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藏粮于技,营养国民 —— 专访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副主任张春义
作者:唐凤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07日

  

 

  “十多年前我们刚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大的市场,这么多企业和研究人员的关注。”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副主任张春义感慨良多,“满足健康需求的营养型农业开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2014 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呼吁各方为防止包括饥饿、微量营养素缺乏和肥胖等在内的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做出努力。
 

  “大会对营养不良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定义。其中有一种特殊形式的营养不良,就是所谓的隐性饥饿,即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张春义说,近 10 年来消除“隐性饥饿”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有统计研究显示,目前,全球约有 1.6亿五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中有近一半与营养不良相关,每年约为 280 万。而到 2020 年,中国隐性饥饿所带来的 GDP 损失比例会达到 8% 到 9%。
 

  针对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造成的“隐性 饥 饿 ”, 中 国 农 科 院 2004 年 5 月 启 动中 国 作 物 营 养 强 化 项 目。 该 项 目 是 国 际HarvestPlus 项目的姊妹组织,后者主要采用传统育种方式培育的高维生素 A 原玉米、高铁豆类、高锌小麦等营养强化品种,帮助发展中国家民众改善认知能力、减少发病率、更好适应黑暗环境等。
 

  “健康的膳食和良好的营养取决于粮食及农业的适应性发展,农业和粮食系统在抗击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张春义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


 

理念的改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张春义指出,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农业发展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实际上农业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数量保障,接下来就是质量保证,而现在我认为到了以营养健康为核心的新的农业发展阶段,我们或许可以把它称为农业版 3.0。”

 

  张春义提到,保障数量很好理解,即追求的是粮食产量,大力推进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多产、高产以满足人类需求,也就是“喂饱全世界”。这一任务至今也未全面完成。根据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从1992 年至 2014 年,全球饥饿人口下降了21%,但仍有 8 亿人处在饥饿之中。
 

  而质量保证涉及到农药、农残留、重金属等问题,旨在让大家吃的放心安全,以及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第三阶段就进入了营养型农业范畴,推动营养强化育种成为我国先进农业的重要育种方向,更好地发挥农业营养强化技术和代谢组学研究在改善我国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和营养失衡问题上的作用,以营养作物、健康生活为目标,推动和优化我国的农业育种和生产。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已从吃饱转向吃好,更加关注营养,但同时,城市人口营养失衡、微量元素缺乏导致健康受损,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张春义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具有深远意义。
 

  “只是以前我们关注产量方面的优良性状,现在更加关心营养方面的优良性状,筛选出优质种质资源,培育出营养强化作物新品种。”
 

 

全产业链打造营养食物


 

  张春义常常去云贵川偏远山区走访调研,而当地的贫困让他十分揪心。
 

  “2004 年下半年七八月份,我们到四川省蓬溪县的两个村子。真是满目荒凉,村里根本没有砖瓦房,当地人住的都是竹竿扎的茅草屋,屋里就一个土灶、一口大锅。一点稻米加几块红薯煮粥,菜是煮青菜。很多老人都有夜盲症,小孩也十分瘦弱,营养不良。”

 

  不断的深入走访,让张春义在了解贫困地区人民需求的同时,也增添了培育新营养作物,为民众健康护航的紧迫感。

 

  “我们项目专家都争分夺秒地工作,希望能更多、更快地为老百姓提供营养好食材。”他说。

 

  经过 14 年的发展,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取得不俗的成绩,高叶酸玉米、高 β-胡萝卜素甘薯、高锌小麦等多种富含微量营养元素的农产品纷纷亮相。

 

  张春义提到,通过传统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与营养科学相结合,项目专家已经培育出 20 多个富含铁、锌、维生素 A、叶酸等微量营养素的水稻、玉米、小麦、甘薯和马铃薯新品种。

 

  “我们利用分子标记跟踪转育过程开发的高叶酸甜糯鲜食玉米,单个玉米叶酸含量约为200 微克,每天食用 2 根就可以满足世卫组织推荐一天的叶酸需求量。”他说。

 

  此外,项目开发的高 β- 胡萝卜素营养强化甘薯新品系营养干预试验已在四川顺利完成。张春义告诉记者,结果证明食用强化甘薯 40 天后,可改善缺乏维生素 A状况。项目组已在四川、重庆、江苏、山东、福建、广东等地推广种植 10 个高类胡萝卜素甘薯品种,受到广泛欢迎。

 

  而营养型农业发展需要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的大联合,需要从遗传育种、栽培、绿色生产、食品加工、营养评价、客户宣传等诸多环节入手,进行全技术链创新、全价值链升级、全产业链融合。

 

  “项目课题设置时,我们就已经考虑了全产业链的布局问题,帮助成果从实验室走上老百姓餐桌。”张春义说。
 

  2011 年,项目专家先自掏腰包,免费向一批云南种植农户提供种苗、种子,希望新技术、新产品能快速在贫困落后的地区推广,让广大农户受益


 

标准、精准、技术一个也不能少


 

  但是,通过农业育种手段改善人群营养健康水平,需付出长期努力。而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和困难并不少。

 

  张春义跟记者一再强调标准问题。一个高营养食物的营养元素含量多少为宜,如何衡量其效果等都需要一个标准去度量。而行业标准的缺乏会使市场混乱,阻碍了营养农业产品的市场化进程。

 

  以富硒食品为例,人类对硒的摄入量每天不能超过 300 微克,否则会出现硒中毒,并严重危害健康。张春义提到,现在市面上各种富硒鸡蛋、大米等产品,人们不知道到底硒含量有多少,会不会导致摄入过多问题,相关部门也没有出台指导意见,这样反过来不利于民众健康。

 

  无论如何,为了实现作物营养导向型科技创新,我国应从建立和完善评估审计制度、登记制度、品种保护制度入手,满足营养导向型农业发展要求。

 

  而精准问题也值得关注。“从精准医疗到精准营养到精准育种,实际上精准育种就是为了服务于精准医疗或者精准营养。而目前的技术发展允许我们可以考虑实现精准目标的可能性。”张春义说。

 

  不过,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永远离不开技术进步。但张春义认为营养农业技术还有待提高。“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没有攻破,此外,转基因技术是营养育种领域最有效的一种技术,但涉及伦理、法规等各方面的限制,应用十分有限。”他说。此外,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可期,但也有许多工作有待完成。

 

  最后,张春义还呼吁,政府、企业、市场、金融机构连在一起,共同推动高品质的营养健康产品走向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