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中车株洲所:一个科研院所改制的样板
作者:姜扬敏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14日

    

 

  

  连续30多年实现销售收入平均30%的稳健增幅,2017年突破330亿大关;产业横跨四大领域,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牵引电气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0%;拥有3家上市企业、4个海外并购企业、2个博士后工作站和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平台……

 

  

  对于上述眼花缭乱的数字,很多人也许会惊叹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株洲所)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又是什么力量支撑她竟有如此蓬勃的生命力?

  自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纵观三十多年中国科研院所改制的壮阔历史,许多院所比如联想、中车株洲所通过改革脱颖而出,在行业中位居翘楚,但绝大部分科研院所大浪淘沙,悄无声息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十多年来,中国中车旗下的株洲所经受住了重重考验,取得辉煌的成绩,尽管其规模与增长速度与部分优秀的科研院所相比,没有“山高人为峰”的引人注目,但她较为独特的发展模式,特别是近些年展示的愈发娴熟的战术动作,并与其长远战略的巧妙融合,展示了中国院所体制改革在后一个三十年的新姿态,也带来了新的启示。

  也许,一个院所改制的样板已经在悄然成型。

  (一)

  在中国地理版图上,株洲田心绝对是个用显微镜也找不到的地方,然而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发展史上,田心却是一方圣地,这里不仅仅是新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的摇篮,改革开放以后,这里也是中国第一台高速动车动车组、第一台大功率交传机车、第一台低地板车辆、第一台磁悬浮机车、全球首列智轨列车等著名轨道交通产品的诞生地。

  当年,为了修理通往汉萍铁路的蒸汽机车的需要,创业者们在田心打下了第一根桩基,80多年过去了,当年杂草丛生、破旧不堪的田心小镇早已是厂房林立,车水马龙。

  受惠于如此优质的地理基因,1959年6月,株洲所在这里诞生,最早一批创业者从五湖四海汇聚在一起,开启了株洲所史诗般的征程。

  这批创业者们几乎都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电力机车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数毕业于上海交大等著名高等学府,有的则是留学归来的精英,当年还略显青涩的他们,日后成为享誉同侪的大师大家,这批人当中包括傅志寰、黄济荣、柯以诺、丁爱国、廖勤生、严树钢等后来为我们所熟悉的名字。

  在那个热情高涨的年代,创业者们怀揣朴素简单的梦想,在中国电力机车电气事业的感召下,挑着简单的行李,在这片沃土上扎下了根。

  尽管没有像样的办公楼、没有一流的试验设备,在“蜗居”的年代,凭借一腔热血、浑身力量,第一代创业者们自荒芜中崛起,在风雨中历练。

  1959年,新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韶山”1号研制成功。

  1964年,在全国人民勒紧裤带过日子的年代,株洲所的工程师们就开始用硅整流器替代传统的水银引燃管,开启了新中国电力机车的电力电子时代。

  1971年,在全国批判“白专”道路的年代,株洲所“逆潮流而动”,大办各种文化和技术补习班,邀请湖南大学的老师来所教学日语。

  1978年,“文革”余风还未吹散,株洲所的科技专家将目光瞄准了世界上最新的交流传动技术,在国内率先成立交流传动研究室,开始新技术的研究。

  ……

  那个似火的年代,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犹如夜空中的礼花一样绚丽多彩,眼前出现了一组又一组的词汇,爱国、担当、责任、创新、拼搏、团结、智慧、谦和、宽容等等,这些词汇与他们血肉相连,也生动地奠定了株洲所文化的基因。

  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感召,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理想驱使,从一开始,说不清是机车摇篮的强大磁场,还是创业者们事业理想的本能驱动,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总之,他们造就了株洲所文化血脉的基因。

  59年来,在经历时间的淬炼,株洲所文化中的知识分子气质愈加醇香浓厚,芳香四溢,它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投身于此,数字是最好的回答,目前的株洲所形成了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近100名高级工程师、200多名博士、2000多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庞大的人才团队,成为中国轨道交通名副其实的“人才洼地”和“技术硅谷”。

  (二)

  翻开株洲所的历史,每一次在历史的关头,总会有改革创新的热诚,这种热诚不是一种偏执,不是一种虚妄,而是推动株洲所不断前行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因此成为株洲所文化基因的一份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株洲所也面临全国许多科研院所同样的困境,全所482人靠上级拨款维持正常的工资发放,而另一方面,多年开发的科研成果却被当成“贡品”,静静的躺在了实验室。有些工作了20年的科研骨干,工资收入还比不上所门外一个摆小摊的。“造原子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这个火遍全国的冷笑话也成为研究院所面临的困境。

  在历史抉择的关头,株洲所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裹步不前,做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次改革:自断皇粮,开始自己组织生产、自己买产品,实现了“科研—生产—效益—科研”的良性循环,为企业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造血”功能。

  上世纪90年,改革往纵深推进,株洲所全面推进市场化运营发展,转变整体机制,创办多门类、多行业的实体企业,走“科工贸”一体化的科技先导型企业集团发展道路。

  在坚持保质保量完成国家科研任务的同时,株洲所大力实行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技术人员“下海”当“创客”,推动企业走科工贸一体化道路。1993年,株洲所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一系列高科技成果随之涌现。

  2000年以后,全国铁路体制改革提上日程,株洲所员工脱掉了钟爱多年的铁路制服,正式从事业型科研院所向科技先导企业转型。

  此后十余年,株洲所的改革成为常态,企业在发展模式逐步实现了“五个转变”:即由单一铁路机车市场向多元国内外市场转变,市场布局全球化;由分散业务单元向多元产业发展主体转变,形成同心多元化的产业板块;由单一自主创新向多途径创新转变,形成以多种创新格局;由单一科技人才向高素质人才团队转变,形成科技研发专业人才,也有业务技能人才和职业化经理管理人才的人才结构;由单一资产经营向资产经营与资本运营完美结合转变,形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冲破思想藩篱、触动现实利益,株洲所改革从一开始就挑战既定格局,无论上世纪的“自断皇粮、稳住一头、放开一篇”,还是今天的“多元驱动、企业上市、资本运作、海外并购,”无论是从当年“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顶层设计”,从产品制造到制度建设,从“浅水区”到“深水区”,株洲所一以贯之,无畏向前。

  同一时期中国院所体制改革的路径,很多院所早期也对改革抱有热情,并付诸实践,但大多数都最后消失了,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只有修修补补的机巧,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因改革停滞而走入死胡同。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敢于抓住主要矛盾、勇于直面风险考验,正是在这持续的变革中,我们看到了株洲所散发出的魅力。

  (三)

  科研院所改制,目标之一就是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机车电传动技术称之为机车的“心脏”和“大脑”,被誉为现代轨道交通车辆系统技术的“皇冠上的明珠”,而为了摘取这颗宝贵的“明珠”,株洲所整整耗费了两代人的心智。

  这个心智的淬炼,就是一部中国轨道交通电气化技术引进吸收与自主创新相互交织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株洲所锻造了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精神。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电力机车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物,我国干线运输的主力机车多为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1960年,我国电气化铁路里程还不足百公里。

  旧中国的工业基础很差,要想开发中国的电力机车,唯有向前苏联“老大哥”学习,在前苏联斯杰柯里希柯夫等专家的支持下,很快研制成中国第一台6Y1型电力机车,也就是后来的“韶山”1号机车。

  但由于6Y1型电力机车是以前苏联H60型电力机车的技术为蓝本,该型号机车本身技术不成熟,存在很多缺陷,为此需要不断的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以蒋之骥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株洲所科技专家为边学边干,在一穷二百的基础上艰难起步。

  6Y1型机车最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就是关于引燃整流管、牵引电机、调压开光这“三大件”的技术改造,在实践改造中,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株洲所逐步自主掌握的现代电力机车的关键技术,不断吸收先进技术成果,此后,国产“韶山”系列电力机车技术日趋成熟,担纲上个世纪我国干线铁路运输的主力。

  最重要的是,6Y1型机车的改造锻炼了一批人才队伍,一批刚刚走出校门不就的大学生如柯以诺、阮傲齐、姚永康、陈开运、黄济荣、李国銮、庞乾麟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他们后来成为株洲所后来重大科研攻关的中坚力量。

  上个世纪70年代,世界电力机车传动技术进入“2.0”时代,以交流传动为特点的电力机车技术成为现代机车牵引的新的技术模式,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上先进的电力机车大多数采用了交流传动的牵引方式。

  作为该项技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一批科技专家如蒋家久、黄济荣很早就敏锐的察觉了电力机车“交流传动”时代的到来,为此,株洲所先人一步,组织精干队伍,搜集资料和情报,开始交流同步调速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并试制较大功率的变流器和同步电机,进行地面系统试验,摸索交流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特点,完成了20千瓦等小功率牵引电传动系统技术的研究,并通过样机装车试验,获取了大量的应用数据。

  1989年,株洲所成立交流传动研究室,加快该项技术的研究步伐,在原铁道部“电力机车三相交流传动800—1000千瓦机组地面系统试验”、“4000千瓦交直交”传动电力机车“等国家、省部级重大课题的牵引下,株洲所对交流传动的技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攻坚期”。

  当时交流传动系统电机电压在试验时,经常引发器件烧坏,烧坏的各种电路板可以用大卡车来装,这对于只有几百万利润的株洲所而言,简直就是“烧钱”,而当时株洲所的班子领导说,“科学研究不可能没有失败,烧坏了不要紧,继续干。”

  自己牺牲利润来“啃”技术,足以证明了株洲所的大智大勇,此后十余年间,以中国第一台AC4000原型电力机车为起点,1996年,在原铁道部“十年转换工程”的支持下,株洲所与主机厂一道,连续开发出多款型号的交流传动高速动车组、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地铁车辆,为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时间进入21世纪,在原铁道部跨越式发展路线指引下,株洲所借助与国外先进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和交流的全新平台,以丁荣军院士领衔的第二代科技团队,从大部件到大系统、从关键材料和关键工艺、从核心硬件和核心软件上向该技术发起了全面的攻关,建立适合国情的大功率牵引传动系统技术模式,创建了技术和产品平台并形成了产业。

  目前,该项技术成功应用到包括复兴号在内的1300多列在线高速动车组、3600多台大功率电力机车以及10000多台城轨车辆上,占据同类产品主要市场份额,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对株洲所而言,不断追求科技创新已成为一种内在文化。2018年5月8日,由株洲所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示范线在株洲开通试运行,这种将轨道列车和传统公交优势融合的跨界制作,为城市交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通解决方案。

  在株洲所总部的前坪广场上,至今还矗立着一座金属雕塑,它是一个由不规则的运动轨迹蕴含着极大的能量而永远旋转的球体,又似一个奋发向上的飞行器。

  思想总是在寻找其合理的表达形式,这座名为“时代与运动”的大型雕塑完美的阐述了株洲所科技力量的源泉。

  (四)

  2014年4月,美国GE公司Jack Prassak先生再次来到株洲所下属的时代新材,这是他14次来到这片熟悉的地方,22年前,作为GE公司采购经理,为了寻找满足总部要求铁路橡胶弹性联轴器最佳供应商,JackPrassak先生辗转大半个中国,最后带着疑惑第一次来到地处偏僻的株洲所。

  “当时我对于株洲所能否顺利过关,心里也没有底,但后来样品测试分析打消了我的疑惑,在所有供应商中,株洲所的产品最符合我们的要求。”Jack Prassak回忆第一次签订产品供货合同的情况,仍记忆犹新。

  Jack Prassak先生没有想到,他的这次株洲所之行,使两家企业结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合作情谊,株洲所下属的时代新材先后多次被GE公司授予最佳供应商。

  为什么一个市值近5000亿美元的巨人,会与株洲所牵手20余年?

  一花引来万花开,二十多年来,西门子、三菱电机、ABB、庞巴迪、阿尔斯通、德州仪器等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剑桥、牛津、诺丁汉等世界知名高校都与株洲所建立广泛的合资合作关系,株洲所的产品行销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株洲所的朋友、合作伙伴也遍及全球五大洲、四大洋。

  无独有偶,株洲所的品牌不仅在轨道交通领域声名远扬,2015年4月份,株洲所下属的时代电气与世界深海机器人装备第一品牌企业英国SMD公司达成协议,由株洲所出资12亿元人民币,收购其在深海机器人业务。

  一个是以陆地轨道交通见长的企业,一个是海洋装备领域的知名企业,为何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双方就“情投意合”,不远万里来一场跨界际会?

  最近,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感谢信或许给我们一点启示,在信中,一位首次来到株洲所的新材德国博戈员工用深情的笔触说到,“我们感受到了株洲所大家庭的温暖……我们每一个人都被株洲所深深折服,无论是广阔的产品领域、雄厚的技术积累还是卓越的人才储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株洲所的这种吸引力,就在于其拥有自己的软实力,没有软实力强有力的支撑,国际化的道路绝对不会走得远、走得稳健。

  “十五”以来,株洲所明确提出了的资本经营和资产运营相结合的战略举措,自2008年来,株洲所相继将德国E+M公司、澳大利亚代尔克公司、德国BOGE公司、英国SMD公司等企业纳入麾下其中,并购德国BOGE公司涉及金额约25亿元,创造中国轨道交通企业海外并购最大并购金额。

  这些眼花缭乱的并购案例,总并购金额超过30亿元,并购产业从传统的轨道交通,到汽车产品,到海洋工程装备,再到工程机械领域,通过并购,弥补了公司在关键技术的研发短板,为公司快速进入新产业获得良好的资源支持。

  与很多中国企业并购不一样,株洲所并购中并不是获取“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短期效应,而是致力开创一个互补、双赢的良好关系,株洲所的做法,赢得了并购对象的高度认同。

  随着株洲所全球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许多“洋面孔”加盟株洲所,阿联酋人希尔就是其中的一员,2年前他来带株洲所,之后便留了下来。

  “我觉得这儿工作氛围很好,株洲虽然没有阿联酋繁华,但是生活很舒适。”希尔说道,“工作方面,我致力于将公司产品推向中东市场。另外,我在株洲也有了很多朋友,可以练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还可以一起踢球,我觉得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株洲所为适应和推动国际化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人才引进、国际人才培育。重点引进外籍人才、海归人才等国际化人才,构建国际化人才“蓄水池”,先后引进外籍员工10余名、海外留学归国人才20余人、选拔后备国际化人才60余人。同时,积极开办企业英语班、国际营销策略等针对性培训,大力推进国际人才的培育。国际化人才的培育,为株洲所国际业务开拓、海外并购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五)

  《周易》云“系于金柅,柔道牵也”,意思就是说,刚柔相互作用,无往而不利,在株洲所,不仅仅有闪耀同侪的科技成果,更为强大的是其无坚不摧的创新文化。

  置身于株洲所,有着花园般的工作空间,崭新洁净的生产车间,井然有序的办公场所,绿荫婆娑的林间小道,许多来访的客人都说,株洲所真的是一块“世外桃源”。

  从弹性的工作时间、提升中餐补助、兴建星级员工宿舍、兴建员工文体场地、开通员工上下班车等诸多人文关怀,努力打造舒适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从常态化的合理化建议、专项设置民情民意联络站、领导人接待日、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平台,努力构建内部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

  不仅如此,基于为员工成长成才提供宽广的事业平台,让其才能得以充分释放,价值得以显现,是株洲所文化价值所在。

  在株洲所,所有员工从入职那一天起,都会根据个人专业和能力被分入行政管理、工程技术、营销贸易、能工巧匠四个职业通道。每一位员工都能依据业绩升职、换岗,拥有完整的职业发展通道,让各类人才“事其所好,精其所专,成其所想,得其所值”。

  这就是公司首创的“乔”型职业发展体系,本世纪初,株洲所也曾面临人才“孔雀东南飞”的困境,如何能把人才留在株洲这个三线城市,让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株洲所经历多次的摸索,从最早提出“三百人才计划”的推行,到“三个空间论”(广阔的思维空间、良好的工作空间、温馨的生活空间)的提出,再到2010年的乔型职业发展体系重磅推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株洲所始终立足“化人”,帮助员工实现从“合格—投入—创造—忘我”四个层次和格局的转变。

  “十一五”以来,公司累积投资30多亿元,先后培育和形成了“电气传动与自动化、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新能源装备、电力电子器件”等四大产业板块。在全国10多个城市布局产业基地,并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产品销售。急剧扩张的产业结构和无限宽广的市场领域为不同岗位的员工提供了干事创业的“梧桐枝”,也为员工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练兵场”。

  时代电气的尚敬,2003年硕士毕业来到株洲所,现在已经是时代电气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入职以来,尚敬相继参加了重载机车、高速动车的等“国字号”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其团队还曾经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成功进入中国地铁项目,为企业带来超过30亿元的市场订单。

  这只是株洲所员工价值体现的个案,如今很多“尚敬”似的人才活跃在公司各个舞台上,他们有资深专家、首席专家、学识带头人、骨干科研人员,他们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