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邓中翰:发展5G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大的机会
作者:贺春禄 发表时间:2019年09月23日

 

 

  2019年,被视为5G发展的“商用元年”。与原本预期的时间提早一年,中国工信部在今年6月下发了5G的商用牌照,正式拉开国内发展5G产业的帷幕。

 

  来自信通院《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30年,5G带动中国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预计将分别达到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

  如此高的产出预估底气何在?5G是否真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邓中翰认为,在5G技术推动下,今后出现的具体应用会比原来科研界预想的要深入得多,而且会给如公共安全等领域带来巨大的提升。

  “5G的到来不仅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提升我国供给侧改革,是一种高质量发展的体现,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产业及元器件的发展,提升了许多科技单位的能力,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5G将带来产业与科技的巨大进步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5G产业技术分析报告》(简称《报告》)指出,目前全球5G产业技术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美国,两国也是最早申请5G专利的国家或地区。在5G专利发展初期(2002年~2012年)间,美国的5G专利占比最高;2013以后,中国5G专利的研发后来居上。

  而在5G技术快速发展的2013~2015年,中国5G专利实现弯道超车,从2015年起中国在5G专利的数量和占比上位居第一。从专利总数和占比来看,中国和美国在5G产业技术上占有明显优势,其次是韩国、欧洲、日本。

  对“中国发展5G是否又是‘星球大战’”的尖锐问题,邓中翰在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期间表示,5G是人类通信技术的进步与提升,不掺杂任何政治因素。“2G、3G、4G、5G发展至今,中国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产业方面受益非常大,整体生活效率、生产效率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时过境迁。当前发展5G与推广3G最显著的区别是,彼时中国处于刚刚参与及跟跑的位置,到发展4G时属于并行跑。而当前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均瞄准全球市场,在专利、芯片、软件、系统以及标准方面,获得了很多话语权,此时积极推广5G体现出中国对通信技术的高度重视。

  在邓中翰看来,这是一个自然的升级过程,带动了产业与科技的巨大进步。“5G的到来不仅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提升我国供给侧改革能力,是一种高质量发展的体现,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产业及元器件的发展,提升了许多科技单位的能力,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国内芯片领域围绕5G也做了许多研发,国家重大专项等均有布局。经过几年的发展,5G也能够像3G、4G一样给大家带来实际的应用。”

  他透露,在自己所从事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国家标准领域中,专门针对5G展开了应用研发,已经可以实现8K与100兆速率的要求。

  在5G技术推动下,今后出现的具体应用会比原来科研界预想的要深入得多,而且会给如公共安全等领域带来巨大的提升。

  5G是东北老工业地区发展突破口

  《报告》指出,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等技术都将是5G重要的产业运用领域。虽然5G产业发展困难重重,但我国仍坚定不移地推动5G产业的发展。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颁发5G牌照,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近几个月各省市积极推动5G建设,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海南省、安徽省、重庆市、山西省等地均发布了5G政策,内容涉及集约利用现有基站站址和路灯杆、监控杆等公用设施,提前储备5G站址资源;加快开展智能杆推广应用;在城市智慧灯杆(“杆桩一体”)和路边停车泊位等城市公共停车场所,配套建设城市公共充换电站或分散公共充电桩等。

  邓中翰认为,作为科协年会举办地黑龙江省重要产业之一的冰雪产业,完全可以与5G的高速率特点结合,研制如头盔、滑雪眼镜等新型产品,并带来视觉、通信以及移动互联网等一系列新应用。“包括教学、培育运动员、实况转播等等。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举办时,5G应用可以与冰雪产业高度结合。冰雪产业是黑龙江省的优势产业,如何与5G结合做好产业化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这是5G给黑龙江省带来的重大机遇。”

  作为一名科技创新创业者与企业家,同时也是芯片研究和国家标准的制定者,邓中翰表示,5G是最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会,全球大型公司与重要应用都是在大的跳跃性变化的背景下诞生的。

  “黑龙江省应当抓住5G这样大的产业变革的机会,比如冰雪、旅游产业等带来的新机遇。城市管理、安全监控、视频等领域可借助5G带来创业创新的机会,我最根本的一个建议是——科教资源在黑龙江省非常发达,如何将科研成果进一步转化好,将可能是东北老工业地区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个人名片

  邓中翰,微电子学、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系统专家。江苏南京人。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97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博士、物理学硕士、经济学硕士学位。我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系统技术主要开拓者之一。1999年创立中星微电子公司,承担“星光中国芯工程”,任总指挥、首席专家。“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于计算机、手机及监控等领域,被三星、苹果、索尼、惠普、联想等采用,占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份额第一,结束了“中国无芯”历史。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劳动模范等。兼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青联副主席。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