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加快融入全球智能经济为构建智能社会贡献中车力量
作者:中国中车集团 发表时间:2019年03月14日

 

 

  当今时代,人类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一方面,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扑面而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智能经济在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并未有效解决,新的增长动力仍未形成,不确定因素较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振兴的主战场。

 

 

  基于全球共同繁荣的理念,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代表,中国中车将以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智能经济,拥抱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中车智慧,贡献中车力量。

  用创新的中车,拥抱新时代

  振兴制造业,核心是创新驱动。中车在发展中,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举世瞩目的“复兴号”动车组研制为引领,中车的科技创新举措呈现出六大特点。

  一是开放的创新体系。中车拥有11家国家级研发机构、2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海外研发中心,涵盖产品研发全过程。我们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联合了众多科研机构、高校,以及国内众多企业、最终用户等,“政、产、学、研、用”多方深度融合,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二是坚定的研发投入。过去的五年(2013年-2017年),中车科技投入达到600.7亿元,科技投入比例达到5.35%。2017年科技经费投入114.1亿元,位列“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第96位,居中国制造业首位。所属相关企业承担的京沪高铁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三是丰富的智能化产品谱系。中车构建了满足全球市场需要的先进完善、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化谱系化产品体系,如包括“复兴号”“和谐号”在内的系列智能高速动车组,城际列车,市域列车,城轨地铁车辆,先进电力机车、内燃机车,先进重载、快捷货运列车等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全系列谱系化产品。其中动车组、电力机车、城轨地铁、铁路普通客车、货车5个系列,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位。目前,中车正在积极探索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高速列车、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等智能化产品,京张高铁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投入使用,这是一个完全智能智慧的列车,包括人文设计、技术体现、自动管理都会有一个很深刻的变化。这些新一代智能化轨道交通装备,给用户带来的不仅是便捷与舒适,更多的是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和智慧体验。

  四是持续的自主研发。中车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相结合,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华丽转身。而且,我们率先承担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任务,与青岛市共建“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并有序实施国家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成为了中国企业科技创新名符其实的排头兵。

  五是积极的专利布局。2017年,中车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8434件,全年共申请专利4324件,其中国外专利333件。在今年的第19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得中国发明专利金奖2项,占全国的10%;获外观设计专利金奖1项,占全国的20%,均居于装备制造业第一位。同时,中国动车组技术标准体系已经建立,近五年,中车主持起草的8项国际标准、参与起草的38项国际标准发布实施,充分体现了中车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六是完善的科技管理。中车以建立有效激发创新要素活力的创新生态环境为目标,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破解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创新·超越”为主题,强力推进全球一体化的人才管理体系建设,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人才牵引作用显著增强。绘制完成“中车试验验证能力地图”,试验验证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最大化集聚和运用全球创新资源,最大程度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产出效益,有力地驱动了中车科技创新昂首向前。

  用智慧的中车,拥抱新时代

  顺应时代潮流,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鲜明地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中车认为,智能制造作为数字化、网络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将成为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为此,中车将智能制造作为企业转型升级主攻方向,围绕创新驱动与制造强国的国家战略,制定并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国中车行动纲要”(简称中车智造2025),全面推动“中车制造”向“中车智造”转变。中车正在按照夯实标准化基础、强化精益化管理、加快数字化进程、创新网络化模式、探索智能化转型的实施策略,聚焦“智能研发、智能产品、智能装备、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检测、智能服务”等七大领域,通过“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重点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努力构建“中车智能生态圈”,为新时代智能经济贡献“中车智慧”,引领和推动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中车致力于成为智能产品的创造者。以“复兴号”动车组为例,列车设置了2500多个传感器,对关键系统和部位的温度、速度、压力、绝缘性能等均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能够实现自监控、自诊断、自决策,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目前,我们正研制的新一代智慧列车,广泛应用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智能标签等技术,能够实现自驾驶、自诊断、自决策、自控制、自恢复,在智能化、高可靠、低成本、节能环保等方面实现全球领先。

  中车致力于成为智能制造的引领者。我们正在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建设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化车间和智能化企业。中车33家制造子企业中,66.7%的企业处于两化融合集成提升阶段,也就是高级阶段,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63.3,比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51.8领先22.2%。目前,我们已经有15个智能制造项目获得工信部批复立项,总投资近30亿元。这些项目建成以后,核心企业将整体实现精益制造、数字制造、绿色制造。我们不仅要打造好“数字中车”“智能中车”,而且,还要以中车采购供应、市场营销、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为核心,协同供应链相关企业和服务商,建设产业链条智能协同服务平台,共享数据,整体联动,建立和谐、健康、良性的行业生态,发挥价值链作用。

  中车致力于成为智能服务的探路者。便利生活,交通先行。中车致力为公众提供全新的智慧出行体验。我们正在运用卫星通信技术,推动交通网和信息网融合,让列车从交通工具,变成人们享受出行、旅游、购物、休闲以及办公等一体的综合服务载体,让旅客尽情享受旅途的轻松、愉快和乐趣。同时,中车挖掘数据价值,联通行业的全产业链条,统筹供应链、运营维护、增值服务等领域,实施远程监控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智能用户服务平台。培育工业大数据解决方案自主实施能力,逐步形成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和工业APP应用为核心的智能服务生态。

  中车致力于成为智能交通的构建者。中车拥有丰富的产品组合,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轨道交通个性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凭借在交通领域的技术积累,利用大数据技术,致力于搭建集合地上、地下于一身的智能立体交通网络,涵盖高铁、城际列车、地铁、公交装备等,打造共享交通模式,构建数据驱动的轨道交通新生态,实现端到端的准时运输,为公众提供全新的智慧出行体验,人们出行将变得更加顺畅、便捷和高效。

  未来,中车将通过整合数字链、技术链、企业链、产业链、价值链,跨界联合互联网企业和软件企业,围绕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中车工业云平台(CIRIX),探索建立工业企业共享应用商业模式,提供“业务+数据+网络+平台”四位一体的智能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打造世界智能轨道交通生态圈。

  用世界的中车,拥抱新时代

  振兴制造业,方向是服务全球。我们始终认为,中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今年,中车提了出一个目标,打造成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不仅追求产品的高品质,同时也追求企业的高品质。未来的中车,大而强、富而善、新而美,努力做到“行业引领、智能典范、世界名片”。

  一是提供“中车产品”。中车作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的重要供应商,产品已经服务于104个国家和地区,83%拥有铁路的国家都享受到中车带来的便利。不断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日益丰富的中车智能产品组合,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且带来了物流便利,促进了商品流通,助推了“买全球、卖全球,全球买、全球卖”,充分激发了经济活力。

  二是提供“中车方案”。面对世界各国轨道交通发展的关注和需求,中车坚持开放合作,积极推行“产品+技术+服务+资本+管理”五位一体的合作方案,拓展合作领域和空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轨道交通高端产业链的技术优势被充分挖掘释放。

  三是提供“中车担当”。中车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已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83家境外子公司、办事处等机构。海外实践中,中车认为,中企出海,不能只做产品“销售员”、设备“维修工”,更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承担好文化“传译者”、人才“孵化器”、产业“推进器”和社区“好邻居”四种角色,只有这样,大家的国际化经营之船才能行稳致远。

  四是提供“中车模式”。在全球区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形势下,中车倡导共建共享,积极推行“五本模式”,即“本地化制造、本地化用工、本地化采购、本地化维护、本地化管理”,推进高端装备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新布局。

  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不断向前发展。今天,我们迎来了最好的智能时代。中国中车顺应时代潮流,以“连接世界、造福人类”为使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主动拥抱互联网,努力实现创新发展、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全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共创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同加快全球智能经济的发展,传统制造业的明天会更美好,世界智能经济的明天会更美好,人类生活的明天会更美好!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