200兆瓦。我们做得最多的是PC和EPC,做设计、集成,再做交付。我们准备跟银行一起成立储能产业基金,如果有好项目就自己投,现在有几个项目正在对接。今年至少能落地两个大项目,至于主投还是参投,模式还没有确定。

  本刊记者:在今年4月2日“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8”召开期间,双登慧峰正式发布了“智慧储能云平台”,请介绍一下这个平台。

  唐西胜:“储能云平台”是我们2017年研发重点推出的产品。云平台旨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我们在全球做的储能项目全部接入到平台里来,我们的储能都是采用标准化、一体化设计,每个单元都采用标准化配制。通过云平台,对系统提前进行预判,由在北京的电池和系统专家,为用户提前做出优化运行或运维参考。当积累了许多数据之后,就可以知道电池的性能演变规律,通过后续的数据价值挖掘,分析相关因素,可以为未来电池的优化、整个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为改进性能提供支撑,提升智能运维的能力。今年我们的博士工作站主要就是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公司做的储能云更多的是关注系统本身,我们手上持有的电站并不是很多,大多数还是做EPC项目,建议用户把电站接入到我们的云平台。此外,我们可以给用户提供云平台的管道开发,将来作为独立的储能系统会有其利用价值。快速充电方式的出现,使储能在电动汽车充电站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

  本次我们在“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8”发布的“智慧储能云平台”由双登慧峰和中科院电工所联合开发。该平台集可视化维护、精细化管理、大数据分析于一体。平台可实现全球储能、微电网等系统的接入,实时采集现场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配备专家系统,可进行健康预估预警。平台采用标准化接口、数据流和业务流,跨平台开发语言,打造平台通用性和适用性。随着该平台的应用,我们将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和智能的优质服务。

  本刊记者:相比较往年,今年储能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主要有哪些方面?

  唐西胜:储能展会论坛每年都在进步,关注点也从原来的务虚到如今比较实在的东西,这是展会成功的地方。有几个具体的点:首先就是在储能政策方面,大家谈得越来越多。去年国家出台储能政策,许多地方也有配套的政策,如何解读政策背后的意图,储能厂家和储能投资方如何在政策的框架内更好地开展工作,这是今天我们重点关注的地方。其次是储能的商业模式,储能的产业化越来越快,成本一直在快速降低,越来越接近实用化水平,行业增加了新的面孔,社会资本越来越关注,这些都是储能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信号。

  本刊记者:储能产业的发展潜力必将导致储能技术这一市场的激烈竞争。您认为制约我国储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唐西胜:储能发展最大的阻碍除了政策环境因素之外,还有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储能需要占地,占用草坪,占用地下室,储能在用户侧做削峰填谷,如果只是为用户解决一点电费节约的问题,能有多少用户对此感兴趣呢?如果能更多地解决用户用电的短板和痛点,可能用户接受得会更快。

  储能要在用户侧发挥一主多辅的功能。“一主”指的是削峰填谷的设计。“辅”指的是辅助功能,即解决用户变压器增容的问题,解决峰谷差及容量电费的问题,甚至应急供电来保证系统重要负荷不停电。当然如果能进行并离网双模式运行,让储能从并网切换到独立运行状态,这对用户来讲就有吸引力了。

  从技术上来看,现在大家最关心储能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再就是环保的问题。

  本刊记者:储能的潜在环境威胁已经开始凸显,首当其冲的就是电池问题。您怎么看待电池的梯次利用?

  唐西胜:储能电池的梯次利用是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如果说把退役电池拿过来,通过拆解、分拆再组装后,放到大规模储能系统去应用,我认为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如果在前期给电动汽车做电池包时就考虑到梯次利用,再多做一些处理,屏蔽掉落后的电池,让电池包不需要经过大的改动就能用,这样可能比较好。我个人认为,电池的梯次利用在小规模系统中可能更现实。比如铁塔在做基站时,就可以用梯次利用电池替换原来的铅酸电池。另外就是把退役电池跟户用储能结合在一起,这两者结合有很大的市场。双登一直在做锂电池,也有自己的PACK团队,我们在做电池包的设计时就考虑到电池的梯次利用。

  本刊记者:请介绍一下2018年双登集团在储能产业的布局和产品情况。

  唐西胜:双登集团2018年在储能的产业布局上采取国内国外齐头并进,两个市场共同行动的策略,我们在海外有一些配套好的本土化公司。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双登铅酸电池的生产方式及工艺不断完善,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循环寿命、使用安全性和环保性不断提高。铅酸电池因回收体系完善,我觉得还有生命力。在铅炭电池方面,我们将持续改进性能,让成本更低、让寿命更长。在锂电池方面,无论是做能量型储能的调峰,还是做功能型储能的调频,我们都在加大整个研发的力度,并与供应商一起把标准化集装箱进一步优化,提高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性。2018年,我们要把储能云平台的智能运维、性能提升等的作用放大。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