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国纺织化纤行业如何实现智能化转型?
作者:贺春禄 尹力 发表时间:2020年01月09日

 

 

  人工智能,早已成为当前全球科研的热点领域。现代纺织与化纤行业,则是一个贯穿了人类工业社会发展、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行业——如若追溯纺织业的发展史,甚至可以上溯至几千年前原始时代的纺轮和腰机。

 

  对纺织化纤等传统制造行业而言,应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这一新兴的科技赋能并推动转型升级?新与旧的碰撞,又能产出怎样的火花?

  在近日举行的“化纤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高层研讨会”上,多位与会专家在圆桌会谈中积极探讨了对于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纺织化纤行业的看法。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纺织和化纤行业率先完成智能化转型升级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跨界与融合挑战大

  在中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看来,中国纺织化纤行业须大规模地推进工业机器人的普及率。

  虽然目前中国纺织化纤业的劳动效益领先全球,但无法回避的是,该行业仍然属于强劳动力市场。一旦企业面临的“用工难”现象加剧,将给行业带来极大的影响,加之中美贸易摩擦又对纺织化纤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器人的普及便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

  “推广机器人也将给行业带来生产稳定性的改变和提升,同时也给未来的数据留下接口。”端小平分析道。

  目前,全球许多企业都在跨界研究人工智能与纺织化纤行业的融合,华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华为战略与业务发展副总裁肖然在会上指出,无论是ICT亦或跨界融合,其难度和挑战都非常大。他认为,“跨界和融合”一方面体现出合作方相互的信任,另一方面则是合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各自的语言不一样、对各自的边界也会有一些不同的考虑。融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希望最后能找到各自合适的位置、发挥各自优势,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得到应有的回报。”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曾鹏也认为,应当真正将ICT与互联网公司、实体公司深度融合在一起,真正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不是某一个企业单打独斗就能解决的。

  而与三联虹普、TMT联合推出的“化纤工业智能体解决方案V1.0”,就是聚焦ICT基础设施的华为公司在聚焦场景、跨界合作方面的积极尝试。

  “我们的方案是智能体,产业链则是可持续、可生长的。我们是在各个链条上能获益的共同体。”肖然说。

  化纤行业有特殊性转型不易

  众所周知,化纤行业的特殊性为集中度非常高。对此,端小平指出,国内前十位化纤企业产能总和占全国总产能的50%左右,但下游面对的客户却多是大量中小型、高度分散的企业。“这样一个上下游的关系,会使行业B2B的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物流和客户服务,乃至未来的客户管理都比较容易实现。而这也是构建智能制造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内容。”

  化纤行业自然带有工业互联网的特征,如果不能及时将大量数据输送出去,远程的操控是无法实现的。而随着5G商用时代的带来,大量数据传输延时将成为过去式,这对工业行业而言意味着远程操作将成为现实。

  不过,对于化纤行业的企业而言,要如何才能与ICT结合、人工智能究竟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在利用人工智能构建智能化系统的过程中,企业又要怎么做?这些都是让行业中的传统企业颇为困惑的问题。

  从业逾30年的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山水,就希望互联网企业能在智能制造方面帮助化纤企业提升能力。

  “作为传统企业我们一定要坚持管理的四个元素——质量、成本、效益和决策力。不同于汽车、电视机、冰箱等制造企业,我们有些是订单式的生产,还有一些定制化的生产,同时成本、销售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会不断根据客户的需求,根据产品、成本、质量做出最佳效益调节机制。”

  化纤行业的特点是连续化生产,又要同时照顾客户的独立性和个性要求。

  “比如生产一台冰箱或汽车,可以计算出具体的成本和利润。但是化纤行业的客户可能今天要你生产30亿元的产品,明天又要复合型的产品,产品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化纤产品价格是随着油价变化的,波动非常大。”王山水说。

  那么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实现两化融合?对此,他认为,企业首先要将生产信息、质量检验信息到入库信息,都录入信息库中,将信息库与产品库相结合,不断提升企业的质量控制、产品控制、效果效益包括决策力等。

  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浙江盛元化纤有限公司从2010年开始,便将工业智能化融入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量身定制、因地制宜,高频、高效、高联合,综合管理型是总经理周先何多年来,对于企业推进工业智能化总结出来的几点经验。

  “量身订作、因地制宜的意义在于,智能化虽然是智能的,但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企业需要编程再在现场制造。我们的自动化设施实施以来,在产品质量与效能、效益方面确实得到提升。”

  通过智能自动化可以倒逼化纤企业,在各个环节包括对供应商、下游客户差异化及原材料的管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周先何表示,在企业工业智能化发展中也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生产过程中劳动岗位太多、劳动密集型岗位也很多,能否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在很多流程里还是靠人工检验监督,这也是发展的难点。”

  产品不能仅仅依靠最后的出厂检验,而是需要在过程中一直实现全程管控,未来智能生产能否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周先何眼中化纤企业的长远需求。

  曾鹏指出,从国家角度看,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纺织和化纤行业率先完成智能化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意义。

  的确如此。当前,工业互联网既是“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的核心任务,同时也是“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发展战略实施的核心基础或者说是基石,也是这两个工作的主线与引擎。

  “我们各方面的强强联合、深度融合——如三联虹普、TMT和华为共同做的V1.0的工业智能体解决方案,先迈出了探索的步伐,后续一定能一步一个脚印将整个行业做好。”曾鹏总结道。

首页投稿广告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1800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邮编: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26611-6618 传真:(010)82627674 联系邮箱:hitech@mail.las.ac.cn