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可丰”是农资界的老牌子,成立于1994年,已经走过了24年的历程。2006年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研发的“长效缓释”复合肥提升传统大化肥的科技含量,其真实的应用效果得到老百姓认可,企业从此也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大踏步前进。
2015年,院士工作站揭牌,控股成立山东施可丰生态农业公司,独家采用院士专利的植物生命源液数字提取技术,研发生产了液体肥,并且组建IT软硬件团队,生产了自主专利技术的液体加肥站、精准智能配施肥机,领头人也就此转变观念,完善传统服务模式,提升农化服务水平,走出了一条水肥一体化的转型新路。
农业的发展是由顶层政策引导底层推进的,由于种植大户、合作社、农场主的不断涌现,机械的大量使用,物联网的普及,农业由传统粗放型向节约、增益、绿色的方向发展。企业原来服务的客户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是散户个体,而是一个法人主体,本身具有一定的种植经验,重视企业品牌和长期合作,不再单纯需要独立的农资产品,而是需要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服务主体。施可丰因此组建了跨学科的服务团队,既包括农化、土化传统行业队伍,也包括软件、硬件、系统IT信息化队伍,由行业专家指导,通过校企合作,营销、生产、农化服务人员参与,统一各方意见,进而形成一套高效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让终端用户有看得见的成效。
未来的新农业,会有智能化的种植工厂、专业的种植工人、与线上相结合的订单农业、可追溯的安全优质农产品,这是施可丰智慧农业所孜孜追求的愿景。
具体实施上,以液体肥和智能化设备推进线下市场,以数据化平台为线上系统顶层设计,通过物联网实现线下终端与线上操控的有机结合,将遍布全国的营销人员的实地农化服务经验数据化,对接区域测土数据信息,农业专家把关,以此作为液体肥施用的数据依据。利用智能化设备自学习功能,形成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最佳水肥耦合数据模型,完善智能化设备,最终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慧农业服务体系。
公司成立之后,先后研发出智能液体售肥机、精准施肥机、配施肥一体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田间气象站等,为实现售肥、配肥、施肥、以及田间数据分析处理智能化,对应地开发出智慧肥、智慧田系统和智慧系统;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个,软件著作权5个,2017年12月施可丰生态成为国家高新技术认定企业。
液体肥的优劣关系到粮食的收成和老百姓口碑,也关系到企业的钱袋子,施可丰对此非常谨慎,有自己专门的校企合作研究室和研发人员;独家采用院士专利,共享两位院士核心技术;研制生产传统氮磷钾配比能够低温冲施的植物源系列,借鉴独特技术,生产了微量元素系列和土壤调理液体肥料,丰富了产品线,保证大量元素清液和微量元素在不同配比下无结晶现象,并且能够低温冲施,活性好,利用率高。施可丰先后荣获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水溶肥诚信企业和十大品牌水溶肥等荣誉,这是市场的见证,也是施可丰品牌的实力。
专利技术的智能自主加肥机是液体肥普及的利器,加肥机借助施可丰大营销渠道网络分布安装到全国各地站点,根据作物生长规律,提供植物最需要的生长肥、平衡肥、膨果肥。一台加肥机就可实现三种肥料的购买,老百姓可以持卡到最近的加肥站自助购肥,全程无需人工参与,划卡简便,而且全国价格统一,避免价格竞争伤害。加肥机基于物联网设计研发,可实现远程控制与质量监控,既能保证每一台加肥机正常运转,也能了解到区域的用肥水平和用肥量。
智能配施肥一体机是加肥机的转型设备,依托成熟的配套技术,自助研发生产的灌溉配套施肥终端,可以并联到灌溉管道中,实现五路肥料的自助配施肥,具有无水自动暂停功能,并可鸣声提醒,用户可方便地在电脑和手机端进行远程管理和控制。
精准智能配施肥机已经迭代到了V2.0,其要解决的问题不单是不同元素原液的配比施肥量要精,符合作物所需;而且对不同土质下水肥耦合的最佳比例和启停时间点要准,最大程度上节水减肥增效。解决的办法就是软硬结合,多点发力;设备上细化不同场景下流量计与变频水泵的配套,提升物联网关适应性,增设不同传感器,并逐步建立分布式计算机数据服务器部署,保证数据的传输速度,另外加强设备的工业级水平,能够适应潮湿、高热的复杂环境;软件上不断提升操控界面的便捷性和数据汇总功能,加强后台决策支持系统的运算能力和水平,最终实现施肥数据的智而精,设备能而准。第二代配施肥已经能够实现水肥稀释比的自动判断,五路不同肥料的精准配施以及水肥融合的EC和PH值的异常处理。随着设备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多,其水肥耦合的数据模型算法也越来越完善,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也越来越高。
精准智能配施肥机配套的“智慧田”专家支持决策系统(ExperSystem)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知识库和推理机,将人类专家的知识以适当的形式存入计算机,利用一定的算法对知识进行推理,从而作出判断和决策。其还会自动格式化使用用户的数据信息与执行规则,丰富不同区域的个性化数据模型,并入到整个数据计算模型中,对原有系统补充和调整,系统也已具有标准化的数据API接口,可对接国家农业测土数据信息以及部分合作的科研机构数据库。
施可丰智慧农业的集成管理平台叫“智慧田”,智慧田平台由设备管理、操控管理、数据管理、规则管理、专家支持决策、通知管理六个重要部分组成。设备管理上可实现终端设备的自助添加与配置;操控管理上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不同终端的远程操控;数据管理则汇集了基础的环境监测数据信息,支持时段汇总,同时也对终端设备使用数据进行汇总,支持时段和地块的横纵分析,用户也可单独定制汇总信息;规则管理主要应用于无人值守场景下,可根据用户设定阈值以及某个传输值启动和关停某个设备;通知管理则是智能规则或用户手动状态下的正常启停和异常信息提醒,包括设备报警和微信通知以及短信通知不同的形式;专家支持决策系统则是施可丰自主庞大作物土地种植模型知识库,可指导用户在手动或自动状态下进行各种数据的建议设置和自动处理,具有自学习功能,是智慧农业的核心模块,智能配施肥一体机的迭代升级也是基于该模块提供的数据支撑完成的。
纵观国外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节水减肥增效是其发展的基本路径。以色列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从20世纪50年代喷灌技术代替了长期使用的漫灌方式,到60年代开始执行滴水灌溉,到现在以色列超过80%的灌溉土地使用滴灌方法,配套水肥一体设施,其水肥利用率提升了90%以上。而且以色列耕地面积从16.5亿平方米增加到44亿平方米,全国用水量30年来却一直稳定在每年13亿立方米左右,农业产出翻了5倍,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农业最发达国家之列。水肥一体化是大多数缺水国家和经济发展国家的必然选项,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以色列农业科技有两个借鉴之处,这也是施可丰一直不断提升和完善的重点。
1)以色列农业科技的数据化,农业活动的决策已逐渐从由人工执行转变为大数据技术执行;
2)农业科技公司擅长对大量数据做数据分析,其大数据技术的处理器速度越来越快,运算越来越精准;
施可丰凭借学习借鉴自主研发和对产品质量的苛求带来市场良好的反馈,从施可丰与政府以及大农场合作可见一斑,截止到2018年6月份,已经完成3228台加肥站的安装,累计液体肥销量达32万吨;完成政府合作项目32个,大农场以及专属种植区合作32个。
“爱土地,爱作物,爱农民”是施可丰核心的企业发展原则,施可丰不断夯实成果,走在智慧农业服务的道路上任重道远。(本文由刘登凯指导)
![]() |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